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是中国互联网的化身 体现了中国互联网的潜力和矛盾

阿里巴巴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马云获选英国《金融时报》2013年度人物,《金融时报》认为,因为他是中国互联网的化身——体现了中国互联网的潜力和矛盾,也因为他今年决定投入更多精力,应对中国日益迫近的环境灾难。下文是金融时报近日登载的一篇有关马云的报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外国媒体的眼中,这位一手缔造阿里巴巴电商帝国的商业天才,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吧。

在华东城市杭州的黄龙体育馆,16000人有节奏地反复喊着“阿里,阿里巴巴”。接着,《狮子王》的主题曲在音响系统中响起,一个瘦小的身影从舞台中升了起来。

马云(Jack Ma)身穿皮衣,戴着一顶巨大而有尖顶的莫西干式假发,涂着黑色唇膏并穿了一个鼻环。他拉开嗓门,有点走调地向崇拜他的员工们演唱埃尔顿•约翰(Elton John)的《今夜你能感觉到爱吗》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

这是马云创立阿里巴巴10周年纪念会,这家互联网公司使他成为了亿万富翁,这是一个庆祝的时刻。不久,另一个值得庆祝的时刻又将到来:阿里巴巴这家全球最成功的电子商务公司正准备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PO),预计其市值将远超1000亿美元。

多年来,马云在中国一直是受人崇拜的偶像人物。但在今年,随着市场对阿里巴巴即将进行的IPO越来越感兴趣,他也吸引了世界的关注。上市将让投资者有机会在全球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市场持有股份。

阿里巴巴的销售额如今超过了eBay和亚马逊(Amazon)之和,占到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约2%。中国所有的快递包裹中约有70%来自于阿里巴巴的销售。中国的电商交易中大约有80%是通过阿里巴巴的网站进行的。而这很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因为仍有一半以上的中国人不上网。鉴于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达到6亿,而且还在不断增加,中国将在不久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

身为中国斗志旺盛的企业家精神“教父”的马云,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2013年度人物,因为他是中国互联网的化身——体现了中国互联网的全部潜力和矛盾。

在中国,创业成功大多依赖于借鉴海外发展起来的商业理念,但马云是一位真正的创新者。与他同时代的人,大多复制成熟的商业模式,创立“中国的谷歌(Google)”,“中国的亚马逊(Amazon)”以及“中国的推特(Twitter)”。但当马云1999年在自己的公寓里创立阿里巴巴时,企业对企业(B2B)电子商务网站还不存在。

马云现已将目光投向新的目标:撼动中国的金融业。这在古板的、公有制为主体的中国金融行业激起了轩然大波,并表明马云的雄心远远超出了在线零售业。

但将马云评为今年的年度人物还有另一个原因:今年5月,他决定在年届48岁之际卸任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职务,转而投身于应对中国一些最大的问题——尤其是中国日益迫近的环境灾难。

马云仍是阿里巴巴的执行董事长,但他决定将更少的精力用于盲目追求财富,而将更多精力用于改善世界面貌,这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深刻转变——互联网的崛起正使这种转型变得更加容易。在经历了30年的两位数经济增长后,中国不断壮大且越来越愿意表达自身诉求的中产阶层不再满足于短视地关注于GDP增长率。

马云上周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因为水源、空气质量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10至20年后我们将面临大量健康问题,例如癌症发病率上升。因此我将在这个领域投入我的资金和时间。我的第二大关注领域是民众的文化和教育——如果我们无所作为,中国的年轻人将成长为富裕但浅薄的一代。”

马云的活力和乐观精神鼓舞了很多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是个圣人。一些前同事和密友表示,马云惊人的成功以及由此带来的过度美誉,使他对自己改变世界的能力过于自信。

