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一座城市,会牵挂她的发展。漫步在慈溪,这座城市已经悄然换了新颜,从峙山公园、景观大道到上林坊、三北大街,从慈甬路、人民广场到新城大道、新城河畔,从胜陆高架、文化商务区到北三环、高新园区,凡是脚步可以丈量的地方,哪怕是公共自行车、公共厕所、垃圾桶这样的细微之处,也都日新月异起来,让人们心头一暖。
爱上一座城市,会希冀她愈发美丽。承载这一美好的愿景,慈溪以创卫为契机,迸发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创新活力,全民创卫的氛围日益浓厚,城市功能进一步优化,市容市貌不断改善,城市环境显著提升,城里城外干净整洁,洋溢着幸福的味道,这座城市依然是我们热爱的模样。
创卫,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全面创卫 激活城市蝶变新动力
创卫,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已经纵深发展到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以“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力驱动着城市的不断自我更新、自我发展、自我突破。在创卫的主旋律下,现在的慈溪勇立潮头,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切实提升生活品质,努力营造出一个整洁舒适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一个现代化中等城市格局已经雏形初具。
城市功能是城市存在的本质特征,是城市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作用和秩序,而创卫工作为城市功能的优化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促进城市更好地发展。
随着创卫的大刀阔斧,慈溪市中心城区改造提升井然有序,先后建成了以新城大道、慈甬路、三北大街、景观大道等为代表的一批市容环境整治示范街(路),特别是以慈甬路和新城大道示范路创建为样板,创新了城市管理勤务模式,“两道”示范路创建省级现场会在慈溪召开,相关经验在省内县级市中被推广。再有,中央商务区、财富中心、保利商业综合体等商业核心精品区块建成运行,形成了一批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经营规范的示范店、样板店。以及环杭州湾创新中心基本建成,新城河区块、城南板块、新潮塘板块、景观大道等重点区块改造展露形象,建成了一批城市新地标。新近崛起的城市新地标,业已成为高标准改善城市功能的重要证明,转化为老百姓可观可感的实在获得感。
城市的蝶变,自然伴随着从旧时的破败中走出,重新焕发新颜,显露出更加适宜现代人生活节奏的样子——便捷、安全、舒适、人性化。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慈溪漫漫长途,步履坚定,自2008年开始实施老小区改造和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历经九年,终于在2016年城区所有老小区和背街小巷完成了一轮改造。
住上新居的陈大爷,很是满意,他说:“在破旧狭小的老楼里挤了整整三十多年,没成想我也有机会搬进高层小区,环境好、又安静,还配有专门的物业,这退休日子过得可舒坦了。”据统计,慈溪市“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484.8万平方米。
如今漫步慈溪,从目之所及、到身之所感,创卫的成果遍地开花,在点滴处提升着整座城市的综合素质以及生活品质。而城市的环境提升,更是永无止境。在以国家园林城市创建为抓手的同时,慈溪大手笔实施城市园林绿化提升工程,进一步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品质。据了解,投入5.9亿元,相继建成城市生态公园、峙山公园西扩工程、清水湾生态滨河绿地、文化商务区公建群绿地等公园绿地和十余条道路沿河绿化工程,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化、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截至2016年底,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35.8%、40.6%、13.04平方米。
慈溪,这是一座花园城市,这是一座俯仰皆成诗意的城市,这是一座来了就不舍离去的魅力城市。
智慧创卫
擦亮城市形象金名片
创卫,绝不是一场突击行动,而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从多重维度考量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相应地,在这场向阳而生的自我重塑、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创卫也为城市抵达更好的明天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和方法。创卫,从不流于形式,它扎扎实实地落在了实处,开出了花朵。
昔日,“里三圈外三圈”的墙里菜市场,流动摊贩蔓延百米,不仅占领市场周围的小弄小巷,还堵了西侧东三环的非机动车道,买菜的、卖菜的、过路的,挤得水泄不通。
针对这一现状,在去年4月,墙里菜市场进行了综合改造,在菜场四周砌起了围墙,修缮了顶棚,对市场实施封闭管理,还为350个摊位修葺了新的台面,更换了新的下水道。不仅如此,市场边上专门开辟出了两块空地作为停车场,西侧的东三环辅道也专门划出一排区域,设置了近200个停车位,用于解决市民和摊主的停车难问题,赢得老百姓的点赞。
