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十字路口的直销业

撰文/杜文(财经评论员)  2009年下半年是直销行业的多事之秋,直销行业巨头雅芳退货及传销事件余音犹在,又曝出老牌直销巨头仙妮蕾德的经销商大规模倒戈的消息。  9月10日是仙妮蕾德在香港召开全国经销商大会的日子,但是,很多曾经的大经销商已经不见踪影,而选择前往的人,多数心中都带着一问究竟的情绪。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仙妮蕾德和经销商之间的冲突已经处于白热化状态。收入减少、公司政策朝令夕改是导致各地经销商对仙妮蕾德怨声载道的直接原因。  仙妮蕾德2009年的收入预计仅为13.87亿元。这与10年前收入过百亿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中国直销企业发展战略的摇摆不定,又长期涉嫌臭名昭著的传销,再赶上空前的金融危机,注定这一切总会发生。即使不在今年,也可能会在明年、后年……总之,这一天总会到来。  据考证,早在清末中国就有了直销这一经营模式,但现代直销在中国却是时间很短,因此,无论是企业自身规范还是监管模式,都存在着很多漏洞。而更严重的问题不在于此,而在于直销企业难以摆脱传销的“阴魂”。  仅在2006年一年时间内,一直没拿到直销牌照的仙妮蕾德就涉嫌传销事件多起,这大概是仙妮蕾德涉嫌传销最多的一年。每次曝出涉嫌传销事件后,仙妮蕾德都会尽量发布消息说这些传销事件是少数直销人员和分公司所为,而非企业行为。但这种澄清并不能消除人们的恶劣印象。同时,又有一些案例有确凿证据表明是企业本身所为。不仅仙妮蕾德一家直销企业存在涉嫌传销问题,安利、雅芳等拿到直销牌照的著名企业,也不时传出涉嫌这种“经济邪教”的丑闻。  涉嫌传销已经成为直销企业在中国难以消除的魔咒。  之所以如此,就在于直销和传销模式如此相像,近乎孪生姊妹。同时,虽然两者仅有一字之差,但最终的结果却远去千里。传销可以获得更加高额的利润,除了法律和舆论的风险外,几乎没有经济方面的风险;而直销则不然。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和传销就非常类似的直销被一些人或企业本身利用就非常容易理解。从某种程度上看,是直销找上了传销还是传销找上了直销,很难说得清楚。  长期以来,直销企业陷于传销泥沼而不能自拔,无疑严重地影响了这些企业的形象,这给市场造成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必然为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打下了伏笔。  但问题并没有到此为止。直销企业存在直销和零售店两种方式,这又使企业自身很难在两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近期雅芳和仙妮蕾德出现经销商纠纷及立场问题就是源于此。  雅芳在中国有5000家销售门店、100万直销员;按仙妮蕾德官方说法,最高峰店铺为9000多家、目前为2000多家,仙妮蕾德更注重直销。零售店和直销员之间的利益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按常规推断,直销企业更倾向于支持直销员,这样才更合乎企业的自身目标。否则,这些企业没有必要去申请直销牌照。正是这种问题存在,才最终导致了仙妮蕾德经销商大规模离场,雅芳经销商反水。  直销企业面临的这两个问题长期存在,不过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由于经济效益比较好,经销商同直销员、企业的矛盾被掩盖了。当金融危机爆发、经济效益出现滑坡后,问题和矛盾难以掩盖,最终集中爆发。  事实上,直销企业的问题和内外部矛盾都是非常清楚的,破解危机之道也是明确的:要么是推出直销模式另选其他;要么是专注于直销远离传销,重塑形象,同时又要对零售商做出一定的交待。如果仍如既往,只能是问题和矛盾越来越突出。一些直销企业正处于十字路口,必须作出选择。  然而,雅芳和仙妮蕾德这种企业,已经习惯了过去日进斗金的模式,面对这道简单的选择题,作出果断的选择仍需要勇气。可是,不进行明确选择,这些直销企业还能走多远呢?  作者邮箱:duwen9748@sina.com

时间: 2024-09-20 00:14:14

杜文:十字路口的直销业的相关文章

直销企业的牌照“抑郁症”?

文/<成功营销>记者 陈亮据可靠消息透露,到2006年12月1日,"十大转型企业"并不都能顺利拿到直销牌照,部分转型直销外企将会"出局".如果这些企业继续以直销方式经营,那将是违法行为."十大转型企业"是指1998 年被允许以"店铺+推销员"模式经营的 10 家外资企业,目前除雅芳.富迪以外,其它 8 家尚未拿到牌照.这些企业包括安利.玫琳凯.日晖.娜丽丝.尚赫.完美.百美和特百惠.谁将会出局?如果拿不到直销牌照的