他会在几乎同一句话里表示,互联网将使中国变得更加开放透明,而他将继续向当局提供任何敢于批评威权的共产党的网民的信息。

马云自己的专断倾向,以及他有时令人眩晕的商业战略逆转,使阿里巴巴的少数人产生反感。但他近乎偶像人物的光环意味着,即便是心怀不满的前员工也不敢公开批评他。

一位要求匿名的前员工表示:“任何未来想在中国科技行业中做点什么的人,在谈到马云时都必须慎言,因为他的影响力太过强大。”

“但即便像我这种不吃他的个人崇拜那一套的人也承认,他是中国新一代企业家的代表,一个背景很穷的人通过坚持不懈和笼络人才成长为巨头。”

马云1964年出生于杭州,他从父母那里继承了表演的天赋。马云的父母靠表演评弹(一种传统曲艺形式)为生。

马云的早年生活肯定不容易:评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禁,这场由毛泽东在1966年发动的灾难性政治运动持续了整整十年,其间数百万人受到迫害、被杀死或下放到中国的偏远地区。

马云小时候数学较差,但他对英语很有兴趣。随着中国渐渐抚平毛时代的创伤,开始向世界开放,他决定全身心投入英语学习。

有整整九年时间,他每天都早早起床,骑上他的自行车奔向杭州大酒店(Hangzhou Hotel),他在那里和外国游客交上朋友,免费充当导游,以练习自己的英语。

在参加高考两次落第之后,他最终进入了杭州师范学院,并于1988年毕业。

此后他在杭州当地的一所高校担任英语老师,每月的工资相当于12美元。但1994年他成立了一家翻译公司,这使他有机会去美国出差,在那里接触到了互联网。那时中国的官方媒体甚至不能提及互联网的存在。

在创办中国黄页(China Yellow Pages)失败之后,马云进入中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工作。有一天,他被指派陪同一位美国游客游览长城。

这位游客就是雅虎(Yahoo)的联合创始人杨致远(Jerry Yang)。事实证明,这次的见面将成为两人事业生涯的转折点。

1999年初,马云联合17位朋友在他位于杭州的公寓里创建了阿里巴巴。他发表了励志演讲,展示了自己的雄心、愿景和战斗精神。

马云在这段被录制下来的演讲中向他的战友们表示:“中国人的大脑和美国人一样聪明,这正是我们敢于和他们竞争的原因。如果我们是一个优秀的团队,而且我们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那么我们就能以一当十。”

阿里巴巴的模式非常简单:帮助中国的中小企业找到原本只能在交易会上见到的全球买家。这种模式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2003年,阿里巴巴首次实现了小额盈利,同时为了与美国电子商务集团eBay竞争而创建了淘宝网,当时eBay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拥有大约80%的市场份额。

在接受全球媒体的一系列采访时,马云宣布与eBay“开战”。当时,这种宣战显得有些可笑,因为双方实力悬殊。

到2007年,eBay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降至不足8%,实际上已经退出了中国市场。淘宝的市场份额飙升至84%,这让马云成为了无可匹敌的中国电商之王。

2005年,他与自己的老朋友杨致远达成了里程碑式的协议:雅虎支付10亿美元收购阿里巴巴40%的股权,并将其中国业务交给马云运营。

阿里巴巴接管雅虎中国(Yahoo China)的同时也继承了一桩丑闻,这将为马云在西方的形象带来阴影,但巩固了其在中国政府眼里办事可靠的形象。

此前,雅虎将私人邮件信息移交给中国有关部门的决定,导致了至少两名中国记者和民主人士因颠覆罪被捕入狱。

当时有记者问马云,既然你现在负责雅虎中国业务,你将如何处理这种局面,他的回答相当干脆。

马云向记者表示:“我们为股东创造价值,股东不希望我们与政府作对,走上破产之路。无论(政府官员)说什么,我们都会配合。”

在上周采访中被问及与中国政府打交道的种种挑战时,马云指出,中国(或许全世界)从来没有阿里巴巴这么大的企业。阿里巴巴号称有6亿多注册账户,每天有大约1亿人通过其平台购物。

马云说道:“起初我以为政府会感到不安。(但)我们致力于商业和创造就业。政府现在似乎放心多了。”