生活于此的人们,在每一个城市的掠影里感受到这座南方小城的美丽与蜕变。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干净整洁,见不到任何果皮纸屑的影子;路边的防护栏、果壳箱整齐排列,一尘不染,锃光发亮。在“六位一体”的保洁模式下,如今的新城大道和329国道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城市形象名片。
慈溪市环卫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自“两道”推行的“六位一体”的保洁模式推行以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保洁水平。尤其是垃圾上门收集这一方式,在保障道路整洁的同时得到市民的一致推崇。“这种创新模式也为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清运体系的改善提供了宝贵经验。”他感叹道。
与此同时,智慧城管全面覆盖,城市市容管理水平更是不断提升。升级“数字城管”为“智慧城管”,覆盖中心城区50平方公里,为城市常态管理提供数据平台,卓有成效地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为有效提升市容秩序,在“驻路联店”、“徒步巡查”,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城市常态管理。根据“智慧城管”信息采集、投诉举报、日常巡逻等情况,对影响市容秩序的违法行为、多发时段和区域进行梳理总结,采取错时执法和弹性工作制,推进勤务跟着违法行为走,确保城市管理实效。
深化中心城区占道经营和流动摊贩常态化执法机制。建立并动态更新城区重点路段及区域经营户和流动摊贩信息数据库,发现占道经营和流动摊贩,可用手机终端查询数据库比对信息,当场处罚,提高执法效率。同时,依托“智慧城管”数据平台实时监控,对城区28条重点路段及24处重点区域等管控范围内的占道经营和流动摊贩实行“零容忍”。
全面推进街面靓化行动。开展户外广告专项整治、清除城市“牛皮癣”和空调室外机上移行动,进一步规范市政道路两侧店面招牌、遮阳帐篷、空调室外机设置。创卫期间,累计拆除户外广告牌339块,清理破损店面招牌和遮阳帐篷189块,规范上移空调外机893只,清除非法张贴小广告近8000处。
联动创卫
构建长效发展大格局
创卫,并非一蹴而就,一方面需要政府的正确引领,实现各个相关机构的联动合作,建立起长效机制;另一方面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人人做起,日积月累的坚持。只有上下一心,联动创卫,共同努力,才能将创卫成果进一步巩固。
围绕建设长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目标,慈溪以“四城联创”为契机,基本建立起“体制顺畅、标准明确、保障有力、监管到位”的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置”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形成市、镇、村三级环卫保洁网络。细微见真章,慈溪将创卫工作不断精细化、专业化、制度化,为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机制保障,营造了全城创卫的良好氛围。
在古塘街道,掀起以党员带头、全民参与的创卫新高潮。自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启动以来,古塘街道积极部署相关工作,明确细分责任主体,重点推出党员示范先锋工程,以“美我庭院——卫生我先行”为向导,要求每名党员在创建行动中带头示范,为周边邻居树立“创卫”标杆。同时,结合党员“联户结亲”机制,每名党员各自联系10户左右重点居民户,协助指导联户对象做好家庭卫生工作。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对一个城市 外形内心 的一次重要检验。”古塘街道负责环境卫生工作的有关人员解释道:“ 外形 即城市外在形象,重点是搞好城市环境卫生; 内心 即群众身心健康,重点是提高大家的卫生健康意识和身体素质,只有同时做好内外,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卫惠民。”
在白沙路街道,“以桶换桶”的垃圾收运模式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所谓“以桶换桶”就是每个村10至15户人家配置一个240升的封闭式垃圾桶,确定好垃圾桶摆放点及换洗点,每天由专门的垃圾收集车辆收走装满垃圾的密闭垃圾桶,然后放上清洗干净的空垃圾桶。
“新型的垃圾收运模式也进一步培养了当地老百姓的卫生习惯,对于垃圾的处理更为科学和及时。如果百姓们没有响应的话,垃圾桶也只能是摆设。”白沙路街道负责人如是说。
创卫,改变了一座城市的品性;创卫,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慈溪市多措并举,大力宣传创卫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创建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通过广告牌、文艺汇演、“健康慈溪发布”微信号等多种形式,线上线下广泛发动,从每一户家庭,到主要道路停放车辆主、垃圾收集的每一个商家和农贸市场的摊主,再到七小行业店主都成为创卫的主体,形成了政府主导、群团互动、全民参与、上下联动,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创卫为民,创卫惠民,而人的意识的提升更是“创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每一个生活在慈溪的人,在日新月异中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脉动,向着更好的生活,践行创卫的每一步。
创卫,永远在路上。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