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技术革命都是一次产业格局的洗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首先冲击的就是PC时代的最大受益者:Wintel联盟—微软和英特尔。
苹果重新定义手机,开辟了平板市场,这一切让移动互联网有如一场飓风席卷而来,PC行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苹果对产业的颠覆,传统PC领袖—英特尔与微软面临“泰山压顶”之境已经很久了。
10月中旬,英特尔发布了2012年第三季度的财报,营收为135 亿美元,同比下滑5.5%;净收益为30亿美元,同比下滑14%。11月21日,就在首届英特尔移动互联技术峰会在深圳召开的前一天,英特尔CEO欧德宁宣布提前退休。
与这些“退”同时进行的还有“进”。 11月19日,基于英特尔Atom(凌动)处理器的摩托罗拉MT788高调发布,这是第七款英特尔“芯”手机。退与进之间,今年也被英特尔正式命名为移动互联元年。
没有永远的联盟,只有永远的利益。无论是英特尔、微软还是苹果、谷歌,在新的市场面前都有新的选择,或分崩离析,或待价而沽,或重新组合,一切都在变化中。
只有拥有市场、拥有实力,才能拥有话语权。英特尔的CEO捍卫了英特尔在PC领域的霸主地位,但却缺少对移动互联未来的远见,错误地卖掉了Xscale处理器,犯下“史上最大的失误”,错失了进军移动互联网的有利时机,并让老对手高通的市值首次超越英特尔。如今,英特尔不得不重新补课,向移动互联转型。
但这次转型注定不容易,让大象跳舞难上加难。英特尔在极力谋求移动互联时代的话语权。结果,或许要到2014年才能见分晓。
ARM与X86的“功耗”战争
有人说,英特尔今年终于谈到了功耗。其实早在三年前,英特尔已经开始在为降低凌动的功耗而努力。
当时有高通的某高管强调“Snapdragon(高通的手机处理器)不需要风扇来散热”,针对的就是英特尔的凌动。
高通的低功耗芯片基于ARM架构设计,而英特尔当下困境的根本症结其实就来自ARM这家公司。
ARM作为“IT业上游的上游”,设计了大量高性能、廉价、耗能低的RISC处理器、相关技术及软件,并做技术授权,是一家IP(知识产权)公司。
ARM其实代表的是一种设计思想—低功耗、低成本,因而,当人们质疑英特尔Atom芯片的高功耗时,一定会拿“ARM架构”说事。英特尔的X86架构,有着高性能的同时也有着高功耗,被业界认为不适合用于手机。
事实上,ARM架构和英特尔的X86架构,完全是两个设计思想,其本源就不同。
“采用ARM架构的最大优势当然是低能耗,但其本质上就是手机,在架构、在功能上,与电脑并不相同。”业内分析人士张宇说道。
ARM架构天生就是为手机、为移动而设计,而英特尔的X86出身自计算,因而也成为PC时代的霸主。某种意义上,这是一场通信与计算的斗争。
谁是谁非?更本质的,这是技术交锋、产业变化的结果。
更有一点,ARM只负责设计、技术授权,由合作伙伴生产处理器芯片,这与英特尔的自己设计并生产的商业模式不同。虽然ARM与英特尔并不在产业链上的同一位置,但基于ARM架构的高通、TI(德州仪器)等芯片厂商直接冲击了英特尔在移动互联领域的布局。
PC市场的下滑已经世人皆知,但英特尔走向移动互联第一个敌人就是ARM架构,就是已经被诟病良久的功耗问题。
从3年前试水上网本时,英特尔已经在努力降低X86架构的功耗。直到去年底,英特尔以“Medfiled”系列为主的凌动芯片杀回智能手机市场,直到11月19日摩托罗拉MT788的推出,这是第七款基于英特尔芯片的手机。
英特尔在技术上的努力、在产业链上快速结盟的实力,其实非常明显,但现实往往更为艰难。试用过第一款基于英特尔芯片的联想K800手机的某业内人士称:“连续玩半个小时的游戏,手机背面明显发烫。”
英特尔一直强调凌动芯片基于X86架构,有着天然的高性能计算的优势,在既要保证计算优势的同时,还要降低功耗,这对英特尔来说并不容易。
不过,英特尔今年以来在功耗上进展迅速,其凌动处理器Z2760 (研发代号为“Clover Trail”)高性能双核处理器—双核、四线程、主频最高可达1.80 GHz的处理器,已经可以提供长时间电池续航能力,包括超过10小时的本地高清视频播放和超过三周的待机时间。
虽然手机芯片的耗电情况并非单纯由架构决定的,芯片的整体功耗更加取决于软件和制造工艺而不是处理机结构。但事实上,英特尔X86架构基于计算的起点仍决定了其转型的难度。
功耗的大幅下降让英特尔凌动开始大举进入智能手机领域,虽然这个过程比业界想像的慢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