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贷款已超1.45万亿监管层要求按日报信贷量

1.45万亿拼盘:1月贷款心电图  “现在不光是大行,全中国的银行,包括农信社都在出票,但敢于接盘的很少。”1月25日,某股份制银行资金业务负责人对本报记者笑称。  此言不虚。在过去的三周,银行间票据市场完成了“多翻空”的风格转换。三天之间,票据贴现利率(6个月)就完成了从2.46%到4.20%的飙升。  卖出票据贴现资产,是银行压降信贷规模的惯常做法。有消息称,截至1月19日,银行业全部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1.45万亿,距离去年同期水平(1.62万亿),仅一步之遥。这促使监管部门对超速的信贷列车踩下刹车,要求各银行压减新增信贷。  “从上周开始,监管部门为准确掌握信贷走势,要求商业银行按日上报信贷数据。”1月25日,一家商业银行内部人士透露。  虽然1月初信贷猛增触及宏观调控部门的敏感神经。但在此背景下,实体经济中依然出现银根收紧的迹象。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年初以来,局部地区的信贷已呈现三紧:小企业贷款“紧”,出现续贷困难;项目贷款“紧”,如房地产开发贷款出现提款困难;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从紧。  “宏观调控部门现在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新增贷款是否真正流向实体经济。”1月25日,多位银行中层人士认为,简单的总量控制并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调整结构。  “出表”游戏后遗症  谈到年初万亿新增贷款的形成原因,多位银行人士均指出,受信贷规模控制,2009年第四季度各家银行积压了大量的信贷需求,导致年初信贷出现井喷。  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就是一例,工行、招行等银行的一些分行人士称,1月份上半月的新增贷款主要为个人房贷。对公信贷方面,年初以来,一家地方银行近40亿元的新增贷款,主要为去年末储备的项目。  与项目储备、个贷积压等因素不同的是,部分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量主要由票据融资构成。东部一家中小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20日,该行新增贷款中80%为票据贴现,其中通过转贴现买入的超过一半。  1月18日,央行相关会议也提示,票据融资抢占规模的现象重新抬头。  但截至1月15日的新增贷款数据,依然让人看不明白。原因在于,一些股份制银行的信贷增量甚至超越了大型银行。有消息称,光大银行新增贷款近1000亿元,中信银行新增800亿元、华夏银行也超过500亿元;而大型银行中的建行仅为600多亿元,交行不足300亿元。  部分股份制银行异于平常的表现,原因何在?投向又是什么?  “因为放贷的过程复杂,必须有尽职调查,而只有标准化产品可以越过这一环节。比如原来存在于表外的,转移到表内,再就是抢规模,主要为票据贴现。”某股份制银行投行业务人士称。这意味着表外资产“进表”和票据融资均有短期内做大信贷规模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信贷猛增的银行名单中,不乏资本充足率逼近“红线”(10%)者。如中信证券此前预测,华夏银行2010年或将有50亿元的资本缺口。为使(2009)年末的资本充足率达标,可以采取先将信贷资产“出表”,年初再予以回购。“不排除有银行提前做了类似的安排。”一位大行人士称,  此前,信贷“出表”的方式有多种,一是银行发售理财产品,购买自身的信贷资产;二是通过即期买断、远期回购的“双买断”方式,达到压降信贷规模,规避监管的目的。但在去年底,监管部门出台新规,规定银行发售理财产品,不得购买本行的信贷资产;同时禁止非真实的资产转让,违规的“双买断”业务被叫停。  春节前夕本来是理财产品发售的好时机,但监管部门的新规,令原本希望借助理财产品,压降信贷规模的商业银行感到压力。存量贷款不能及时“出表”,加上此前“双买断”的贷款又面临到期回购,由此导致新增贷款规模急剧膨胀。  