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里占重要位子

互联网思想和互联网技术,是互联网对金融的变革中,重要的两部分。这两者就像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互相辅佐和渗透的并且密不可分的。

互联网技术从深层次、具体化的角度解读可以分为:大数据、P2P人人组织网络和两面市场。其中大数据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尽管金融没有类似实物的物理生产、仓储、物流等过程,但其本身就是数据的生产、仓储、挖掘、传输、分析和集成。所以大数据对于金融而言,是占非常重要的位子的。

大数据,是思维、技术与数据的三足鼎立。大数据不仅指规模庞大的数据,它首先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化,其次是对这些数据的处理和应用,是数据、处理技术与应用三者的统一的一列处理技术,最后,大数据的前提必然是充裕互通的数据本身。

大数据的思维方式会改变传统金融作业思维,它首先是会改变金融信贷业的抵押文化,推动信用变现成为可能和主流。尤其是中国金融行业,有着根深蒂固的抵押文化,在贷款的过程中严重依赖于抵押物,这是中小企业得不到贷款服务的很重要原因。抵押文化让贷款服务提供方在考量时思维变得简单粗暴。贷款方的考量核心是判断抵押物品的价值,确保有相应的价值空间。比如房产价值200万,那么打个7折,只要保证价值不下跌太厉害,那么就不会产生风险。房价不下跌,风险不大;房价下跌,也是国家的事情,与银行机构无关。

长期而言,抵押文化对金融业发展有相当负面的影响。要想做到真正的改变就是要强化信用贷款,建立信用机制。真正的安全不是抵押物,而是人们的信用。我们讲大数据对金融影响,首先要有思维上的认识变化。

信用看不见,摸不着,但大数据的方式可以帮助还原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信用轮廓,让个人或者群体的信用变得金光灿灿,触手可及。这将是根本性的改变,并产生巨大的影响。大数据的应用例子中,对于天气预报的实践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没有人可以准确地预测天气,因为变量太多,大到日月星展,中到洋流大气,小到人的环境行为的偶然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但气象学家通过气象大数据的分析,加上并行的处理技术,人们做到了从数据中找到规律,实现更准确的气象预测。个人的信用评估和实现气象预测有非常类似之处,一个人或者群体的信用好坏取决于很多的变量,而且信用本身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的行为特征的体现——资产、收入、消费、个性、习惯、社交网络等等都是会对信用产生影响。个体信用正式通过各种行为决定的,但是体现一个人的信用的行为并非是全无规律的。通过大数据,可以很好地通过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大量信用行为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只要把这些糅合在一起时,会发现很多客观规律,使得人的信用立体化,从而实现对于个体或群体信用的预计。

互联网技术革新本身也推动了大数据成为可能。云计算、SNS、移动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大量数据的生产和连通变成现实;非结构化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使得数据收集的要求大大降低;存储技术的发展,使得大规模数据存储得以实现;并行处理计算,使得数据可以得到高速处理,更快获得结果、应用;各种算法、机器智能化学习的成熟等等又进一步促进大数据的应用发展。所以,我们可以做到存储处理所有数据,而不是存储抽样数据,并且可以将粒度从整体面向个体。这些也带来一系列变革——

——市场集中度更高。IT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延伸、大数据的应用,让市场摆脱了地域的限制,从而使得更大规模的企业以更快的速度成长。而大数据在技术上的突破也会使得马太效应更加明显——强者愈强,大者愈大。如果我们还是局限于地域优势,无法有效形成对海量用户和良好的数据资产的管理,那么未来核心竞争力将会受到严重削弱。

——促进金融的开放性,大数据首先要数据全量在线。现在太多系统都是孤立的,比如很多公共事业数据,即使银行本身的很多业务,比如对公业务、对私业务、卡业务等都是相互分离的难以形成联动效应;况且决定信用本身的不单是金融数据,很多其他领域的数据也会产生影响,这对于数据的开放性要求更高。但这些数据都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联通,互联网有天生的开放性、透明性,使得大数据的应用有了可能。传统的金融业也必然会因此而变化。

——最后,还是数据本身。既然是大数据,必须要有足够的大量数据,这是一切预测的大前提。如何在预测之前收集足够多的信息,就成了预测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切皆可“量化”,并在加速量化,几十年来IT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大量数据量化。

互联网金融对大数据的使用,天生具有优势。互联网可以在法律和道德所容许的范围内捕捉信用评估所需要的个人或群体的行为信息,并将这些繁杂的信息提供给大数据作业系统进行处理,完成对个人或群体的信用价值的评估分析。从这个角度来说,P2P在对信用大数据的使用方面更有独特优势,由于P2P两面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它可以覆盖更多的用户,同时由于充分利用了人人组织的特点,可以让用户自己产生数据,从而实现数据的自我产生和循环。使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数据创新成为现实。

虽然这场大数据带来的变革,还是早期,但我们可以清晰预见大数据对于金融的影响——金融服务将进一步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由抵押文化向信用文化转变更全面的信用体制和风险管理体制将会建立;从“利润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转型。从“关注整体”向“关注个体”转型。

我们还可以预见,真正能带来改变的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金融一定是由深谙互联网思维,立足小额信用贷款服务,涉及海量用户,注重数据资产,耐心长远的公司所推动的。只有这样,才是符合大数据的趋势,才能拥有长期的核心竞争力。

原文链接:http://www.huxiu.com/article/21290/1.html

【编辑推荐】

大数据定义探究陈坤VS黄晓明:用社交媒体大数据解读大明星大数据热潮中的INFA新机遇大数据应用的关键节点:用户注册大数据:千万个“路人甲”的价值逻辑【责任编辑:箫韵 TEL:(010)68476606】

