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随着网络的普及,“宅”已经成为时下二三十岁年轻人群一种新的时尚流行生活方式。然而,在“宅居”生活背后,其实也凸显出了当下,浮躁的社会生态、不当的教育理念、扭曲的人生的价值观等一系列深层问题。某种程度上,“宅”现象折射的也是一种当下社会的新“时代病”。
故名思义,“宅”即是“家”。“宅”一族是指那些喜欢待在家里。不愿外出社交或工作,依赖电脑和网络生活的人。2008年,有媒体调查显示,在4610名参与者中,56.9%的人认为自己身边存在宅男、宅女。据了解。“宅”一族的年龄跨度在“70后”至“90后”之间,社会职业以白领和大学生居多。其实,小康自己现在也是“宅”族大军中的一员。
在小康个眼中认为“宅”的原因不外乎三类:一是城市里生活成本过高,二是新媒介技术带来的社会效应,三是社交障碍。前两类“宅男宅女”一般都有自己固定的朋友圈,他们之所以“宅”,完全是为了追求放松的生活,而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孤僻、怪异使然。相反,他们大多性格外向、能说会道,即使“宅”在家里,也不会和周围失去联系。但第三类“宅男宅女”在社交能力上确实存在障碍:越恐惧和人打交道,越不愿走出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就越差。
当然“宅”现象的形成也具有其时代性,又具有其特殊性。因为一方面,网络时代给了我们更多的选择:待在家里也可以开网店当老板;足不出户仍可以了解时事;并且网上的即时通讯工具可以立刻让人进行视听全方位交流。另一方面,不恰当的社会、家庭教育在其中扮演了并不正面的角色。
首先,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诞生,家庭几代人的溺爱,导致这个群体以自我为中心,比较缺乏和许多人交往时需要的宽容和付出。
其次,随着高考“指挥棒”的强化,“分数至上”,教育人才评价指标单一,导致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呼声得不到重视,情感教育比较缺乏。最后,现代社会扭曲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青年人造成负面影响,认为有钱就是成功,忽视了自身所承担的其他责任。
所以,有专家认为适当的独处和放松是必要的,但是凡事应有“度”,不应为了追求个人的享受而放弃家庭责任、社会责任。过分的“宅”,或许能满足物质需求,但不利于长期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后,小康在这里也要与各位在家的“宅”族大军们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