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礼品卡销量几何式倍增催生灰色产业链

  年关将至,今年的年货市场出现了新现象,“送礼收礼不见面”的便利让电子礼品卡空前走俏,电商提前备货,打折加送礼,带动网络送礼经济爆发。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除了天猫、京东等电商网站,不少专门销售“礼品册”的网站极速成长,电子礼券名目繁多,金额和对应商品价值从百元至万元不等,甚至部分网站为高端客户开辟了专门的线上线下渠道。电商负责人透露,今年在售电子礼品卡
预计
整体将成几何倍数增长。      辽宁亚太律师事务所董毅智律师分析
认为,电商已成为“隐性行贿”的另一滋生温床。要想从根本上遏制腐败,必须加速健全电子商务管理体系。      还有
业内人士建议,电商应该尽快制定
网络销售礼品卡的规范。电商在设计礼品卡时,应当要求付款方和收卡方为同一人,不得虚开发票抬头,保留相关的交易证据不低于10年以上。      礼品卡催生灰色产业链      中央屡次强调“反对铺张浪费,严禁公款送礼、吃喝”,让实体消费市场、高端酒店陷入冷清,
纷纷降价迎客。然而,另一方面,在线上,各种电子礼品卡销量猛增,各大电商赚得盆满钵满。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调查显示,天猫、京东、苏宁、亚马逊中国、新蛋中国、1号店、
国美在线、易迅网、凡客诚品、当当网等各大电商网站均有电子礼品卡销售,并且面向所有用户开放在线下单购买。另外,除了一些购物网站外,还有不少专门销售“礼品册”的网站迅速成长起来。      在二手交易市场,淘宝、赶集网、58同城等网站二手礼品卡交易火爆,仅淘宝网搜索“礼品卡”就有14.19万件礼品卡相关商品在售。而发票更可随意开出,名目可选择办公用品等多种类别。      业内人士认为,电子礼品卡之所以销量火爆,其便利性和隐蔽性是主要原因,购买后消费者仅需输入验证码激活即可使用,不需要任何身份验证。另外,电商对礼品卡打折送礼品,且线上销售商品价格比实体店低廉,吸引
大量各类消费群体。      而淘宝等网站二手交易市场的繁荣,更是催生礼品卡变现的灰色产业链,收礼人可直接将卡变现,交易途径主要通过网银,十分方便快捷。还有另一部分回收者则以低价购得礼品卡再次进行销售,赚取中间利润。      “隐形贿赂”滋生温床      近年来,商业预付卡市场
蓬勃发展,监管不严、违反财务纪律、缺乏风险防范机制和公款消费、收卡受贿等问题大量涌现,扰乱市场秩序。      目前,在该领域,相关法规屈指可数。此前有关部门曾出台《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对实名购卡、非现金购卡、限额购卡等三项制度进行了细化,并对购卡协议约定、信息保密、退货与退卡等问题做出了具体规定。但对于涉及网络虚拟“电子礼品卡”是否纳入规定范围内尚未明确定性。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认为,我国电子商务管理存在诸多漏洞,同时市场上虚开发票的行为十分猖獗,给违规送礼提供了很大空间。收受礼品卡等行为,既可能是一般的礼尚往来行为,也可能隐藏着腐败的行为。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姚小娟律师分析表示,如若人们将礼品卡用于非法用途如行贿等,则涉嫌利用网络设施侵权或犯罪。
但是,网络销售相比线下销售,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因此,导致司法机关或监管机关查处网络涉犯罪行为的难度加大。

时间: 2024-11-10 15:36:39

电子礼品卡销量几何式倍增催生灰色产业链的相关文章

浅谈电商热推电子礼品卡

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节日之时更是送礼高峰,送礼也往往产生腐败.中央也重拳反腐,"八项规定"."反四风"密集出台,那种提着大包小包往领导家跑的场面已不多见,然而新的送礼方式却以更隐秘的方式出现.日前,新华社就发文披露了以"礼品册"."电子礼品卡"为主要形式的隐蔽送礼,最近又火起来.昨天晨报记者再调查发现,网上各种"礼品册"."电子礼品卡"依旧热销,一些商家甚至直接打

电子礼品卡或将成为隐形送礼神器

近来,中央纪委屡次发文,严禁节日期间公款送礼.吃喝等.然而,经调查发现,一些单位和个人"暗度陈仓",运用网络交易逃避监督,而且送礼与收礼互不见面.而一些商家也看准这个"商机",推出各种名头的礼品册.礼品卡,网友甚至称这种"隐形送礼"是"给领导送礼的神器". 双方不见面完成送收礼 近日在北京.重庆.长沙等地发现,中央禁令之下,请客送礼之风有所收敛,一些高档礼品商家反映"今年明显不好卖了".然而,一种名为&qu

