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十种形式及功能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是指一个基于电子商务与金融业态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的超越传统金融、证券、保险混业金融的“一站式”满足客户消费、投资、理财、融资、收款等“支”与“收”货币流动性应用需求的金融新业态。而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
从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九种形式。
互联网金融形式一:电子商务交易支付通道。主要承担为互联网交易提供支付工具、担保交易和资金流通道职能。如支付宝、财富通、银联在线、快钱,汇付天下等。其金融杠杆功能为资金流沉淀金融。
互联网金融形式二:金融产品销售。如阿里巴巴在支付宝上推出“余额宝”服务,即支付宝帐户余额增值服务。支付宝用户可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后自动申购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货币基金仍然可随时用于购买商品。目前余额宝的开户用户已超过1600万,累计申购的货币基金则超过1300亿。其金融杠杆功能为金融产品销售渠道金融。
互联网金融形式三:证券电商。包括券商电商化和电商券商化。前者如长城证券自建网上商城,国信、国泰君安利用手机终端发展“一站式”金融管理服务,招商、中信发展网上开户,光大、宏源证券和银行对接,代销发行银行理财产品。后者如同花顺获得基金第三方销售牌照,大智慧申请独立基金销售资格。东方财富网准备开展电子券商业务。其金融标杆功能为券商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形式四:电子商务跨境支付。如今年3月,外汇局下发《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决定在上海、北京、重庆、浙江、深圳等地开展试点。允许参加试点的支付机构集中为电子商务客户办理跨境收付汇和结售汇业务。9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放试点开展跨境电商外汇兑换业务的牌照,包括支付宝、快钱、东方支付、汇付天下等1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首批牌照。金融杠杆功能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不同国家消费者使用不同货币支付汇兑业务,跨国电子商务资金流通道金融。
互联网金融形式五:P2P(peer to peer或person to person,个人对个人,P2P Loan,人人贷)互联网信贷。如宜信、陆金所、拍拍贷、人人贷、红岭创投、联合贷等一批行业领头羊的兴起。截至2012年年末,全国规模以上P2P贷款服务平台超过200家,估计2012年全年P2P行业贷款规模在500~6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0%以上。金融杠杆功能为信贷金融。
互联网金融形式六:众筹(crowdfunding,大众筹资)。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消费者发起产品的订购邀约以及提出一些DIY柔性需求给厂家,而厂家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从消费者下单之时起,即可全程给出生产排期和产品追踪。众筹利用互联网和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传播的特性(千万人观看,千万人影响,千万人参与,千万人传播),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金融杠杆功能为互联网直接融资金融。
互联网金融形式七:金融大数据挖掘。如阿里金融筹划的基于云计算的大开放平台“聚宝盆”计划。阿里云与支付宝筹备联合为国内2000多家的区域性小银行输出云计算服务能力。阿里云为区域性银行提供云计算资源与网络环境,支付宝则在金融技术与服务方面提供大量支持。目前已有5家银行进行合作,并与近30家银行签订了合作协议。金融杠杆功能为利用互联网平台交易大数据为金融机构提供数据挖掘服务,获取数据增值服务收益。
互联网金融形式八:设立互联网银行。如传统3C零售巨头苏宁申请设立民营银行。苏宁设立民营银行的目标是期望建立从消费者到商户的端到端的金融解决方案。腾讯已经递交了民营银行的申请。另实业界包括复星集团、吉祥航空等也申请设立民营银行。其金融杠杆功能为银行金融。
