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内容较多,我就分为一下几个部分吧。
内容量很大,现在每天也就睡4~5个小时,一来是倒时差的副作用,二来是写文花的时间会随着内容量变大而变长。
目录
去往纽约前的临时拜访前往纽约特殊的午餐在帝国大厦俯瞰美国全景去往时代广场古老落后的地铁走进华尔街
华尔街附近看到的一些其他细节
时代广场附近的晚餐
晚餐后的文化大餐
匆匆夜归人
之所以要写这个小节,是因为这个部分是一个很特殊的体验,我们在早上出发前临时拜访了一家天主教堂。
去往纽约前的临时拜访
在酒店附近,我们远远看到一个天主教堂,走近一看竟然还是一所学校。一路上这种风景,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走到了教堂门口,这是一个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在美国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类型的建筑,总体感觉,基督教堂要低调些,没有天主教堂这么壮观的建筑。说实话对于宗教我的概念还不大清楚,所以不敢随便评论,但是在我看来,要保持一种很平和尊敬的态度。
本来就是简单看看,没想到他们欣然接受了的请求还允许我们进入教堂参观,在经过允许之后,我赶紧拍下来教堂入口处的照片,这个教堂的历史有100多年了,但是你现在看来保存的如此完好。
更重要的是里面的设计非常细腻,我还是第一次走进天主教堂,带给我不少内心的震撼。他们的虔诚和友善,还有一些内心的信仰与希望,能够感染到我们同行的几个人。
前往纽约
当然这个过程花了近一个小时,我们就匆匆赶上了去纽约的火车,Madison到New York的地铁距离大概就不到50分钟。沿途可以看到大量的house,当然也看到一些重工业留下来的痕迹。
大概50分钟后,我们出了地铁,就到了传说中的美国经济中心。刚下火车看到两个军人模样的人在执勤,我是没分清楚到底是警察还是军人,还是和中国类似的武警。
纽约的建筑风格非常丰富,而且每个建筑都是独一无二的样式,没有套模板的感觉,马路其实也不大宽,和北京的宽大街道没法比。我们同行的几个人感觉刚下火车后看到的景象和北京的永安里差不多的样子。当然这是留给我们的初步印象。
特殊的午餐
大街上的人行色匆匆,可以感觉到生活节奏明显快了不少。我们在同行的老师带领下到了一家中国小吃店,店面不是很大,但是这种风味还是很难得的。
至于价位,大概是60~80左右不等。分量和国内差不多,可能略少。如果要找华人,这里找就最方便了。也吸引了不少外国人,哦,不对,在美国我们才是外国人。
在帝国大厦俯瞰美国全景
来了美国不看看帝国大厦,还是会有遗憾,所以吃完饭我们的行程也很紧,我还没反应过来,就跟着队伍最近了帝国大厦里面。门票是60美金的样子。
这个过程会转换两次电梯,第一次从坐到80楼,然后换乘另外一个,坐到86楼,所以说帝国大厦有86层的样子,修建的时间大概是1931年左右,很了不得。
俯瞰纽约的全景,在帝国大厦就是一种福利,不过顶部的风太大,我拿着手机拍照的时候手都有些抖,生怕掉下去,所以拍摄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美国的全貌就一下子在眼前了。
这个图片是不是很熟悉,我终于自己拍出了英文课本里的那个景色。
我从北到南俯瞰,是下面的景色,你会看到最前方的一带那里有一些凹陷的感觉,那就是911中消失的双子塔。
这次我们的出行要感谢德鲁大学的这位大帅哥还有Janelle陪同。在帝国大厦顶端赶紧照了张。
很多人知道帝国大厦还是因为《北京爱上西雅图》,在帝国大厦里也有他俩的照片。
而走出帝国大厦,从地下拍照,就会有一种坠入云端的感觉。
去往时代广场
去完帝国大厦,我们去时代广场,time square名声在外。路过他们的图书馆。
一路上能够看到各式各样有型的建筑,比如这个Grace大厦,一道亮丽的弧线。
还在高楼之中看到一所大学,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这个学校看起来规模也不会很大。
走了没一会就到了时代广场,发现中国的广告还不少,一连好几个都是。
时代广场整体来看都是各路游人,看很多游记,本地人还不是很喜欢来到这一带。我们先暂时放一放,因为时代广场简单看了下,一个重头戏就是华尔街了,这两个地方相距还比较远,于是我们选择了乘坐地铁。
地铁里看到的警察全武装巡视,我看到有一个美国人忍不住过去告诉他们:他们真是太cool了。
古老落后的地铁
说了好多纽约好的地方,好就承认,能做到目前的水准也是有很深的积淀的。不过在地铁这方面感觉相对逊色一些,所以我说是古老落后而不是单纯落后。美国的地铁历史很早,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使用没有问题,但是可能因为历史悠久,改动起来还是很难吧。
你看看这个地铁驶来的样子,和1号线是不是很像,也没有护栏。
它显示的站名很有特点,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是下面的站名是动态变化的,会随着下一站的到达,整个站名列表一次更新。
比如现在看到的下一站是 W4 St x
但是到达之后,就会看到一下站会是Spring St。看这个列表我琢磨了半天,感觉弄得有些复杂。
地铁上的人还是很有特点,我就随机抓取了一张,可以看到,两个白人,一个拉丁裔,两个黑人,美国这个移民国家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各种肤色的人群。这也能够基本显示出人群的一个比例情况。