电商下灰色产业链:优惠卷联盟的秘密

前段时间,笔者无意间被多年不联系的初中同学拉入了一个"XX秒杀团"中.原本只是屏蔽之后再无他事,但偶然间心血来潮却在群里发现"惊天秘密"--无论是淘宝.还是天猫,甚至是聚划算等中的很多商品,都能够在群里领取优惠券,将价格做到更低.作为网购"老鸟",笔者一直对这些秒杀团.优惠券联盟等,都早有耳闻,但没想到已经泛滥到这样的程度. 随着网购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的门道也越来越多.层出不穷的电商平台.商业模式.商品种类.假货问题.税收政策

手机病毒步入高发期灰色产业链年收入达10亿

灰色产业链年收入达10亿元 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安全形势已不容忽视.数据显示,手机病毒产业链每年催生10亿元灰色收入,面对这一严峻的安全形势,各大安全厂商动作频频,就连专注PC领域的杀毒厂商也开始重视,手机安全领域开始上演跑马圈地. 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今年以来,手机病毒日趋活跃,先是"手机骷髅",接着是"短信海盗",手机病毒的花样层出不穷,智能手机遭遇了手机病毒的多方"骚扰".手机病毒疯狂肆虐,其背后是一条灰色的产业链. 据悉,通过山寨机

IPO封口费调查:黑金掮客 10亿级灰色产业链

部分媒体的"有偿沉默",已经成为当前新股首次发行(IPO)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形成了一条达到每年数十亿元规模的灰色产业链,催生了一批以此为生的中介机构. "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追究起来可以入刑.但无人追究."一位知名财经公关人士说. "创业板上市企业花费的此类额外费用平均为600万元左右,大多不能以信息披露的名义计入发行费用.这对每年净利润只有一两千万元的中小企业是不小的负担."一位证监会相关部门的局级官员甚至认为,这是一些中小企业上市后第一年

网秦案,揭开中国最大手机灰色产业链

     央视的315,揭开了网秦背后的灰色交易,也揭开了这个被戏称为中国手机市场上"最大品牌"--水货手机,背后隐藏着的中国移动软件行业最大灰色链条--一个每年至少10亿元的巨大"市场".      消费者拿到手里,那些一个个看似"平静"手机系统,其实是已经被人多次修改,暗藏着各种吸金软件或被强制安装层出不穷软件的"二倒"系统.刷机者借助,刷新系统之时,也将从中获取利润丰厚的"初装费"和各种暗藏收益.这条

比特币从囤币到挖矿 催生隐秘产业链

硅谷网讯 今年4月,国内媒体曾兴起有关比特币的第一次讨论,不到三个月时间,比特币在中国的热潮迅速蔓延,并从最初的挖矿.囤币发展为涵盖交易.芯片矿机制造.挖矿托管服务.基金投资等一系列环节在内的产业链条,催动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生产及交易市场. 从诞生之日起,全球在比特币产业的投入已经超过几十亿美元,但比特币的产出规模并不会与投入保持正比.由于与政府发行货币的"玩法"不同,比特币永远不会有"增发"情况发生,其货币总量按照设计预定的速率逐步增加,但增加速度会逐步放缓

谈谈淘宝上的灰色产业链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37954.html">nbsp;   最近马云一封内部邮件的公开,把灰色产业链这个词高调推出,最终把自己描述成一个严厉的执法者,保护弱势群体的这样一个角色.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性,还举出了恶意点击直通车的例子,可惜例子找错了,恶意点击不能称之为灰色产业链,既然是产业链,自然就有受害者和受益者.在恶意点击这个产业链上最大的受益者是淘宝本身.最大的受害者是使用直通车的卖家.这个原本的潜规则就不要高调说了,

家电业遭遇“李鬼” 傍名牌已形成灰色产业链

长达八年打假,结果"李鬼"反而越来越强大,这是我国浴霸龙头企业杭州奥普面临的困扰. 从最初的直接假冒,到后来的"境外注册相似商标境内使用",到如今注册其他类别相近商标:从最初的小作坊到公然开出连锁店.面对"傍名牌"手段的越来越高明,杭州奥普忍不住感慨:"李鬼如此强大,国内企业创品牌积极性如何保护?" 此"aupu奥普"非彼"aopu奥普" 杭州奥普电器有限公司法务部经理崔强最近忙得焦头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