在公司内部,他经常对员工表示,阿里巴巴应该“跟政府谈恋爱但不要嫁给他们”。多年来,他一再拒绝了与政府建立合资企业的提议。

除了中国政府以外,马云似乎愿意与几乎所有人公开作对。

这包括雅虎等阿里巴巴投资者,最近还有香港交易所(Hong Kong Stock Exchange)。香港交易所今年拒绝为了配合阿里巴巴希望采用的股权结构而修改上市规则。

在阿里巴巴内部,这种战斗精神不断得到赞扬,而员工们(他们被称为“阿里人”)几乎都有一个来自马云年轻时非常喜欢阅读的武侠小说的化名。

对马云来说,这不只是一种噱头。马云自己的绰号是“风清扬”,它来自一个隐居山中的剑侠角色,行事不可预测而且非常好斗。

马云以前的一位密友表示:“人们没有意识到武术和武侠小说对马云及其企业战略的影响有多大。它们还帮助塑造了马云的理想主义,因为它们的要义都是弘扬正义。”

在执政的共产党以外,在当今中国很难找到另一个人像马云一样,对普通人的生活影响如此之大。

他决定应对中国一些最大的问题,这表明他的雄心远不止改变人们的购物方式。在今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他阐述了自己的愿景。

马云写道:“就像互联网正在改写零售业那样,在阿里巴巴,我们相信它最终也将转变那些根本上由信息驱动的行业,比如金融、教育和医疗。一旦发生这种变化,一旦我们全面实现互联互通,我相信,互联网核心的平等与透明精神,将让中国社会有可能在发展更强大的制度和社会基础设施方面实现飞跃。”

但他也提出了警告:“现在我们的水不能喝了,食物不能吃了,牛奶有毒,最糟糕的是,我们的城市空气污染如此严重,以至于我们经常看不到太阳。20年前,中国人只想着经济生存。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了,对未来有更远大的梦想。但如果我们看不到太阳,这些梦想将是空洞的。”

时间: 2024-08-16 13:58:45

马云是中国互联网的化身 体现了中国互联网的潜力和矛盾的相关文章

中国互联网的化身体现了中国互联网的潜力和矛盾

1.马云获选英国<金融时报>2013年度人物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获选英国<金融时报>2013年度人物,<金融时报>认为,因为他是中国互联网的化身--体现了中国互联网的潜力和矛盾,也因为他今年决定投入更多精力,应对中国日益迫近的环境灾难. 2.快的打车与携程合作 推出移动叫车服务 近日,智能叫车服务平台快的打车与在线旅游服务公司携程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新上线的携程旅行5.2圣诞版客户端中加入出租车功能,同时支持城市交通和送机服务,消费者在携程旅行的客户端界面上打开出租车页面

周鸿祎:中国互联网不能成为核大国俱乐部

侯继勇 不知道他小时候是不是一个"孩子王",但在他赖以安身立命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周鸿祎以勇于打架.善于打架而名声在外. "很多人说我就是一个革命者,动不动让我痛说革命家史."12月2日,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对记者说. "逢敌必亮剑,以暴制暴"的行事风格使他成为争议人物.从CNNIC.百度.雅虎.阿里巴巴.一众流氓软件公司,到腾讯.金山.瑞星,这些年来,他不乏对手和话题,也在战斗中同时获得了众多追随者和商业伙伴. 周鸿祎最近的一场架打得轰轰烈烈,

论中国互联网区域性门户发展的可行性

互联网 论中国互联网区域性门户发展的可行性: 地盘小了,流量小了.区域性门户当如何发展? 纵观互联网,剩者为王.历经风雨的门户网站在中国建立了不可摇的地位,并以多年积累的内容作其利器,始终走在其它网站前面,尽管如此.一些门户网站也在面对着生存问题的困难.当今社会,个性服务和电子商务将会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延伸.个人感觉,中国将会只剩下3个内容为王的门户,其它网站最好早找出路.或者找到一个足够大的支撑点.做强一方. 95年中国接通世界互联,2002网络经济泡沫结束,泡沫没了,概念也没了.2006年的中

