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和电商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居然也能产生必然的联系。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中心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大数据平台阿里云宣布,双方将进行战略合作。这两者能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想象空间真是太广阔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当北京受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用户就会对于口罩、空气净化器的疯狂抢购,电商平台如果根据天气预报在此之前就有所反应,展开了相关商品的推荐和促销,那无疑对销量有极大的帮助。】
天气会对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数据显示,德国夏天气温每升高一度,啤酒就多卖出230万;日本30度以上的天气每多一天,空调将多卖出30~40万。
毫无疑问,夏天高温,推进空调销量;紫外线强烈,推动遮阳伞和防晒霜好卖;雾霾天多,推动口罩大卖;暖冬时节,对于雪地靴的厂家就是灾难……这些都是人们很容易想到的。
你可能注意不到的是,淘宝卖家这个群体对天气变化等热点尤为敏感,总是能适时推出合适的商品,比如各种特色的PM2.5口罩,比如雨靴、雨伞等。其实,这些卖家的背后,有着一个天气大数据的支撑,通过掌握精准天气情况,针对性招揽顾客。
今天,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中心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大数据平台阿里云宣布,双方将进行战略合作,共同挖掘气象大数据的深层价值,希望海量的气象数据通过阿里云计算平台,变成可实时分析应用的“活数据”,服务国计民生,服务经济和商业。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潘进军介绍,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气象灾害占自然灾害总量的70%左右。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由于气象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GDP的1-3%,达2000-3000亿人民币;对全球来说,天气气候灾难及其风险平均每年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约1.3个百分点。
西方经济学有条德尔菲气象规律:气象投入与产出比为1:98,即企业在气象信息上投资1元可得到98元的经济回报。如果商家在生产、采购、销售计划中考虑气象因素,趋利避害,不仅能避免损失,还可以变成在竞争中的优势,帮助企业预测并确定生产营销计划。
“目前,我国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比达约为1:40-1:50,而且专业气象服务还有很大的发展提升空间。”潘进军说。
除了依赖气象经济的行业外,潘进军称,我国高速公路里程数超过10万公里,据统计,有近一半的交通事故与不利气象条件有关--2008年初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使近2万公里高速干线瘫痪,全国累计有22万公里公路封闭;2011年6月23日的雷暴和降雨天气,造成首都机场63个航班返航或备降、240多个航班取消、500多个航班延误。此外,电站、码头、水库、大型仓库、商场、保险公司、海上石油钻探等都与气象预报服务紧密相关。
【天气预报如今不仅仅能够提供天气变化情况,还能依据人们查看天气的时间、地点和频次情况预测他们的消费行为。凭借数据分析技术,它可帮助广告主投放高度精准的广告。比如在美国就有这样的案例,消费者在夏季特别炎热的一天,只要用手机查天气预报的网站,就在天气预报旁边,会发现有潘婷的柔顺洗发水广告。】
小白现场了解到,阿里云与气象信息中心将在三个方面达成合作:
一是联合搭建“中国气象专业服务云”,为气象服务提供优质高效的云计算服务;
二是双方联合构建面向企业的中国天气风险管理平台,开展阿里自有数据和气象大数据融合与挖掘,面向企业用户打造精细化专业气象服务平台,探索组建天气风险专家团队,培育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
三是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多渠道发布,利用阿里集团自有传播渠道,打造面向社会企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潘进军说,希望通过在大数据的合作,尽量减少经济受到天气的影响,避免类似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这样的灾难。
重要的一点是,大数据可以跟阿里的高德地图结合。具体而言,高德地图上本身就有一些道路信息,例如是柏油马路还是水泥路,以及不同的桥梁等,嫁接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的信息后,遇到突发天气,就会有区域性的动态信息推送给用户。“对桥梁涵洞的天气情况预报,哪怕提前半小时提供给用户,都会避免北京‘721’暴雨广渠门悲剧。”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人士说。
再有一点是,大数据可以与菜鸟网络合作,优化物流配置。比如雨季来临时,就能准确提示,杭州到上海是什么样的天气,会如何影响当天运输,并提前为车辆货物增加防水苫布,为车辆准备防滑防护工具;比如突遇暴雨或大雾天气,道路实时预警系统会向转运中心发出警报,严禁车辆继续行驶,寻找附近休息区进行躲避,降低车祸几率,减少人员货物损失。
此外,有了大数据的帮忙,物流公司的人力成本也将得到改善。
潘进军介绍,有家物流公司在全国有80多个调度中心,每个调度中心每天有每人每天花费2个小时在查询天气预报,算下来一个物流公司每天要花费160个小时的人力成本去查询天气预报。
“如果我们能为这些调度中心提供最基本的天气预报服务,可以为物流公司每天节省至少150个小时,时效和成本都可以大大降低。”潘说。
具体到电子商务的销售方面,天气信息大数据的作用更妙。
潘进军说,气象服务中心可以共同向淘宝、天猫的用户提供气象营销决策服务,短期、中期、长期的气候预测可以帮助所有季节性产品的生产商和零售商,制定短期和长期的营销计划。
据称,今年清明节小假期,北京的温度直逼到了30度,商场里一些提前摆了夏装的品牌,销量出奇得好,商店超市的冷饮及降温防护用品出现严重断货,这就是天气变化带来的绝对商机。
“需求指数也是我们主打的一个服务性指数。”潘进军又说,比如今年6月25日开始,哈尔滨将有一段持续10天的高温天气,包括防晒霜、遮阳伞、冷饮、空调在内的一些产品的需求会大增,提前做好准备的商家会得到丰厚的利益回报,商家更可以通过阿里妈妈广告平台向这些需求度大的地区精准投放相关产品的广告和开展促销活动来提高销量。
【把权威部门的气象信息与电商平台做对接,对这部分信息进行挖掘,用以拓展与气象相关的电商类买卖无疑前景非常巨大。阿里每天产生涉及各行各业的海量销售数据,将这些销售数据和对应时期的天气现象进行对比分析,可开发出针对不同产品的销量指数,比如羽绒服指数、针织衫指数、口罩指数等。这样一来,商家可以通过天气预报,预测某些区域未来半年的热销品,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备货和宣传推广。物流是最受天气因素影响的一大行业,对接气象数据后,物流公司可以根据各路段的气象条件,选择运输路线、计算运输时间、调配运输资源。比如运载生鲜食品的冷链物流,将避开炎热天气,选择最快速的路线;消费者则可以跟踪自己的包裹由于哪个地方暴雨产生延误,得知具体到货时间。】
本文作者爱因斯坦,原名敖小白,《财经国家周刊》互联网记者。微信公众账号【iUni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