互联网金融形式九:个人金融中心。如支付宝正在脱离单纯的支付工具,上升为比银行和淘宝更具粘性的个人终身“附件”,银行、基金、保险,还包括向阿里巴巴通过信用贷款,管理自己所有银行账户、缴纳个人所得税、收取或支付房租……以此累积众多层面的数据,然后由支付宝每月给个人用户出具系统自动生成的个人财务报告,最后形成个人信用数据,实现绑定客户终生的“个人金融中心”目标。其金融杠杆功能为用户全生命周期黏性金融。
上述九种互联网金融形式,是互联网金融由金融业态中简单、浅层的担保交易和支付通道逐渐向复杂、深层的信贷、融资,再向机构与个人金融中心递进、深入的发展与演进过程。互联网金融开始逐渐形成超越传统金融、证券、保险混业金融的“一站式”满足客户消费、投资、理财、融资、收款等“支”与“收”货币流动性应用需求的金融新业态。
“运动式”设立民营银行陷阱与误区
民营银行是指由民间资本控制与经营的,权、责、利统一的,从事金融业务的民有、民治、民责、民益统一的现代金融企业。目前,民营资本兴起了申请设产民营银行的热潮。但热潮后面,存在着一定的陷阱与误区。
陷阱与误区一:监管压力。《试点民营银行监督管理办法(讨论稿)》)已完成报至银监会,并被银监会列为“范本”,成为制定全国版细则的重要参考。《办法》中,对民营银行的设立门槛、股东资质、股权变更、公司治理以及机构撤销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规定。其中,《办法》设立民营银行只能在本省级区域开设业务的规定。由于区域经营的限制,无法进行全国性资源调配,民营银行的利差将基本是固定的,盈利就很难做上去。同时作为区域性银行,民营银行竞争的直接对手,将是大中型银行以及城商行等,城商行又与当地政府关系很好,民营银行的短板显而易见。即使批准全国经营,其起步涉及的也只是少数几个地区。然而在监管指标上,将与全国性银行的要求一样,都要受到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存贷比等硬指标的约束,那么民营银行的风控人员、风控框架、模型等等各方面都要跟上,这对民营银行来说都是无形的压力。
陷阱与误区二:民营银行遭遇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劲敌。继我国上一轮金融改革后,特别是今年7月初金融国十条发布后,民营资金纷纷申请设立民营银行,如拥有华峰氨纶、华峰超纤两家上市公司的温州华峰集团递交了民营银行申请;北京中关村管委会8月初提出建立中关村银行;格力电器、杉杉股份、苏宁云商、保龄宝等一批上市公司加入筹建民营银行大军;苏宁云商、腾讯等也提交了设立民营银行的申请……但民营银行要想吸引资金,首先要面对的是野蛮生长、竞争激烈的互联网金融业。与其他实体商品存在产品差异化不同,金融产品很简单,具有同质性。因此,无论线上线下就是看收益率,客户根据收益率与风险进行选择,一般而言,客户选择利益率高而风险低的产品。互联网金融竞争的激烈从不断抬高的收益率可见一斑。目前,百度推出了预期收益率8%的基金理财产品,1元起售。此前,阿里巴巴的“余额宝”以其4~5%的收益率称雄市场,其货币基金申购量已达1300亿元,遭遇了追赶者和强劲对手。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相互厮杀拼抢客户的杀手锏只有一个,就是抬高收益率压倒对手,民营银行一出生便遭遇互联网金融劲敌。
陷阱与误区三:制度缺失风险提升。由于我国在存款保险和贷款担保制度缺失会导致民营银行风险提升。在目前利率由国家严格管控的情况下,民营银行向客户支付的利息与国有大银行相差不大,大中型银行稍微抬高存款利率,便会如吸金石一样吸进海量资本,客户首先会优先选择国营银行,这会造成民营银行吸储困难。品牌弱势之下的民营银行只能以高利率揽客,高利率揽客只能投资高收益产品,从而进入高风险的魔咒之中。所以制度的缺失让民营银行风险高而利润空间狭小,这一切都将是对民营银行的挑战。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和监管层的思路,对于民资发起设立银行都强调了“风险自担”。即要求发起人对其他风险承担连带责任,同时对存款人进行适当赔付,避免经营失败损害存款人、债权人和纳税人利益。
陷阱与误区四:传统银行反击市场竞争激烈。在互联网企业进入银行业的同时,传统银行也已开始进入互联网,作出强烈“反击”。不少银行都不断研发和推出基于互联网或移动客户端的金融创新产品,如建设银行推出建行网上商城、中信银行推出了“互联网银行”、招商银行推出了“微信银行”,民生银行推出“手机银行”等。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在于客户和数据,银行的优势在于产品和线下经验,因此,传统银行在应对策略上,发展趋势是O2O,即从线上、线下两方面入手,如线上发展银行系电商、直销银行,线下做社区银行等,最终解决渠道入口和客户资源数据的掌握。因此,面对传统银行进入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将面临一个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