2007至2008中国互联网年度调查10大亮点_IT 业界

2007-2008中国互联网调查是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及第三方机构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在组织了三届中国互联网年度调查后又一次最大规模的调查,将继续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利用有效的抽样方式,运用最严谨的技术手段采样,获取最大的样本量,对互联网55个细分领域从市场和受众两大角度深入全景式调研.  与目前中国互联网行业以往调查及现有调查相比,2007-2008中国互联网调查呈现十大亮点:  一科学的抽样方法及技术手段,保证了调查样本的有效性,极大程度地减少调研的误差.  2007-2008中国互联网调查主

唱衰中概股:中国互联网的拍案惊奇

导语:中概股近来低迷的表现,不过是全球科技股近期普遍低迷的一个缩影罢了.无论是即将上市的新浪微博.京东,还是股价受损的百度.360,都中了背后的暗枪. 过去一周中概股的表现和此前大不一样.本来从去年开始,多支中概股都雄起呈现大涨趋势,但是这一趋势在最近达到顶点并开始衰落. 国内的互联网市场是敏感的,尤其是中概股这个词儿.无论在投资者.行业从业者还是媒体眼中,简直就如同30多岁未出嫁的老姑娘一样,每天都盯着你的风吹草动.于是,中概股这周表现不给力,唱衰的声音便雨后春笋冒了出来. 全球市场回落,中概

Alexa虚假排名是中国互联网不成熟表现

人怕出名猪怕壮,为什么怕呢?不是大家都想出名吗?25岁的张伯宏把自己炒成18岁,不就是为了出名吗?石靖脱光了衣服,往互联网上一站,鸡立鹤群,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引起关注吗?的确!社会上有这样一群渴望出名的人.不仅渴望自己出名,还渴望自己的网站出名.于是务虚开始盛行,只是作弊和炒作真的能让自己本身的价值得到提升吗?其实,这些虚假的背后会让当事人承担巨大的压力,真靠实力出名还有人骂哩,又何况是这些非价值性出名,或者说是价值拔高性出名,都将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恐惧. 2007年8月27日星期一,<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互联网“武林”成功的四大“秘笈” || 互联网经济白皮书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以一系列具有关键里程碑意义的现象,吸引了全球关注的目光.在关注的目光背后,世界对中国互联网充满了无限的好奇. 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关键成功要素是什么?为什么在全球各地市场攻城略地.所向披靡的美国互联网企业,惟独在中国市场频繁遭遇"滑铁卢"? 对众多国际互联网企业而言,中国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地方."爱"在它吸引力十足的市场规模和增长潜力,"恨"在于国际互联网巨头在华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见: 2002年,eBa

中国互联网的进化:克隆、改良、创新以及更多思考

作者 卢刚 on August 12, 2009 · 文章分类 中国Web2.0, 评论 [卢刚: 本篇文章的英文原稿参见这里.最所以写它,重要的原因是非常希望国外的关注中国互联网的朋友们能够真正从多些角度理解中国的互联网产业.有很多问题,但是也有更多希望.再次感谢Yeeyan朋友的帮助翻译.] 从CNNIC最近公布的报告(第2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来看,中国互联网和手机市场潜力巨大.对中国互联网最常用的描述是什么?可能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了: 3.16亿互联网用户,约290万个中

跨国公司在中国互联网领域的成功之道

在南京举办的互联网大会再次将全国媒体的目光聚拢在中国互联网领域.如今,中国互联网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每天更新着我们的视线,中国的互联网事业成就了一批早期的"海归"精英,也不断挑战着国际互联网大鳄的野心.这些国际玩家以各种方式"抢滩"商机,与本土企业上演了一出楚汉之争.而当尘埃落定,我们才发现,"花落谁家"也许早有定数-- 不得不说,这几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当众多大名鼎鼎的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