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过高引发央行微调不意味货币政策转向

央行开始在公开市场收紧流动性  央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较上月新增15304亿元。其后,央行恢复1
年期央票发行,发行量为500亿元。不少机构认为,6月份新增贷款过高已经开始引发央行政策微调,但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转向。  中金公司的点评报告表示,央行的微调信号可能给市场带来一定心理冲击,但中金认为政府考虑到经济企稳的基础尚不稳固,仍倾向于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不改变总的方针和政策,因此适度宽松政策的基调短期内不会改变。湘财证券的研究报告认为,6月新增贷款超出市场预期,或预示私人部门贷款需求明显回暖。  6月金融机构人民币新增贷款超出了市场1.2万亿元的普遍预期。高额新增贷款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第三批中央项目贷款陆续下发、房市的持续火爆下按揭贷款的增长以及业绩压力下季末冲关。而值得关注的是,新增贷款数据似乎也显示,政府投资、部分项目资本金下限降低已经明显带动了私人部门的贷款需求。私人部门信贷需求的回升反映了国内实体经济正企稳复苏,预示政府投资带动的信贷增长将成功让位于私人部门的真实信贷,无论对经济、对银行都是非常积极的信号。  湘财证券表示,6月高额信贷扩张下,货币供应量的增速势必仍处于高位,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非常有必要。但湘财证券认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近几个月不会改变,诸如调整利率、准备金、限制信贷额度这种大手笔的调整不太可能出现,央行更多的手法是加大公开市场回笼力度、向商业银行窗口指导等,但贷款额度限制可能性不大。  “公开操作政策的微调已经开始。重启1年期央票发行的信号意义更大,显示央行已经开始在公开市场上收紧流动性。由于1年期央票到期时间更长,因此央行实质上已开始收紧年内流动性。”东方证券分析师冯玉明认为,如果从去年11月政策宽松开始计算,8个月累计放贷8.6万亿元,增量惊人。超预期的信贷增长,无疑增加了对流动性进行微调的可能性。  湘财证券认为,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决定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短期内不会改变。国内虽然目前经济的复苏迹象日渐明显,但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如果现在货币政策转向,调节利率、准备金率将对刚复苏的经济造成严重打击。而限制信贷额度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刚有复苏苗头的私人部门信贷需求会受到抑制。国际出口形势仍不乐观,政府一直在维稳人民币汇率,因此我国单方面调整利率、准备金率都是不太可取的。  湘财证券预计,央行在控制货币供给上仍将采取相对谨慎、保守的做法,主要是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适当调节基础货币,或者对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放慢信贷增长速度,但贷款额度限制可能性不大。这从近期央行的举措可见一斑,在6月存、贷款数据公布后,央行随即增发了1000亿央票,增加资金回笼。银监会也将引导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与央行不同的是,银监会的出发点是信贷高速增长会给银行带来风险隐患。具体而言,银监会可能打击不合理信贷、高风险信贷的发放,引导商业银行优化信贷结构。  湘财证券认为,央行及银监会的政策相对缓和,抑制信贷增长的作用不大,下半年决定信贷规模的主要因素仍是项目贷款的跟进。由于单批项目贷款的发放有几个月的持续性,因此三季度银行新增信贷规模仍旧会比较大;而房市持续活跃保证了居民贷款的增长;私人部门的贷款增长也有望保持稳定。综合而言,全年信贷规模应超过8万亿元,在10万亿元左右。  中金公司也预计,由于近期贷款结构主要倾斜向政府项目,而众多期限较长的基建项目才刚开工,因此未来贷款的惯性较强,很难短期内大幅压缩。全年新增贷款将超10万亿元。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改革和发展研究院教授宋立:  不宜轻易对货币政策进行总量紧缩  “即使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也应该首先调节政府投资节奏和结构,并以此调整政府投资引致的信贷投放,而不宜轻率对货币政策进行总量紧缩调整,以免伤及尚未完全启动起来的民间投资等市场化需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改革和发展研究院教授宋立认为。  由于上半年货币信贷持续超预期的高速增长,国内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问题再度出现,一些经济学家和机构预计,今年四季度货币政策取向将会有所调整。中金公司预计,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可能初步释放政策调整的信号。  不过,宋立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报告认为,目前看来,通货膨胀和贷款质量并不存在大的风险,因此货币政策不必进行总量性的紧缩调整,而应通过结构优化继续致力于促进经济回升。