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出差到深圳,不会深刻了解到深圳的业界对“小米”模式已经谈虎色变。当小米从手机杀入到电视行业后,TCL和创维的高管如临大敌,据说每天开会讨论如何应对,但都没有结果。
小米模式众说纷纭,但有几点特征是可以抽象出来的。第一是粉丝驱动。利用社交媒体,不打一分钱广告,所有的传播都利用粉丝的热情,而所有企业的服务也是粉丝至上。上至雷军,黎万强等高管,下到普通员工每天都会在微博或者小米论坛泡着。第二是先预定,再生产。这可以把库存忽略不计,完全是电子商务的正现金流模型,这间接降低了小米的零售价格,从而可以以高性价比笑傲江湖。
小米模式与马云自去年开始鼓吹的C2B一脉相承。B2C在流量上的恶性竞争,已经让商家在用户获取成本上达到了不可承受之重。刚刚过去的双十一,尽管破纪录达到350亿的销售额,但又有多少商家是提前备货但未能及时卖出欲哭无泪。如何利用粉丝经济,由用户出发,定制出用户需求的产品,从而形成品牌的唯一性和专属性,避免恶性价格竞争,这是社交媒体时代每个品牌需要思考的问题。而整个制造业的供应链也必须因为C2B而进行转型,未来可能很难有动辄上百万的订单,更多的订单被切成以各个圈子为中心的小批量订单,柔性制造则会大行其道。在三到五年之内,可以想象个性化制造的时代终将到来。
在粉丝经济拉动和柔性制造变革的大潮中,服饰鞋类是最先接受挑战的。无论是凡客,还是乐淘,都在个性化方面做足了功夫,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制造。成立于2012年的爱定客可以是真正意义上第一家“在线定制”鞋子的公司。我认为爱定客的模式,对传统企业的“按需制造”有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对于爱定客的报道早在2012年成立时,网媒就大肆轰炸过。当时主要的火力集中在爱定客的天使投资人许志华身上。许志华的另外一个身份更让人熟知,匹克的总裁。是什么让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甘心投资这样一家初创项目?许志华早在2009年到10年就和商学院的同学“头脑风暴”过这个创意,经过两年的沉淀和完善,许志华终于决定投资这个项目。他在这个行业呆的足够久,无论是资源还是行业知识,都对爱定客非常有帮助。
“定制”一词,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昂贵、长时间的等待,比如奢侈品牌的定制。可爱定客的做法却是反其道而行之。把定制变成消费品,快速交货。我们现在看到的,在新浪微博,企业官网,和天猫店上,消费者可以选择近30个不同的形体鞋款,配合配色,涂鸦,上传图片,个性签名四大核心功能进行定制。爱定客实际实现了从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定制、销售、物流、售后各个环节。由于是自己的工厂,柔性制造得到彻底贯彻,爱定客最长7天即可发货,单品价格从200多元起,完全是大众消费者可以承担的价格,一举破除了定制必高端的迷思。
在运营的第一年,通过小范围的测试和推广,爱定客累计了十万的订单量。十万在传统的鞋类市场可能不值一提,但对于完全靠口碑经营的爱定客来说,这个成绩也不算太差。C2B也好,柔性制造业好,讲讲容易,做起来哪那么容易,如果不充分论证,盲目推广,做不到跟消费者承诺的,那企业就会陷于万劫不复之地。
“确证模式,流程重组”这是爱定客做的第一步,但很清楚在互联网行业,依靠的是生态体系,而不是过往制造业土豪般的光砸钱就能解决问题。爱定客需要一个类似淘宝这样的生态体系,让更多人都能在快速发展的鞋类定制业中扮演各自的角色,各自获利。爱定客走了两步妙棋,第一是开放接口。无论是设计师,艺术家,摄影师,插画师,包括那些热爱创作和分享的普通人,都可以利用爱定客的接口网络开店。他们只要制作和上传他们的设计,而消费者只要是点击并最后产生了订单,网店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成。而对应的制造,售后,物流,客服,全部是爱定客完成。但消费者看到的是更个性的品牌。
爱定客目前的愿景远超越于“设计师”作品,而是让更多的粉丝群体,或者圈子都定制自己专属的鞋子。比如中国那么多大学,光各类社团不下十万,是否每个社团都能有自己定制的鞋子,出去郊游或者做活动时带着自己的统一标记,从而获得社团认同感。包括类似好声音节目中不少歌手,其粉丝的热情完全可以定制出专属的鞋子表达他们对偶像的热爱。
爱定客做的第二件事情是开发了类似淘宝客这样的流量分成机制。更多有流量的网站可以接入爱定客,通过给爱定客带来流量而赚钱。这类似网站联盟。实际上无论是百度还是淘宝都有海量的网站联盟站帮其带来流量。爱定客通过高达10%的销售提成,给个人站长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这跟淘宝的淘宝客机制如出一辙。
爱定客的案例给很多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都有示范意义。其中有几个特别有意思的关键点可以拿来探讨
第一是摆脱传统企业的体制限制,从零开始。众所周知,转型是思维和文化的转型,传统企业受传统业务的限制,很难转型彻底,与其如此,不如从新开始。自己革自己的命,好过于别人革自己的命。
第二是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比如爱定客的投资人许志华本身就是匹克的总裁,他对行业的理解远超过一般的天使投资人。
第三是以互联网产品开发法则为原则。小步快跑,快速迭代。别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第四是打造属于自己的生态体系,过去传统企业是靠渠道。如今需要更大的生态体系支撑和共赢,包括每一个粉丝,每一个消费者。这可能是和传统品牌最大的不同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