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架构下的数据中心

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简称HCI)将虚拟计算平台和存储融合到一起,将每台服务器里面自带的硬盘组成存储池,以虚拟化的形式提供数据中心所需要的计算、安全以及存储等数据中心基础架构。说白了就是打破了服务器、网络和存储的孤立界线,实现一个统一的HCI形态。HCI可以提供一个虚拟化基础设施,而不需要单独的物理服务器、网络和存储。HCI是2015年数据中心领域最火的词语之一,HCI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也有很多对应的实现的产品,市面上早已开始出现一些超融合产品,并获得规模应用,HCI不再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概念架构,是切实可以给数据中心带来变革的新架构理论。

传统数据中心采用的是传统方式的基础架构,多定义为服务器、网络和共享存储系统相互连接的生态系统,而这些共享的存储系统,一般也是由多个服务器通过专门设计来实现使用块或文件数据的存储,在物理网络上实现共享。后来出现了融合架构,采用融合架构改变数据中心的运行方式。融合架构以虚拟机为核心,预先整合了运算与储存的基础设施。将包括服务器、网络、储存等硬件单元,搭配VMware之类的虚拟化软件平台,预先整合成为一个融合式基础架构(Converged Infrastructure),一次购足所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必要组件、套件已预先完成组装、测试与调校,开机后即可快速部署运用,且由单一供货商窗口提供服务为要求,融合架构刚刚被提出不久,就很快被超融合架构所超越。超融合的基础架构理论更加先进,突出强调了软件的概念,这与市场上被炒得火热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遥相呼应。HCI是实现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终极技术途径,可为数据中心带来最优的效率、灵活性、规模、成本和数据保护。

与融合架构相比,HCI多了一个“超”字,这个“超”字指的是Hyper,虚拟化的意思,对应着虚拟化这一计算架构。超融合比融合多了虚拟化的技术。融合架构强调的是多种计算资源集中到一起,而超融合更加强调的是通过虚拟化技术对这些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突出软件虚拟化的作用。在融合架构中只是将几个构成部分组合在一起,每个构成部分本身仍然相对独立,而在超融合环境中,所有的构成部分都是无缝衔接在一起。如果说融合系统是带有操作系统的联想品牌机,那么HCI就是自己组装的台式机。从融合到超融合,这绝不是简单地提高性能这么简单。与融合架构相比,超融合基础架构在硬件整合的基础之上,更是增加了软件方面的融合,直接将基础设施的盒子变成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的资源池,基于云和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可以轻松便捷地直接部署到超融合基础架构之中。超融合基础架构实现了数据中心硬件、软件、管理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在通向云的道路上,为云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基础引擎。表1对比说明了传统架构、融合架构和超融合架构对比的特点:

HCI其实是一种技术手段,并不是某一类硬件产品。HCI具体包含两个方面的融合,一方面是运算单元和存储单元的融合,传统的数据中心使用的是分离的运算与存储单元,HCI则将运算与存储单元合二为一,每一台超融合架构的服务器节点,都拥有完整的基础设施功能。超融合架构将多个节点集中起来形成集群,通过增加节点的方式来提供扩充能力;另一方面是实体硬件与虚拟化平台的融合,HCI完全是通过虚拟化软件来运用硬件资源,数据中心应用与计算节点及存储结点是完全隔离的,完全依靠Hypervisor等软件建构。HCI实际资源分配都是通过虚拟化软件自动完成,可以大大简化数据中心管理。HCI是由很多超融合设备节点组成,每个设备均有独立的运算、存储和网络硬件资源,数据中心为了扩容,只需要将更多的节点设备加入集群,这让HCI的扩充变得十分简单。

经过以上这些介绍,大家不要认为HCI离我们很远。实际上,HCI已经有了很多的实际产品,并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Nutanix目前是这个细分市场里的先驱者,其早在2011年8月就发布了首款超融合产品。Nutanix侧重于研究管理的简便、软件定义的架构和线性扩容技术。紧接着是Simplity、Scale Computing、Pivot3甚至VMware等厂商都也随之加入,也相应有自己的超融合产品。在这方面,国内厂商也不甘落后,有沃趣科技、华为、天玑数据等,都有自己的超融合产品。2016年1月,联通、华三、深信服和华云等厂商还在北京成立了超融合产业联盟,希望共同推进超融合市场的发展和成熟,可见大家都看到了超融合发展的巨大机会,希望共同培育和发展好这块市场。

HCI给数据中心变革插上了翅膀,是数据中心向云数据中心,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过渡必须要采用的一种技术。HCI下的数据中心,可以实现软件与硬件的解耦,将多个节点设备聚合起来,实现功能模块的无缝扩展,形成统一的资源池,彻底改变现有数据中心的运维和管理模式。HCI通过软件帮助数据中心将服务器、网络、虚拟化等整合为一个易于管理的集成系统,并通过自动化运维减少手动的操作,提高安全性和降低人为错误,从而降低实施和运维风险,并降低运营成本。HCI给数据中心带来了如此多的好处,不难看出,HCI已经成为数据中心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本文转自d1net(原创)

时间: 2024-09-22 14:40:58

超融合架构下的数据中心的相关文章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融合架构引领云计算数据中心

