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博客的一则好消息和一则坏消息。坏消息来自两家药厂的企业博客: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开了一个“AlliConnect”的博客来宣传它的减肥药“Alli”。另一家医药保健品公司强生(Johnson&Johnson),也为了它的子公司Centocor开了一个“CNTO411”博客。而这两个博客从去年10月开始,已经三个月没写新文章。我们可以做出结论:这两个企业博客已经死了。
它们是怎么死的?
看一下“AlliConnect”减肥博客。这个博客还蛮标准,先在边栏介绍了他们公司其它的相关博客与官方网站,博客文章则大约三天更新一次,也有拖好几个星期的。他们的文章不会直接介绍产品,而是“顾左右而言他”,有的是到最后才提一下周边产品,有的则引述一篇报道FYI,譬如有篇讨论男性健康,有的介绍合作厂商,有的则是找来爱用者分享心得,有的是博主自己写的指导文,写法又少了一点个人的气味(作者简介看起来是一位法律人员,而且写得很客气),更新得不够频繁。
再来看一下另一个“CNTO411”博客:它简单了一点,从去年3月开始写,到了4月,博主Melisssa离开了,换成另一位叫Michael的,他还很不专业地在上面开玩笑喊道“没想到开始写博客对Melissa压力大到要离开,写博客是她的主意哩!”或许因为心不在此,这位替代的博主也不常更新,大约几周才更新一次,拿它来宣布新的防关节炎活动“GeneRAtions”。
也有人开了企业博客
好消息同样来自一间大公司,这间公司就是最近才刚合并的Wachova与WellsFargo两大银行。金融界就和药厂一样,主题占了优势,开博客,应该蛮有“卖点”的。而两大银行这次新开幕的企业博客背负着一个任务,由于两家庞大的公司要百分之百地全部合二为一需要两三年,连这个博客里面提供的客服电话也是有两个,Wells的去找Wells,Wachova的去找Wachova。公司高层希望这个博客能让这场合并更为顺利。
所以,这个有备而来的企业博客,比之前那两家药厂好了两点:一,它的团队竟然很大,由五人组成,其中一人是CEO,还有一人是有12年老经验的,另外三人则是营销与公关部门的年轻人。到目前为止,CEO负责在1月2日为此博客开幕之后,从1月6日-9日目前都是“全勤”,每天都写。
“想写”是关键
从这三个博客,我发现一个通病:企业高层似乎都认定,企业博客的职责,就是要帮忙“与客户沟通”。所谓沟通,就是从公司到客户,从客户到公司的信息的传达,若是这样,其实发DM、eDM来做到“公司到客户”,然后开放客服电话与电子信箱来做“客户到公司”即可,为何需要一个博客?博客要有效,无论是哪种效力,终归一句还是要“有人看”才有用;有人看的关键,并不在沟通是否流畅,据我们看博客的经验,即使博主回复每个留言,整个的设计依然以文章为主,换言之,就算没有人留言,并不影响这个博客给人的印象;就算有很多人留言,也不见得会提升这个博客给人的印象。
从“2死”的案例,我们可发现他们自己都不太想写博客。但从“1生”的案例呢?我们可发现WellsFargo-Wachova博客的主题,显然置在“两间公司合并”之上,目前虽然天天写、天天上,但都围绕在“两家公司合并,好愉快!好期待!”的主题上写到最后,会不会太单一化,会不会很快就主题贫乏?甚至Matt最后一句“下周见”我也似乎嗅到一股“松口气”而不是对下周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