去年年底时,有人把2013年称为“大数据元年”,其观点认为,经过2012年对大数据概念的解析和炒作后,大数据在2013年将进入真正的实际应用时期。事实上,至少在中国市场,大数据市场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火热,对于">大数据应用,目前存在激进派和保守派之争。
激进派认为,随着传感器和五花八门终端设备的大规模应用和普及,大数据已成为客观事实。无论是政府、行业和企业,都必须从现在开始,积极应对,部署大数据应用分析解决方案,使大数据的价值得以被充分挖掘。越早行动,越能够从中获益,而消极等待,则会淹没在更多的大数据洪流中。
保守派更多来自企业界的技术专家,其观点认为大多数企业连结构化数据还没有分析好,ERP应用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立刻大步迈入大数据时代,根本不现实,也会打乱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步伐。作为企业,要保持冷静和理性的头脑,扎扎实实把信息化应用落到实处,逐步推进,不能头脑发热,随波逐流,否则可能让企业陷入风险的漩涡。
两种观点到底孰是孰非,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从实际情况看,在中国市场,大数据应用尚处于早期应用和摸索时期,却是不争的事实,概念热炒,落地的案例并不多。其中,大数据应用分析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是两大发展瓶颈,如果不加以有效解决,大数据就会成为看似美好的“空中楼阁”。本期封面聚焦选题《大数据革命从落地开始》,从大数据如何真正落地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剖析,希望对有关大数据应用的话题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并发出理性的声音。
相比较大数据,智慧城市是更接近于现实的市场焦点。随着住建部公布90个智慧城市试点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市场触手可及,而据我们了解,实际着手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远不止所公布的试点城市数量。即使在一个数百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智慧城市的规划投资都将达到百亿规模,可想而知,中国建设智慧城市的总投资规模将会如何惊人。
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问题日益尖锐和突出,这是智慧城市市场产生的重要基础。天灾也许我们无法避免,但人祸却可以通过创新的技术加以规避。信息化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一定会大显身手,这一点勿庸置疑。经过过去几年对建设智慧城市的理论分析和探讨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智慧城市建设在2013年会进入大规模推进的阶段,因此,从本期开始,我们特别开通了一个新的栏目,名称就叫“智慧城市”,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方法论和建设进展进行客观、理性地分析和报道,希望为推动这一市场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移动应用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业界普遍关注。2013年火了微信,越来越多的人对微信从陌生到熟悉,并迅速接受,也因此,二维码应用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那么二维码的商业价值究竟如何?在营销创新上有何最新的进展?本期应用专题《“二维码”扣动企业应用之门》对此话题进行了关注,敬请读者留意。
(责任编辑: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