刹车令下“出票”潮  信贷超速引来监管部门的“板子”,在压缩信贷规模的严令下,市场迅速变脸。  “1月初为买入票据,做大信贷规模;中下旬以来,又以卖出为主,压缩规模。其中,中小银行更为活跃。”1月25日,前述股份制银行资金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家长期跟踪贴现利率的非官方票据网站的报价显示,1月18日,长三角地区六个月期限的票据直贴利率为2.05%。(月息,下同),19日上升为2.15%。,20日再度上升至2.30%。;21日飙升至3.50%。。  近期直贴利率的跳升非常突然。但从时点上看,这与多家银行内部发出限贷令是同步的。据本报记者掌握,四大行中就有两家已发出限贷指令。  与此相伴的是,为压降信贷规模,多家银行加入卖出票据的阵营。自1月11日开始,银行间票据市场的转贴卖出报价,超过买入报价。1月15日至21日,转贴卖出报价金额共计1129亿,占总报价的81%;股份制商业银行转贴报价最活跃,报价金额709亿,占总报价的51%。  不仅如此,“近期四大行基本上也在出票”。1月25日,一家中小银行票据交易人员告诉记者。  转贴现利率也在近期出现飙升。  “中国票据”网的统计显示,1月18日,转贴买入报价的加权平均利率为2.3623%,而1月22日竟达到3.6181%。  1月25日,转贴买入报价略有下降,至3.4944%;但卖出报价继续走高,达到2.6628%,这从侧面验证了接盘者依然不多。不过,当天买入报价笔数超过卖出报价,不排除有银行考虑买入票据,导致信贷“月末冲高”的可能。  “月底前,票据贴现还要上涨。因为越到后面,银行的(贷款规模)压力越大。”上述资金业务负责人直言,而且这次是贴现利率脱离资金价格,单独走高。  一场影子的狂舞?  与调控政策赛跑,是部分银行的眼下的心态。  类似一幕曾发生在2009年一季度,当年2月份,一些大型银行的分支机构纷纷提前完成全年信贷计划,目的正是赶在货币政策转向前抢占规模。  银行内部的考核制度也驱动着分支机构尽早放贷。“早放贷,不仅全年的利润好看,而且一季度挂钩费用比例最高,所以,分支行都憋着到年初投放贷款。”一家大型上市银行内部人士说。  但在1月份信贷整体猛增的格局下,一些银行人士却无法体会“适度宽松”的感觉。  以苏中某城市为例,“年初至今一共才发放20多笔贷款”。1月22日,江苏省银行系统一位人士说。  这位银行系统人士1月上旬曾走访当地多家银行,发现信贷有“从紧”的苗头。比如,小企业在还贷之后,出现续贷困难。其中,当地一家大行自1月6日起,上收辖内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导致小企业续贷困难。  同时,部分信贷投向收紧,比如房地产业贷款,不仅当地大行基本没有投放,连2009年获得授信的开发商,今年初的提款申请也遭拒绝。  再就是银行贷款管理收紧。其中,监管部门已开始启动针对《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落实情况的检查,“各行在管理上从严要求,企业也感觉很紧”。  “目前,最为关键的问题,也是宏观调控部门要做的,是确保信贷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简单的控总量,不能解决问题,还需要调整结构。”一家股份制银行中层表示。  上海银监局局长阎庆民也在1月22日举行的2010年全局工作会议上表示,在沪银行业机构的信贷投放要坚持“有保有控”,要严格控制对“两高一剩”行业的贷款,着力加大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和生态环保项目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阎庆民还要求各小型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律不得承接大中型银行压缩、退出的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项目审核要求和“两高一剩”类贷款。  “但在实践中,银行会遇到矛盾,一些贡献了税收和就业的中小企业,往往也属于产能过剩行业,我们也感到为难。”某上市银行杭州分行的一位人士认为。  也有商业银行人士建议,可以考虑将中小企业贷款进行单独考核,不进入整体的信贷规模,不受总量控制的影响。

