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办的2017云栖大会·南京峰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阿里云宣布进一步加深合作,成立天文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科学技术指导委员会,阿里云总裁胡晓明与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赵刚为首批17位专家颁发了聘书。
国家天文台与阿里云于去年10月达成战略合作,并于今年1月成立了天文大数据联合研究中心,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新技术应用到天文科研及科普教育工作,共同开展跨领域的前沿科学研究和应用。此次成立的科学技术指导委员会主席由国家天文台副台长赵刚及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共同担任,首批受聘专家包括来自国家天文台的杰出科学家及来自阿里云的顶级技术专家。
赵刚表示,互联网+时代,跨界与融合是一种趋势。天文科学大数据与阿里云丰富资源和深厚技术的跨界融合将激发全新思路。两方专家组成的“尖兵部队”将互通有无、强强联合深入宇宙探索前沿。过去短短数月时间,双方合作取得了阶段成果,目前中国虚拟天文台主节点已成功迁移到阿里云,成为一个集成超过500TB科学数据、1.5PB存储能力、700多Tflops计算能力和100多种软件的天文数据库与综合服务门户,其中包括我国自主研发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巡天数据,阿里云已成为天文科研和科普教育的重要支撑平台。
国家天文台郭守敬望远镜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永恒介绍,LAMOST是目前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天文望远镜,每晚巡天观测可获得上万个天体的光谱,至今已经获得了超过600万条天体光谱,对天文研究与发现意义重大。“天文学是典型的大数据学科。和阿里云的合作,能更好的在科学数据的储存、转移、挖掘等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通过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对浩瀚的数字宇宙进行深度挖掘,这将是一个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我们希望将阿里云的海量存储、计算能力、人工智能跟天文技术结合在一起,探索宇宙与生命起源的终极问题,并通过互联网将中国科技能力普惠到全世界。”
另据介绍,远程天文观测和特色科普教育也是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容,双方将通过建设互动式数字天象厅、天象直播平台等方式在我国乃至全球开展特色天文科普教育,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原文转自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