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都不通也好意思叫大数据征信

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二大经济强国,可征信系统的成熟度却不能匹配我们的经济地位。银行、互联网、机构都说自己是大数据征信,可彼此数据沟通不通顺怎么能叫大数据啊,这不都成数据孤岛了吗?

美国征信走过百年路

说到征信就不得不提美国,从19世纪末第一家征信机构诞生到现在,美国的征信历史已有上百年,到了1980年前后,美国三大个人征信巨头已经完成了美国成年人口的全覆盖。2009年Zest Finance公司成立,利用自身数据挖掘能力和模型开发能力,建立了分析模型,进行最终消费者信用评分。由此形成了传统三巨头纵向历史信息深挖和ZestFinance对实时数据的横向分析,总体覆盖率超过95%。

美国征信从体系来说分为机构征信和个人征信,具体情况见下图:

资本市场、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评估为主要的三大征信类别,不同的征信类别有着不同的征信标准,目前美国的个人征信体系的三大征信巨头分别是Experian、Equifax和Trans Union。在打分时参考的有六个方面,分别是:Charater(品德)、Capability(能力)、Capital(资本)、Condition(条件)、Collateral(担保品)和Stability(稳定性)这6方面,也就是俗称的5c1s最终的得分与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社会安全码)捆绑在一起。

SSN是美国信用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类似中国的身份证,美国公民从一出生就会有一个,而外国人如果获准在美国工作也可办理。因此只要查询SSN即可获得这个人的大量信息,但为了保护个人隐私,因此SSN中有很多信息是不公开的, 比如像是具体收入,驾驶记录、犯罪记录这些东西如果未经个人授权无法获得。

  中国传统征信系统不足明显

相较于美国市场化的征信系统,我国的征信系统由中国人民银行下设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作为非营利性“征信机构”。对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即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进行建设、运行和维护。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底,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共收录8.9亿自然人信息,其中有信贷记录的自然人4.0亿;收录企业及其他组织2146万户,其中597万户有信贷记录。个人征信数据覆盖度看仍不高,仅为35%,考虑到我国55%的城镇化率,个人征信覆盖度也只有61%。

在这种征信系统体制下,除了覆盖率较低之外,数据收集也过于保守,身份识别信息(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贷款信息,包括(贷款发放银行、贷款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实际还款记录等)、信用卡信息(包括发卡银行、授信额度、还款记录等)三大类太过狭隘,数据库建设明显存在不足。

互联网企业借大数据完善征信系统

随着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兴起,大量的互联网企业开始涉足金融市场。由于互联网企业一向重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再加上征信系统本身是一个数据信息平台,而这方面的数据显然拥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因此大量的互联网企业例如阿里巴巴、腾讯、拉卡拉都开始涉足征信业务。

相比传统征信系统只包含了金融相关个人信息,互联网企业的加入让数据覆盖到水、电、煤、有线电视、手机、社交等非金融信息,从而让数据覆盖面更加完善,于是大数据征信这一名词开始快速走红。

数据孤岛征信有缺陷

很遗憾,尽管互联网公司的加入确实拓展了数据的边界和量级,但是依然难称大数据征信,原因就在于彼此之间的数据信息交换分享并不到位。

以第三方支付中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为例,腾讯的数据在社交内容上占优,阿里巴巴则在消费内容上占优,如果可以结合两者数据进行分析,显然结果会更加清晰和全面,但很遗憾,由于两家存在很严重的竞争关系,因此这样的场景不会发生。

目前数据互通上相对好点的应该算是传统金融行业同互联网企业的数据互通,但就拿银行为例,也不是所有的银行都同意和阿里巴巴进行数据交换。所以尽管每一家都拥有海量数据,但只有真正聚合在一起时才能被称谓大数据征信。

笔者认为,在未来征信系统中,可以通过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作为主渠道再结合其他征信机构的方式构建一体化征信系统,同时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数据的搜集和交换,从而让我国的征信系统走向成熟。

本文转自d1net(转载)

时间: 2024-09-20 09:11:49

通都不通也好意思叫大数据征信的相关文章

大数据征信成撬动消费金融的支点?

