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为何需要5G

2020年第五代通信技术(5G)到来时,工程师们期望它能够处理1000倍于今天蜂窝系统的移动数据。也有人认为它也将会成为物联网(IoT)的骨干网,连接固定和移动设备(如固定售货机、汽车),成为新经济革命的一部分。新的架构、新的通信技术以及新的硬件将会使这种转变成为可能。上个月在《中国科学》杂志上,Lancsater大学Ding Zhiguo所在的研究团队和中国西南交通大学的研究者们回顾了当前的研究和未来5G的需求。在一次通过Skype的采访中,Ding对Spectrum谈了关于5G会如何改变未来的观点。

S(Spectrum):许多国家正部署4G,但它已经过时了吗?

D(Ding):事实上,在今天4G是足够的,但是未来5或10年,新应用会层出不穷,4G显然不能满足要求。5G会提升数据速率,减少端到端的延迟,提升覆盖。这些特性对于许多物联网相关的应用是尤为重要的。比如,在新近出现的自动驾驶车辆和智能交通中,小的延迟就是必须的。另一个例子是,随着交互移动游戏的普及,对于带宽的需求是更加迫切的。不幸的是,当前的4G不支持这些。

S:所以5G会在物联网中扮演一个基础的角色?

D:我认为物联网会成为5G理想的应用场景。当前物联网的现状是有一些各自独立的系统。比如,我们有RIFD,有短距离通信技术,如UWB、蓝牙等等。当我们谈到像智慧城市这样大的图景时,我们需要一个无缝连接的统一框架,这恰恰是一个问题。而5G恰好是提供统一框架的一个好机会。

S:5G如何处理巨量连接到物联网的设备?带宽够吗?

D:之前的1G-4G技术依赖于所谓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以2G中使用的时分多址接入为例,我们把1秒划分为许多短的间隔,称为时隙。之后我们给每个用户分配一个特定时隙,一个用户不能接入分给别人的信道。这种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很难支持未来的物联网应用。我们将会有大量设备,且我们不得不为它们中的每个分配专用的时隙。但由于可用的时隙和带宽数量是有限的,我们最终将无法做到。这就是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不适用于5G的原因。

当前有许多关于如何在有限的带宽信道上容纳大量用户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研究。理想的情况下,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会在系统吞吐量和用户公平性之间取得一个更好的平衡。当然,在用户之间会有干扰,一些用户只能体验低数据速率。但非常有趣的是,在物联网中,有许多设备只需要适时地保持低速率即可。比如无线医疗中,可穿戴设备(如心跳检测器、生物传感器等)需要把病人的数据及时地发给医院服务器,但这些设备使用的数据速率并不高。通过使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我们可以将大量有不同业务质量需求的物联网用户/设备挤在相同的时隙或频带上。在这个意义下,非正交方法的概念对于物联网来说,是非常令人兴奋和完美的。

另外的一种解释打破正交多址接入好处的方法是将非正交多址接入视为认知无线电技术的一个特例。当前,我们将单个带宽或信道分配给一个用户,由于此信道正被该用户占用,所以不能被复用。通过认知无线电通信,我们可以让新的用户进入该信道。如果这些用户到基站之间有好的连接,则我们可以实现高数据速率。当然这也会引起初始用户一些性能上的下降,但当这些初始用户到基站的连接不佳或者用户间实现了精细的功率控制机制时,这种下降并不十分严重。

S:5G准备如何处理“频谱紧张”(可用的频带已经满了)?

D:要解决频谱紧张的问题,我们需要一系列技术的组合。一种方式是提升当前可用带宽的效率,在这个意义下,我们可以应用非正交多址接入,大规模MIMO,云无线接入网,全双工等等。

另一种方式是使用更短的毫米波长,60或90GHz,更多的频谱带宽可被用于电信。这里有一些挑战。如,频率越高,空气衰减越严重,这就排除了长距离传输的可能性。另外,还有一个遮挡的问题,需要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有完整的视距传输。通过多天线可以解决该问题,当一条链路被阻挡了,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还有其它链路。值得指出的是,在物联网的许多应用场景中使用毫米波通信是有前景的,传感器之间有视距连接且距离并不长。

S:下一步准备做什么?

D:5G进展的时间表还未被官方确认。人们普遍预计,正式的讨论以及标准化活动将在明年启动,而商业部署会从2020年开始。当前工业界和学术界正共同识别哪些标准和技术应该被使用,哪些不会。

作者:dushichuanxing

来源:51CTO

时间: 2024-08-03 23:53:34

物联网为何需要5G的相关文章

物联网将成5G发展重头戏 多元通讯情境带来技术挑战

不同于过去3G和4G通讯技术改朝换代的重点,5G除要达到更佳的宽频速率.联网品质及能源效率等性能指标外,最大的特点是从需求.设计阶段即考量物联网(IoT)多元应用情境,以提供毋须布线.覆盖率高.再用性高的全新行动通讯技术. 行动通讯技术在过去三十年里一路从类比行动演进到4G,每一代标准的传输吞吐量(Throughput)都有大幅提升,以满足个人行动服务的需求.不过,不同于过去的行动通讯技术改朝换代,5G行动通讯技术将在频谱效率(Spectrum Efficiency).能源效率(Energy E