如果存在比较明显的通货膨胀压力,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应该适当进行调控的是政府投资的节奏和结构,而不应该调控非政府投资和消费部分。  “目前的货币供应量并不足以推动物价水平由负转正并明显上涨,货币因素推动的物价水平低迷状态将可能持续到第四季度。”不过宋立同时表示,广义货币供应量从3月起出现了明显加快的情形,如果连续多月保持在25%左右的水平,则有可能将增加通胀压力。  对于上半年的信贷增长,宋立认为,考虑上一年信贷偏紧、其他融资方式萎缩、今年以来票据等短期融资偏高,以及经济回升对“超额”货币信贷供应的需求等因素判断,今年以来的货币信贷供应偏多问题并不十分严重。由于2008年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强制性的信贷规模控制,去年全年的实际新增贷款比趋势值少了约1.7万亿元。可以认为当前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贷款多增,但并不十分严重。  在不少机构讨论加息可能的时候,宋立教授建议,在改善信贷结构的同时,应该降低企业和消费者的融资成本。宋立认为,相对而言,目前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裕,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却仍然比较高。虽然目前利率水平已经比较低,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可以根据需要,相机抉择降低利率水平。而且,准备金率明显偏高,存在较大调整空间。  宋立同时表示,信贷政策要从总量扩张转移到结构优化。建议在对信贷规模进行适当微调的同时,要大力优化信贷结构、消除不必要的信贷配给和由此带来的信贷歧视。要引导商业银行在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的配套贷款合理增长的同时,逐步增加对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信贷服务。探索消费贷款的新形式,支持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同时,要逐步增加对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等贷款,支持结构调整和产能调整。  兴业银行鲁政委:  明年三季度前后可能启动加息进程  “明年第三季度前后,存在启动加息进程的可能性。”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考虑到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尚需继续巩固,以及为联手应对危机,全球主要国家共进退的君子协定,因此,预计年内宏观调控政策虽会更多强调结构优化,但总基调还不会发生根本改变,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也应该不会发生根本转向。  “7月8日,央行宣布重启停发良久的一年期央票。明确传达出了央行有能力控制流动性、信贷和可能出现的通胀,宣示控制通胀的坚定决心,有利于稳定通胀预期。”鲁政委说,本次一年期央票重出江湖,明确宣示了货币政策的强势微调。而如果站在未来1至2年回望,则很可能是货币政策转向紧缩的最早期信号。  鲁政委认为,信贷继续超强增长是直接触发货币政策微调因素。而且,在上周三1年期央票的发行公告中,与此前一直维持的“最高发行量”措辞相反,而修改为“最低发行量”。明确显示了央行加大流动性回笼力度,遏制未来信贷可能继续过量投放的政策意图。这自然也意味着,如果继续出现信贷冲锋,不排除未来定向央票会再度以非公开的方式重出江湖。  与当前主流“财政政策应当继续维持,但货币政策应当微调”的观点不同的是,鲁政委认为,扩张性政策的正确退出路径应当是扩张性财政政策逐步退出,然后逐步开始货币政策紧缩。  他表示,如果货币政策先行收紧而扩张性财政政策维持,很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在扩张时期,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扩张性项目是银行信贷优先满足的对象,非国有部门难以获得信贷;货币政策一旦转向收紧,信贷额度再度变得稀缺,非国有部门将更加难以获得信贷。不仅信贷条件没有改善,而且财政支出压力的加大,还可能进一步加重实体经济税负。  “5月份就已显示了这种令人担忧的状况。5月份财政收入出现了7个月来的首次正增长,但却是在过去主要税种收入来源如国内增值税同比下降4.7%,企业所得税下降8.9%的情况下,通过非税收收入大增130%取得的。”鲁政委说,融资条件严峻和实际税负加重,将共同令非国有部门营商环境恶化,由此削弱经济能够持续复苏的根基,一旦扩张性财政政策撤出就很可能出现经济“二次下行”的风险。  鲁政委表示,既然经济真正回暖仍需确认,那么,逐步削弱财政刺激力度,观察经济的反应,就是一种渐进检验经济复苏状况的正确办法。如果在扩张性财政撤出过程中,经济形势依然总体平稳,那么,这说明经济真正回暖。同时,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但随着经济的复苏,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就会越来越大,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削弱经济效率。因此,在未来宏观政策退出路径上,应当遵循“先财政退出,然后货币政策逐步调整”的路径,而不是相反。