5月18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主办,ZD至顶网协办的第八届中国云计算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恩东出席了本次大会,并在大会上做了主题为"融合架构引领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精彩演讲.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大数据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王恩东 王恩东在演讲中表示:"未来的数据中心应当是一个业务感知的数据中心,成为符合我们每一个人应用的专用计算机,而不是一个今

王柏华:融合架构变革传统数据中心

文章讲的是王柏华:融合架构变革传统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企业IT支持业务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也是众多IT服务商历来必争"兵家之地".当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以及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数据中心正在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面对传统数据中心和挑战与机遇,日前,在2014浪潮技术与应用峰会上,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柏华就当下数据中心的机遇.挑战以及如何"破冰"数据中心挑战,分享他的看法. 数据中心的需求与挑战 说到企业的数据中心,那么现在的企业数据心有哪些挑战

浪潮首度公布SDDC战略 融合架构定义下一代数据中心

10月23日,浪潮在"Inspur World"技术与应用峰会上首次公布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战略,将其定位成浪潮云计算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晰表明将在变革中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市场全面发力.在随后召开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与行业应用分论坛"上,浪潮对SDDC战略予以立体解读,详细阐释了这一战略的核心理念--融合架构(Smart Architecture),展示了浪潮所定义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mart Data Center)蓝图. 图1-浪潮云数据

从魅族想法的落地 看融合架构如何革新数据中心

打造未来就绪的数据中心,企业需要灵活的基础架构来增强数据中心的灵活性,处理创新和传统工作负载. 以往,作为中型以上规模客户只有有限的几种选择:机架,刀片式或是密集部署.企业缺乏适当的体系结构足以满足业务的需求或不断变化的应用.那有没有既模块化还能按工作负载定制,既能快速部署还能轻松管理所有资源的灵活架构? 不妨看看制造企业魅族的选择. 前进的魅族如何让服务体验也PRO?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是国内知名智能手机厂商,总部位于广东省珠海市,目前正在向互联网公司转型,采购大量的服务器用于移动互联网

超融合基础设施产品为数据中心增添动力

   作为IT时代的从业人员,你应该了解VCE的融合系统家族(现在是Dell EMC的融合平台部门)在过去五年中一直在跨越式的发展.在这同样的五年中,Dell EMC VNX和NetApp FAS这类传统存储阵列收入一直像铅球一样下降.同时,诸如Nutanix和SimpliVity(现为惠普企业的一部分)等供应商的超融合基础设施产品以及Hedvig等软件定义的存储厂商每年的收入几乎都在翻倍. 私有云栈供应商,如SwiftStack,也同样在蚕食着市场,它们让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哦,别忘了Amaz

浪潮在美发布InCloudRail超融合一体机,助力数据中心平滑上云

美国当地时间2016年8月16日,在旧金山召开的英特尔IDF全球大会上,浪潮发布InCloud Rail超融合一体机,为企业数据中心提供简便.高效率和高可靠的融合架构解决方案.InCloud Rail超融合一体机建立在基于百度.阿里应用验证的融合架构基础上,预置InCloud Manager云管理平台,支持跨云平台融合和异构虚拟化环境的集中管理.同时,搭载基础环境快速部署工具,部署速度是传统解决方案的10倍以上.   VMware存储与可用性业务部,合作伙伴发展副总裁Skip Bacon先生.浪

超融合架构:数据中心该如何正确定义它?

在"互联网+"和云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前端用户的爆发式增长使得传统数据中心架构完全落后实际需求,简单归结为三点: 1.在原来的传统架构下,数据中心的设备都是分散而且或多或少来源于不同厂商,服务器.存储.交换机,用户在购买的时候由于受到厂商产品标准.购买周期以及交货时间的影响,从实施到安装使用,再到后期维护并未真正享受到快速.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2.在传统数据中心中,用户的部署架构和环境都是以业务为单位,那也就是说,以业务为单位的竖井式孤岛势必会造成运行故障的连锁反应. 3.传统架构中,

联想超融合架构:应运而生的新一代数据中心

在当今"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企业对于高弹性的横向扩展能力以及对业务快速响应的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数据中心架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痛点1:架构复杂 早期90 年代中后期数据中心形成的以大型机.小型机.大型数据库.集中式存储加上高可用软件组成的架构,均采用专用的物理服务器为特定的应用程序提供支持,设备种类繁多,运维难度大,而且应用的可靠性严重依赖于硬件提供的RAS特性,导致硬件产品的规格不断提高,硬件采购成本极为高昂. 2003

云计算下的数据中心架构

目前最引人关注的的IT 概念非"云计算"莫属,云计算已经成为当今IT 界乃至全球商界最为津津乐道的一个新概念.云计算是指利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超级计算机集群,通过互联网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方式提供给使用者. 云计算的一个重要应用在于由第三方机构提供云计算数据中心,并为大量的中小企业提供远程共享式的云计算应用服务.使得这些企业不需要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就可以使用所需的计算资源,实现成本最优化.资源共享最大化. 云计算,应当高度贴合网络未来更高层次的发展趋势,着力于提高网络数据处理和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