新环境下直销生态调查

本报记者:吴悦,徐春梅编者按:"大限"将至.撕下11月30日这张日历,"1998年十家直销转型企业"的过渡期告结束.主流的.边缘的:拿到牌照的.还在努力甚至不想拿牌照的:老牌企业.新进入的--各直销企业都在试图探索一种直销法规下新的模式.谁选的方向最终适合中国的土壤?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的记者探访各家企业,期望能够为读者展示一个求变过程中的状态."我们当然能够拿到牌照,现在正在努力之中."日前本报记者在约见几家尚未拿牌的直销企业时他们如是说.但实际

圈禁直销企业后的监管隐患

文/胡远江 自从2006年2月雅芳公司获得中国直销立法后颁发的首张牌照以来,历经半年多的"马拉松"审批后6张直销牌照终于从无数猜测和马路消息中突围而出,尘埃落定.大连珍奥.辽宁蚁力神.如新.宝健.宁波三生.南京中脉六家企业幸运地成为中国直销行业内万众瞩目的牌照得主,沉闷了将近一年的中国直销业终于恢复了一些生气. 一时之间,兴奋和疑虑笼罩着整个行业,仿佛中国直销业的健康成长已是板上钉钉之事,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了.这一点在职能监管部门看来,尤其如此.因为上有法律之剑高悬,中有准入门槛横亘,

直销企业文化灰色生态调查

文/ 徐敏在2000多年以前,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 2006年,直销市场上的商业机遇此起彼伏,亿万个胸膛澎湃着相同的梦想,"如何获得国家认可,撬动直销这个大事业,并且赚取最多的利润?"是的,和阿基米德一样,直销企业也需要支点而文化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中国最有争议的行业之一--直销,在自律和制约的有效规则出台之后,有些人仍旧以疯狂的速度.惊人的无耻,掠夺着可能的"最后一桶金"--而文化,被其玷污成工具炒作着,被貌合神离贯

企业文化,直销的经营哲学

文/李媛媛很多年前,有人问张瑞敏:"企业家首先应该哪些知识?"张瑞敏想了想说:"首先要懂哲学吧!"换言之,张瑞敏认为,成功的企业家首先应该是个经营哲学家.张瑞敏本人便是一个将哲学思想融入企业经营的人.著名经济学家艾丰在为<张瑞敏如是说>写的序言中,高度评价了张瑞敏所锻造的海尔经营哲学,这篇序言的题目便是"不用哲学看不清海尔".而所谓经营哲学就是企业的价值理念和企业精神,也即企业文化.在精<道德经>的张瑞敏看来,"

做空如新:五级代理制的直销模式起底

陈时俊 上海报道 在华发展一直平稳低调的如新(NU SKIN)正卷入传销丑闻.来自著名做空机构"香橼研究"提供的证据指出,其雇佣人员打入如新销售团队内部得知,"成为如新代理商必须购买5000-15000元不等金额的如新产品方可入会". 记者联系上了数名如新代理商,这一准入门槛的说法被证实.而这之前,国内外直销巨头如安利.雅芳.康宝莱.隆力奇均曾沾上过疑似传销的恶名. 香橼的做空报告让如新在美国纽交所的股价应声跳水.目前,中美律师正征集股民证据赴美集体诉讼维权.参与诉

安利扛着直销十字架跋涉

文/ 本刊记者 谢园 结束了一天紧张的行程,安利中国区总裁黄德荫匆匆赶往广州白云机场,搭乘晚上回北京的航班.在机场简单用餐,黄德荫向服务员索取发票,就在接过印有公司抬头的卡片时,服务员的脸部表情发生了非常细微的变化,"安利?" 这个反问,到底是因为混淆传销与直销而对安利产生了误解,还是因为自己亲朋好友中有从事安利销售而引发的惊喜,我们不得而知. 一秒的情绪变化短暂而微妙,却浓缩了人们对安利一直以来的纠结而复杂的情感.要么它被视为拥有非凡能量的商业文化,要么因为它为成千上万普通人提供了创

电子商务:直销行业的新趋势

       中国直销在经历了16年的风雨之后,面临了一次最严峻的考验.2006年直销牌照的发放,是导致直销业产生颠覆的直接原因,在统一的标准面前为了生存,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不得不再次转型,以顺应政策及市场变化.然而,无论哪一种转型,对企业而言都是一项艰巨.浩大的工程.从管理体制到销售运营,直销企业将突然面对许多问题,绩效核算.资金运转.销       售方式的突破,还有内部管理模式,无论是获得牌照还是未获牌照的直销企业,都将发现,传统模式的管理机制,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山东没有直销权“无限极”被指传销

(潘庆照摄)"挣钱!""挣钱!""挣钱!"臧家屯小区张中和(化名)提起参加"无限极活动"的老伴如是说;记者暗访中"老师"提起"无限极"如是说;"无限极"销售商给新人"上课"时如是说.张中和的老伴68岁,参加"无限极活动"已半年多,花了2万多元买"无限极"产品,一听家人劝阻她就骂,称"喝了产品能去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