地铁上看到一个妈妈拉着放学的孩子,我忍不住想起了我的孩子,父爱满满,赶紧拍了一张他们的背影。
要说地铁的古老和落后,上面的证据略显牵强,你看看这个地铁站,还是很老的一套设备,我们进地铁站是全然没有安检流程,就直接进来了。
而买地铁票的时候也蛮纠结,我和另外一个朋友各买一张地铁票,售票员给了我们一张票。我们反复确认是不是弄错了,结果她说没问题,就这样一张地铁票能够刷两个人,依次进站,而出站的时候我是直接懵了,没看到任何门就直接到商场了。地铁票怎么办,我从一个大家都出去的转换门出去之后,发现地铁票还在我手里,人已经出来了,有些出口还有一个紧急出口,我看有些人直接就推那个门出来了。这一点不知道是不是我体验的不太对,还有一点是地铁换乘真是复杂,我们是硬生生找不到入口,线路的标注比北京地铁的线路看起来复杂多了,到现在我都没看明白,一路还需要和当地人确认一下。
走进华尔街
华尔街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圣地,我在华尔街附近走的时候,看到了一块墓地,可以看出美国人对于墓地的态度和国内人明显不同。中国人相对还是比较忌讳这些。
走进华尔街,第一眼看到的不是铜牛,而是这个富兰克林的塑像。
走进华尔街,我没有看到非常多西装革履的人,而是很多的游人,是不是因为工作时间的原因。
突然发现川普大厦就在这附近。路过的很多游人都拿起了相机。
没走多远,我们就看到了传说中的铜牛,前面已经被围的水泄不通,大家争相合影。这里有个细节注意一下是铜牛前的为什么是美国国旗和以色列国旗,当时第一感觉可能是因为华尔街的很多当家人都是犹太人。
不过我查了下,发现这个想法可能不大对,在2009年11月17日凌晨,为了庆祝中美建交30周年,在奥巴马访华期间,美国纽约著名的地标“华尔街铜牛”旁升起了中国国旗。这是历史上中国国旗第一次在华尔街铜牛前升起,这次看到的这个应该也和美以之间的一些亲密政治关系有关。
走近一点看看铜牛,我看看有些老外直接摸牛的生殖器,还有些意外,最后朋友说这个可是预示着财运之类的,好吧,看来老外的套路也很多。
在华尔街附近,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可以看到自由女神像,不过这个得赶早,在每天的下午3:30之前还能售票做游轮观看,否则只能等第二天了。
我看到的一些其他的细节
在华尔街附近,我注意到一些其他的细节,也写出来简单说说。
一个是共享单车,在纽约看起来还不盛行,整个普及程度和国内刚开始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差不多。可能这方面的需求还是受限。
我在华尔街附近的公园逛的时候,看到很多孩子围坐在一起,在做一些互动游戏,看起来蛮有意思。
华尔街上我看到一个妈妈用小车推着孩子,另外一个孩子踩着踏板车跟着妈妈,蛮温馨的。
而这个就是传说中的校车,确实很厚重,我看到很多车会给校车让路,包括公交车也会,让校车优先通行。这一点上我们落后的太远了。
时代广场附近的晚餐
走完华尔街,按照晚上的安排,我们又坐着地铁来到了时代广场,这个图里有亮点,你看看中间的新华社多霸气,直接占了几个版面,中英文广告都有。还看到了五粮液等的广告。
晚餐是在时代广场附近的一家高档餐厅吃的。美食真是丰盛,服务员铿锵有力的声音,非常热情,感觉你让他在那说半个小时,他都能保持激情给你介绍下去。
我点的金枪鱼的一道餐,真是很细嫩,味道很赞。
这个餐厅的消费,如果不算高档酒水,平均一个人300块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人就是多。而且还排起了长龙。
晚餐后的文化大餐
晚餐过后,我们去看了一个话剧表演,是狮子王,本来想狮子王不是动画片吗,能演成什么样子,但是走进剧场的时候,真是被震撼了,上下都做得满满当当,一张票大概是1000块的样子,竟然如此火爆。
这个场子很讲究,两边是节奏控制,有一个鼓手用手击鼓控制里面的音乐,一个一个是架子鼓之类的乐器,两个人互相呼应。最下面竟然还有一个乐队指挥在那里非常认真的指挥,一个话剧的排场真是豪华。
不过也得怪我,刚开始看了几分钟,我竟然有些瞌睡了,看到老外对里面的一些动作设计等哈哈大笑,鼓掌欢呼,我们同行的很多人都不以为然,我们就在说,他们的笑点是不是有些低啊。记得之前我前公司的一个外教给我们放《摩登家庭》,她笑得前仰后合,我们都坐在那里看着她笑,最后她都有些尴尬了。在这方面有一些是文化的差异,我觉得还有一些是他们做的很多东西真是良心作品,我以为里面的歌唱和台词直接是放配音就可以了,但是仔细看发现都是他们认认真真自己做的,看完演出,他们对技术的认真和纯粹让我实在十分敬佩,补拍了一张,可以基本看到当时演出的人物情况,因为演出完成后大家都禁不住站起来鼓掌欢呼,我觉得他们真是很简单,很纯粹吧。
走出剧院,在地铁上看到狮子王的大型木质雕像,感觉抓拍了一张。
看完话剧表演,已经是九点多了。坐上了晚间的火车活到了Madison,也算是非常疲惫了。在走向火车站的路上,看到帝国大厦灯光灿烂,纽约晚上的生活依旧热闹。
匆匆夜归人
突然想起来在纽约街头看到很多流浪汉,有白人,有黑人,有一个标语很个性,是这样的:
No stories but need a little help
不饶弯子,非常直白。想着这句话,让人感慨不已。
如果让我对纽约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我觉得用这个黑人美女来总结会更贴切一些,能够体现时尚,多样性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