文章讲的是大数据征信成撬动消费金融的支点, [IT168资讯]如果要说近日整个互联网金融领域什么最火,相信必然非消费金融莫属.但是消费金融更多建立的是一种信用消费,而这个核心和根本就在于个人征信.但是看看目前国内整体的互联网金融个人征信,却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目前整个国内的央行征信系统虽然覆盖到了8亿人,但是真正和银行有信贷关系的只有3亿人.尤其是央行的征信目前尚没有介入到任何非银行类机构,客户的信用分析也不能仅仅依靠央行的征信报告就能够完全判断准确.对于大部分的传统机构来说,他们掌握的

大数据征信六大难题待解

随着消费金融.网络借贷等互联网消费模式快速增长,以及大数据技术突飞猛进,大数据征信服务机构开始大量涌现.但多元化.多层次征信市场体系建设面临一系列挑战,有很多难题尚未破解. 一是数据的质量.权威性问题.相比于央行征信系统的权威性.数据质量的高可靠性,大数据征信机构虽然数据来源更加宽泛.品种更加丰富,但数据质量.权威性受到质疑.美国国家消费者法律中心2014年3月对主要的大数据征信公司进行调查后并发表了题为<大数据,个人信用评分的大失望>的调查报告,报告称,大数据征信公司的信息错误率高于50%.

大数据征信如何为一个人建立数据肖像?| 硬创公开课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大数据时代,你的一举一动都在为你建立一个电子档案,从你有多少张信用卡.每个月消费多少.还款记录如何到你喜欢浏览什么网站.手机是什么型号甚至IP地址对应的位置,有一万多个词条可以刻画你的肖像,银行在不需要跟你打交道的情况下可以靠这种数据肖像决定要不要给你放款.放多少合适.这就是大数据征信. 每个人每天会产生无数的信息,征信机构如何从这里面抽丝剥茧找到有效的数据,又如何给每个数据设置合理的权重去建立模型?机器出现故障之后又如何修正?我们请到了在征信上有多年经验的嘉宾.

大数据征信:央行开了“半扇门”

在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称,人民银行已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等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六个月. 这是2013年3月15日中国征信领域首部法规<征信业管理条例>开始施行之后,央行第一次通知企业做个人征信的准备工作,多位受访专家认为,这无疑在征信市场化方面向前推进了一步.中国企业在征信业的探索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国内征信行业此前一直没有专门法规,其运行一直处于灰色地带. 这同时意味着,今后中国人个人信

【干货】史蕾:大数据征信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

嘉宾介绍: 史蕾:199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现柏杨云天(北京)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曾就职于纳斯达克B2B上市公司环球资源(NDSDAQ:GSOL)和奇虎360法务部. 密切关注大数据企业和大数据产品的创新性业务实践,为多家大数据公司产品合规分析.用户协议拟定.个人数据保护和隐私政策的制定.股权激励项目提供专项咨询意见. 讲座全文: 各位嘉宾下午好,首先感谢韩院长和清华大数据研究中心给我提供这次机会,也感谢微路演梁总的推荐.今天下午我带来的题目是<大数据征信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

大数据征信平台Perfios获得610万美元投资,但印度的征信才刚起步

  日前,36氪获悉,印度大数据征信平台 Perfios 宣布获得 610 万 A 轮美元投资.投资方为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等机构. 根据 Perfios 官网信息,Perfios 创立于 2008 年,主要提供财报分析.电子化验证.API 外接.企业征信报告和行业数据分析等主要五个功能. 目前来看,Perfios 主要有B2C 和 B2B 两块的服务.在 2C 这边,主要是提供个人财务管理的解决方案,即尽量以自动化的方式(如在用户刷卡消费后,自动调取相应数据等

从大数据征信看银行风控创新

数据将是未来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已成为银行业界的共识.在大数据时代,银行所面临的竞争不仅仅来自于同行业内部,外部的挑战也日益严峻,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企业在产品创新能力.市场敏感度和大数据处理经验等方面都拥有明显的优势.在此形势下,利用大数据征信创新和提高银行的风险把控也逐渐成为业界关注与探讨的重要话题. 银行业在风险控制中的不足之处 普华永道发布的<2015年中国金融及银行业展望>指出,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上升36%,达到7670亿元人民币,是四年来的高点

ZestFinance:大数据征信应用与启示

近期,美国互联网金融公司ZestFinance受到国内互联网金融专业人士的热捧,其基于大数据的信用评估模型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效仿.本文结合美国的金融环境,对ZestFinance进行简要介绍,分析大数据征信产生的背景,剖析大数据征信技术,并全面客观地阐述了大数据征信技术对于中国互联网金融和征信业未来发展的借鉴意义. ZestFinance简介 ZestFinance,原名ZestCash,是美国一家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公司,2009年9月成立于洛杉矶,由互联网巨头谷歌(Google)的前信息总监道格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两高”首次出台司法解释 打击大数据征信乱象

[ 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就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出台司法解释,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数据.个人征信企业 ] 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就打击侵犯个人信息犯罪出台<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司法解释").其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非法购买和收受公民个人信息的定罪量刑标准以及相关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系统规定. "该司法解释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金融业格局,尤其对于经营'与个人信息相关'业务的金融企业,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