时间: 2024-10-31 03:45:47

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里占重要位子的相关文章

圆桌讨论:大数据和互联网金融

ZDNET至顶网CIO与应用频道 07月13日 综合消息:主题为"新银行 新蓝海"的2014年中国银行业座谈研讨会在青岛召开,会上圆桌论坛阶段来自文思海辉高级副总裁况文川.上海银行科技部副总邬敏伟.深圳农村商业银行产品研发部副总经理王鹏.文思海辉高级副总裁王闯舟共同探讨了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加以利用. 问:银行传统的网点优势是成本还是财富?下一步,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多渠道的渠道转型方面,互联网金融创新方面有什么打算? 深圳农村商业银行产品研发部副总经理王鹏:银行的实体网点作

交通银行上海分行信息部总经理吴宇:大数据助力”互联网+金融”发展

上海,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一直以变革.创新引领着中国企业的发展.在"互联网+"浪潮下,上海企业首当其冲,这座城市,一直用信息化手段推动着企业的高速发展.2016年10月28日,企业网D1net携手上海CIO联盟共同举办的CIO沙龙活动在上海盛大举行,来自各行业的CIO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各行业在互联网+实践方面的信息化实践,涵盖大数据实践.互联网风控等领域. 以下为:交通银行上海分行信息部总经理吴宇在上海CIO沙龙的演讲,题目是:<大数据助力"互联网+金融&

大数据为互联网金融插上腾飞的翅膀

大数据无疑是当前ICT领域最为热门的词汇之一.2015年被认为是大数据应用元年,而2016年的大数据市场无疑将迸发出更多的活力.相比之前概念的热炒,如今的大数据正在渗入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金融大数据.医疗大数据.交通大数据等新应用相继出现.当前,已经没有人怀疑大数据能够带来的大价值,而如何激发这些前所未有的价值则是人们关注和探索的重点. 走过了概念炒作期的大数据,正在与各行各业融合,加速"落地".在这些行业中,金融无疑是重头戏.相关数据显示,在中国大数据IT应用投资规模前五大行业中,金

开心贷周治翰:大数据是互联网金融未来的方向

CNET科技资讯网 6月5日 南京消息(文/梁议元): 6月5日,在2015互联网高峰论坛紫金之巅的演讲台上,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开心贷的副总经理周治翰做了题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自律>的演讲. 周治翰的主要观点是互联网进入金融行业可以带来更公平更高效地对接.并且他表示,未来大数据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 互联网金融的从业者从事的是"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周治翰认为,互联网金融可以在投资端和借款端之间实现很大的利润空间. 他给出了一组数据:美国十年期存款利率

去哪儿携大数据闯互联网金融 锁定旅游保险

继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之后,互联网金融阵营再添一员.昨日(11月20日),去哪儿(Nasdaq:QUNR)对外宣布,已经获得保险经纪业务牌照. 去哪儿网CEO庄辰超昨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正式获得牌照后,将开始探索与旅游相关的金融业务,目前正在开发基于大数据的保险产品. 同时,刚刚完成IPO的去哪儿网公布了截至2013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去哪儿网第三季度总营收为2.411亿元 (约合3940万美元),同比增长57.5%.值得注意的是,去哪儿第三季度亏损同比加大,归属

大数据让互联网金融不那么突兀

为什么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518.html">互联网公司可以取得 那么多的信任,源于之前的客户体验做的好.当然,我并不 认为互联网公司从技术维度 来看.或者说利用大数据的角度来看,客户体验做的多么好,只能说他们拥有客户体验的想法,而且很重视. 金融机构的用户体验,应该是分等级的,账户余额多的,感受到的体验应该会更好吧.而更多的普通大众呢?好像没有太多的用户体验可言. 大数据不仅是个技术维度问题, 其实它在互联网金融梦里提醒所 有

移动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反欺诈领域的应用

参考最新的<2015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指数报告>,中国共拥有12.4亿太移动端设备,其中移动智能手机的保有量为9亿,每个移动互联网用户拥有大概1.35部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用户中80后,90,00后占比超过了72%,成为移动互联网主要用户.平均每部手机装载了41款应用,平均每天打开25款应用,相对去年有较大的提升. 移动互联网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移动设备端产生的数据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2014年美国移动设备位置信息产生的市场价值大概为1000亿美金,2015年中国移动大数据的市场刚刚开始

大数据助力互联网金融

"回顾2015年,跨境电子商务.农村电商等飞速发展,这离不开互联网金融的有力支撑.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精准投资,而不是一味地烧钱,这就需要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没有大数据支撑的精准投资,行之不远:没有大数据的支撑,也难以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在日前举办的2015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发展论坛暨摩根数字全国启动仪式上,中国企业联合会原执行副会长冯并表示. 对此,证监会原主席.中国建设银行原行长周道炯表示:"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逐步完善.统一行业标准,推

彭怀湘:金融与大数据相约互联网+时代

本文讲的是彭怀湘:金融与大数据相约互联网+时代,作为一名IT业的"老兵",亚信数据公司银行行业线总经理彭怀湘在多年的IT从业中生涯明显得感觉到数据驱动商业的魔力,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彭怀湘认为,如今的金融行业与大数据技术已经"相约",正在实现金融业务的创新. 互联网+加速金融普惠 众所周知,2015年最火的莫过于互联网+无论是传统的行业企业还是先进的互联网企业.政府等都在关注互联网+的发展."实际上,互联网+的提出是对于实体经济的诉求." 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