互联网企业如何用好金融杠杆
1、金融杠杆与风险控制平衡。金融杠杆率,是自有实物资本与其所撬动的交易资本总和的比率,一般以自有实物资本为l来设定它们的比值。简单地说,金融杠杆就是一个乘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放大投资的结果。无论最终的结果是收益还是损失,都会以一个固定的比例增加。金融杠杆率在金融领域是有一定安全范围的,金融杠杆率越高,金融风险越大。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改变的的只是资金流动的通道、速度和投融资的方式,没有改变的是资金流的风险。所以,不论是金融机构还是涉足金融领域的投资者,都必须仔细分析和权衡投资项目、金融产品中的收益预期、可能遭遇的风险。使用金融杠杆这个工具现金流的支出可能会增大,否则资金链一旦断裂,即使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巨大的收益,投资者也必须要提前出局。
2、突出为“小微”服务地缘特色。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总体上我国大中型企业和城市金融服务中双向选择的竞争性关系基本形成。但某些地区面向小微和“三农”的基层金融服务供给仍明显不足,利率也往往由资金供给方控制。民间资本主发起设立中小型、社区型民营银行,调整金融供给结构,可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三农”提供必要的竞争型金融服务。民营银行在发展初期立足于本地,对当地的实际、贷款人经济背景、家庭背景等有更为深入的了解。相对于大银行,这些小银行天生不具备竞争大客户的能力,基于“地缘”特征的社区型中小民营银行在日常经营中,专注“小微”是其不二选择,信息的收集和甄别成本更低,信息更为充分和对称,易于和小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融资关系,也更利于做好风险防控。当然这种“地缘”因素对贷款人的约束更大。
3、移动互联网金融优先。电子商务的未来从PC端向移动端的发展是必须趋势。在传统银行纷纷建立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开发、推广银行APP的情况下,民营银行要实现弯道超车,在实体门店和销售网络尚不健全的实现下,只能是抓住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先机,加大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投入,技术先行。如开通水、电、煤气、物管费等社区便民手机缴费业务,即使业务初期会形成亏损,但也要吸引客流,增加客户粘性。
4、大数据积累与挖掘。银行业务本质是风险分担和风险控制,这些都是建立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的。民营银行要建立竞争优势,规避金融风险,必须将大数据积累与挖掘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基础工程。如苏宁作为我国最大的电器零售渠道之一,拥有3C厂商的盈利点以及盈利能力精准的数据,而这些数据为真正盈利的厂商提供信贷支持积累了大数据,这些数据为苏宁期望建立从消费者到商户的端到端的金融解决方案提供了基础条件。
互联网金融对电商发展的影响
基于当前阿里、腾讯、百度、苏宁云商、新浪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对电商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电商未来发展趋势已显端倪。一是互联网金融将是电商平台争相进入的战略性领域,也是竞争力的核心。二是金融及其创新产品销售将成为电商平台销售商品与服务中最重要的品类之一。三是金融移动化、移动金融化或手机金融是未来互联网,包括传统银行业务发展的必然方向。四是基于电子商务与金融业态相互渗透融合形成的超越传统金融、证券、保险分业及至混业金融的“一站式”满足客户消费、投资、理财、融资、收款等“支”与“收”货币流动性应用需求的超级混业金融业态将逐渐呈现。
由于资金流是任何团体或个人生产生活须臾不离的核心环节,基于移动电子商务的超级混业互联网金融将使资金流速度更快、更高效、更透明,社会的整体效率和人们的生活品质都会得到显著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