时间: 2024-10-25 15:42:33

新增贷款已超1.45万亿监管层要求按日报信贷量的相关文章

1月信贷增量或达1至1.5万亿监管层强调均衡投放

傅苏颖 关于一月信贷增量的猜测就好比是坐"过山车",从新年前两周突破万亿的传闻,再到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市场对监管层控制信贷规模的传闻也是此起彼伏.一时之下,笼罩在一月信贷增量上的诸多不确定性,也引起了市场的更多关注和担心. 日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们的回答算是打消了市场的担心.专家们认为,一月份的信贷增量大概在1-1.5万亿之间.由于年初银行倾向于放贷,而到了一月下旬监管层又及时的收缩信贷,那么权衡起来考虑,得出的结论也比较合理.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一月份信

今年财政支出预算或达8.45万亿

昨日(3月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李肇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按国务院提请审查的预算报告,2010年中国国防费预算为5321.15亿元,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预算的6.3%. 由此推算,我国2010年的财政支出预算约为8.45万亿元. 根据2月5日财政部公布的2009年财政收支执行的初步统计数据,2009年财政支出实际数为7.59万亿元,较2008年 同比增长21.2%.由此可看出,2010年财政支出预算增速明显放缓,只有11.3%. 但中央财经大学财税

消息称1月新增信贷1.5万亿一季度不超2.5万亿

1月新增信贷或约1.5万亿 石婵雪 石仁坪 虽然新增信贷在1月下半月受到严格控制,但或许并不会比去年1月1.62万亿元的天量少太多. <第一财经日报>昨日获悉,据有关部门内部估算,今年1月新增信贷超过1.5万亿元.而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对本报表示,1月新增信贷可能在1.4万亿-1.6万亿元之间.另外,本报从某大型国有银行信贷部门获悉,四大行1月新增信贷约为4800亿元. 从一些调研信息来看,在信贷较去年有所收缩的情况下,银行的定价能力开始复苏. 一季度增贷或不超2.5万亿 按照媒体近期的报道,今

中关村企业今年总收入预计超3.5万亿元

[摘要]中关村对北京经济转型的引领作用日益增强.中关村企业今年总收入预计超3.5万亿元中关村对北京经济转型的引领作用日益增强.记者日前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际协调小组第三次会议了解到,今年1至10月,中关村规模以上企业利润.税收指标保持30%左右高速增长,预计全年企业总收入将超过3.5万亿元, 同比增长17%.为进一步激发活力,包括外籍高端人才永久居留资格便利化试点政策在内的一批新政策也将在中关村启动试点.全年新创办企业将突破万家今年以来,中关村体制机制改革试验田作用进一步发挥,政策先行先

商务部:2010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万亿元

外交部发言人 姚坚 中国经济网2月17日讯 (记者 邵希炜)商务部今日召开例行发布会,通报2010年和2011年1月份中国商务工作运行的有关情况,中国经济网进行直播.商务部发言人姚坚表示,2010年,在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等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作用下,国内消费市场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5万亿元, 同比增长18.4%,比上年加快2.9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增速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增长中,消费拉动经济增长3.9个百分点

6月我国新增贷款超1.3万亿通胀风险值得关注

业内讨论货币政策转向,有分析师直指四季度 奋起直追的股份制银行成为6月份信贷增长的主力,致使不少机构在月末纷纷调高信贷预期,中金公司预计6月份新增贷款大幅反弹到至少1.3万亿元,还有机构将新增贷款的预测上限提高到1.5万亿元.然而,信贷的高投放也加大了通胀预期和资产泡沫.一些机构预计,货币政策走向将会有所调整.也有分析师认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最早在四季度才会转变. 四大商业银行一向是信贷投放的主力,但5.6两个月四大行新增贷款与其地位不相称.据记者了解,截至29日,中行6月份新增贷款1500亿

麦肯锡报告: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超1.2万亿元

昨天,麦肯锡发布了最新的中国网购报告,预测中国作为世界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4581.html">互联网用户第一大国,其网络销售额预计在2020年最高可超过4200亿美元(约合2.6万亿9001.html">人民币),届时将成为世界最大网络零售市场. "2012年中国820.html">网络零售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仅次于美国,是目前世界第二大网购市场."麦肯锡的报告显示,但其增

教育经费10年欠账超1.6万亿

比起对轨道交通.高速铁路等,动辄万亿的"慷慨"投资规模,10年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还未到4%.在捉襟见肘的经费面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多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关于提高教育经费在全国GDP中比例的政策由来已久.早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48条中就曾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 也就是说,按此纲要,到2000年,4

明年移动互联网信息消费规模将超2.16万亿

近日,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在2014中国互联网大会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整体规模达到2.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而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15年移动互联网信息消费规模将达到2.16万亿元人民币(非上段所描述的"整体"消费规模).他指出,目前互联网快速发展,带动了信息消费稳步增长,正逐步成为提振经济的新引擎. 一方面,随着"宽带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和落实,支撑信息消费的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进一步夯实并扩大了信息消费的网络平台.4G牌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