时间: 2024-09-20 01:01:08

贷款过高引发央行微调不意味货币政策转向的相关文章

百度全面清理不良P2P网络贷款平台 将引发行业震荡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中新网4月28日电 今日百度宣布着手全面清理不良P2P网贷平台,对在百度进行推广的P2P网贷平台 "短期内全部下线",上线时间尚无明确时间表.据悉,目前被百度下线的P2P网贷平台已经超过800多家,百度表示,后续还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将清理行动扩展至所有搜索结果. 这一行动因近日一起P2P网贷平台"旺旺贷"跑路而起.P2P网贷是近年兴起的一种 "个人对个人"网络信贷模式,即由网络信贷公司提供平台,由借

央行:企稳回升关键期货币政策继续适度宽松

央行:适度宽松 货币政策不变 打消市场对货币政策近期将转向猜测 昨天,央行公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内容中指出,央行将"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打消市场对货币政策近期将转向的猜测. 货币政策基调不变 中国经济的复苏快于普遍的预期,各大机构纷纷在近期调高了对今年中国GDP增速的预测.一部分市场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最严重的时期已经过去,通胀隐忧开始浮现,货币政策可能由降息周期转为升息周期,甚至有舆论认为央行月底可能就会调整货币政策.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

一条微信引发的股权众筹:创业项目3天成功募集500万

当一些中小微企业在银行面前"嗷嗷待哺",难解融资之渴的时候,一些新生创业公司则干脆放弃传统的债权融资,直接选择股权融资. 业内人士表示,股权融资对于种子期的创业企业和融资需求较大.较频繁的中小企业来讲,可以有效降低融资的成本.股权众筹平台原始会认为,股权融资将成为下一轮资本的盛宴. 央行此前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股本融资发展不足,企业对债务融资依赖程度较高,是社会融资融资成本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国务院近日亦发文强调发展股本融资降低杠杆率,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难题. 一条微信引

M1和M2脱缰:双政策下半年微调

6月,M1增24.79%创今年新高 M2增28.46%创1997年3月来纪录 6月M2和M1增速的"喇叭口"已收窄至3.7% 刘建平 制图 尽管天量信贷数据早已揭晓,但央行昨日公布的6月份货币信贷运行情况依然不乏新意:6月份,代表经济活跃程度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与去年同期比)增速今年来首次突破20%,为24.79%. 与此同时,代表流动性情况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更是达到惊人的28.46%,一举创下自1997年3月央行公布此项数据以来的最快增速. 在不少学者看来,这

8月CPI上涨3.5%创22个月新高央行加息预期加大

8月CPI3.5%创22个月新高,央行加息预期加大. 开发商资金可能会更紧张有助于房价回落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继续扩大.8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3.5%.这是2008年11月以来,CPI同比上涨的最高水平,也是连续22个月以来CPI的最高水平. 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8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8月份,CPI同比上涨3.5%,涨幅比7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 此外,8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5%,涨幅继续回落,比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

并购贷款及并购贷款的交易架构

在并购交易中,由于牵涉的金额巨大,采用何种融资的方法,对交易的回报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融资渠道来看,融资可以是利用自有现金.可以是股权融资,如发行股票.与私募基金合作等:也可以是债权融资,如发行债券〿a href="http://news.pedaily.cn/industry/银行/" target="_blank">银行贷款等.在实际操作上,并购贷款是国际并购交易常用的融资手段.并购贷款,卿a href="http://news.pedaily.

首季贷款井喷有水分审计署未称是否流入股市

票据融资在一季度的"井喷"终被证实掺有"水分". 国家审计署在昨日发布的今年第3号审计结果公告(即<审计署关于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审计情况>)中指出,由于一些基层银行审核把关不严,一些企业利用虚假合同和发票办理票据贴现,部分贴现资金被存入银行谋取利差,而未注入到实体经济运行中. 不过,审计署并未言及该部分资金是否流入股市,仅称这不仅影响金融对实体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虚增了银行存贷规模,也加大了银行系统性风险. 首季贷款"井

央行酝酿第3方支付监管新政

今年以来,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同时,对互联网金融加强监管的呼声不断走高.<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近期开始央行相关部门联合 支付清算协会已经在内部进行讨论,酝酿在未来转变对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思路,初步共识是从目前的按机构监管转向按业务监管,相关部门并就此进行了论证.3月下旬以来,央行发文暂停二维码支付业务和虚拟信用卡业务.以及针对网络支付业务进行限额管理等一系列针对业务监管的举措,在支付业内引发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大讨论,作为支付体系建设者.组织者.推动者的央行也因此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如

我国货币供应超速专家称或引发通胀和泡沫

我国货币存量超10万亿美元,与GDP的比重高达200%,专家直指:货币超发 通胀根源 "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今年以来,与生活较大关联的农产品价格接连涨价,直接推动CPI逐月升高,而在通胀压力下,多位专家直指货币超发是通胀背后的主因.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和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日前举行的一个公开论坛上均表示出对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的担忧.李稻葵称,货币供应超量将导致资产价格过快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