物联网为什么需要5G

可能很多人还都没有用上4G的手机,然而5G已经成为今年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的热词,而且还把5G与物联网应用联系到了一起,现在连标准都还没有的5G,似乎却要借物联网,甚至互联网+的东风来催化5G,为什么物联网反而成了5G的推手?而过去常常挂在嘴边的物联网,看上去2G.3G就够用了,现在却也要期盼5G? 5G的特点决定,可以为物联网做的更多 由于5G的标准尚未出台,我们且看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拥有大量专利话语权的高通如何看待5G. 高通执行副总裁兼QCT总裁克里斯蒂安诺·阿蒙这样解释5G与4G的区

5G将撬动万亿物联网 然道阻且长

近日,中国华为推荐的PolarCode(极化码)方案在3GPPRAN187次会议关于5G短码方案讨论中获得认可,成为5G控制信道eMBB场景编码的最终解决方案.而中兴等中国公司也有参与此次Polar解决方案.但是,业内人士认为,在推行5G技术上,华为以及国内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拿下话语权 只是阶段性胜利 我国5G推进组6月1日在第一届全球5G大会上正式发布了<5G网络架构设计>白皮书,这意味着我国从5G概念的研究已经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据工信部等相关机构发布的5G商用计划中显示,中国将于2

5G让万物互联成为可能 大连接时代谋划物联网

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激活物联网应用落地,5G作为下一代通信技术,不仅得到了众多国家大力支持,通信.芯片和运营商等企业积极谋划5G商业进程,从而使得物联网时代下的万物互联得以实现,与此同时,运营商也寄望于5G摆脱管道命运,对5G充满期待. 5G让万物互联成为可能 大连接时代谋划物联网 5G驱动万物互联 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激活物联网的规模应用,由于物联网被视为另一个万亿级的市场,未来几年内,全球物联网设备也将实现数量上的飞跃,连接设备到2020年将达

5G商用助力,2022年物联网终端将达180亿个

与个人移动通信市场逐渐饱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实现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刚刚起步,未来将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而随着4G+的部署和5G的即将商用,过去阻碍物联网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将得以破除,物联网的进程已经逐渐提速.近日,爱立信发布<移动市场报告>,预计到2022年全球联网终端数量将达到290亿个,其中约有180亿个为物联网(IoT)终端. 21%的复合年均增长率 物联网概念出现多年,但是一直未出现爆发式增长,这一状况有望在未来几年得到改变.爱立信在报告中预测,到2018年全球物联网终端数量将超过手机

5G和物联网走到了一起 英特尔这位红娘出了多大力?

从4G的100Mb/s提高到几十Gb/s,1秒钟可以下载10余部高清电影,可支持的用户连接数增长到100万用户/平方公里,端到端延时将从4G的十几毫秒减少到几毫秒--这就是5G的愿景. 500亿智能互联设备,2120亿个联网传感器,每年产生超过44ZB的数据--这是2020年的物联网图景. 5G可以更好地满足物联网的海量接入场景,两条平行线随即紧密交汇在一起,随着5G网络的应用,各类物联网将迅速普及.5G网络一旦应用,目前仍停留在构想阶段的车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无人机网络等概念将变为现实.此

全球5G网络快速推进 助力物联网发展

提到5G,我们应该从物联网说起. 一.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传感网.射频识别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条码与二维码.全球定位系统,按约定的通信协议,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连接起来,通过各种接入网.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信息网络.这个定义的核心是,物联网的主要特征是每一个物件都可以寻址,每一个物件都可以控制,每一个物件都可以通信. 二.现阶段物联网的现状 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探索,全球物联网正从碎片化.孤立化应用为主

5g网络什么时候出

  5g网络什么时候出呢?近日,5G成了一个比较热的话题.我国IMT-2020(5G)峰会不久前举办,<5G愿景和需求>白皮书也随之发布;2014亚洲移动通讯博览会上,贝尔实验室专家的话题就是5G;日前,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又发出5G工程师招聘启事.5G时代真的要来了吗?并非如此,按照5G时间表,最早商用部署会在2020年,专家甚至预言大规模的5G应用要在2025年. 但为什么现在5G话题如此火热? 笔者认为原因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多个组织在推动5G的发展,如NGMN(下一代移动网络联盟).WWR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深度学习”概念让新兴企业崛起

数据爆发,"数据"+"人工智能"将成为未来5-10年的科技投资主线.互联网和物联网蓬勃发展,带来数据量爆发.在过去的十年中,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量以50%以上的CARG增长,2015年全球产生数据8 ZB (1ZB = 1012 GB).据IDC预测,2020年全球产生数据量将超过40ZB,相当于地球上每个人产生5200 GB的数据.我们判断,基于海量数据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第三次浪潮可能走的更远.从互联网到物联网,"深度学习"概念让新兴企业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