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自打我们有了“315”,中国的一系列欺诈和伤害消费者的行为都得到了整顿,客观上讲对净化中国的商业环境是有帮助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315”这个活动,也催生了一大批新型生意,这些生意有的灰色,有的直接违法,有的甚至成为伤害正经商人的力量。这导致的结果是如同双11成了消费者海量消费的时点外,“315”现在也成了中国不少企业公共消费支出的黄金时点。大公司用金钱买平静的生活,小企业向灰色经济买太平。
“315”删帖生意
吸金指数:★
灰色指数:★
每到315,很多网友都会收到留有QQ号的删帖广告短信、邮件,这些信息往往声称可以帮企业在3·15前删除网络负面信息。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删帖业务。
其实,网络删帖业务分为两个流派,一派被称为公关流,一类被称为司法流。前者大都是一些转行的媒体人开设的公关公司,这一类公关公司有很好的媒体关系,能在关键时点找到人,能够较快地解决删帖的问题。平时收费可高可低,由于315业务繁忙,大都涨价到2000到4000元(一条)不等。可谓是绝对的暴利买卖。
至于司法流则是一些生财有道的法律服务机构推出的特种服务,用律师函(拥有合法资质的律师出具的法律文件)直接替代撤稿函,不过,律师函的力道强大,再于它暗示发布信息的网络平台,事主已经进入法律程序,你不照做,就等着吃官司吧。并且,律师函的发送方式很多样,因此曾在北京见过某律所直接把律师函贴到了某城市媒体的大门口。而你要是问这种删帖的律师函贵吗?答案是否定的,随着互联网重整法律服务行业的步伐变快,一封律师函的收费最低的网站甚至可以跌破50元。
不过,之所以说它仍然有灰色的成分,是因为这种删帖不一定考虑了事情本身的真实性,很多时候还是站在帮当事人花钱消灾的立场,而受害人的利益可就未必考虑到了,所以给它一颗星真心不过分。
“315”黑公关业务
吸金指数:★★
灰色指数:★★★
这些随着自媒体的大量发展,公关公司的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公关业务成为了被肢解的对象,过去靠把持PR资源而活的公关迅速分裂成两类,一类做高端市场的品牌建设和维护业务很赚钱。另一类则转身成为了水军和推手公司,可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公共业遭遇洗牌,但是公关职业的能量却突破了过去组织规模的限制,甚至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变成了人人不可小觑的一群人。
回到”315“的话题上来,只所以能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是因为企业知道整个社会群情激愤,这个月热门关键词,除了雷锋,便是315。而一些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企业则会借此机会打击竞争对手。
有了需求,自然就有市场。做过生意的朋友都知道,消费者是难以百分之百满意的,消费者的一句抱怨或者一时的不满,可能因为网络黑公关的推手作用,迅速放大,甚至一度可以成为社会事件。目前市场上这种网络黑公关的服务一次的收费从500元到5000不等(也有收顾问年费的模式,比如一年3万到5万等)。很多网站甚至有自己的公关媒体账户集群,一个小时内就能把一个事件推成热点。
“315”黑投诉业务
吸金指数:★★★★
灰色指数:★★
每年的315前夕,就会有大量打着315维权的网站上线,这些网站只有一个功能,就是让用户投诉和抱怨,再链接到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上,快速转发。比如曾经创办过一家名为我C网的公益维权网站的A君对i黑马说,他的这家网站最好的时候一度每天能收到200条投诉吐槽,很久以后他才知道这个模式可以赚钱。但是,太灰色了,也很容易被当成灰色网站,所以自己关了站。
不过,有意思的是,他发现在做这个网站的几个月里,几乎每个月都能换几波同行,后来才知道这些网站在聚集了足够多的维权信息后,就把这些信息打包丢给目标企业,而目标企业支付费用后,这些网站的经营者拿了钱,怕被报复或被公安部的打击网络黑公关行动中受到牵连,就索性关了网站。
它们一般会交给企业大概不少于3000条的投诉信息,服务收费大概在10万到25万不等。这个价格以前没有这么高,由于近几年电子商务很火,大量的交易在网络上发生,投诉也自然跑到了网络上。并且很多投诉主要发生在智能3C领域,而这个行业又是典型的竞争激烈不差钱的行业,因此服务价格被拉高了不少。
结局:自2011年以来,国家就通过公安部、工信部和工商局多次联合整顿无良公共和媒体的非法公共行为。不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种生意还会继续存在,而把柄握在这些灰色生意经营者手中的中小企业只能投鼠忌器,一而再,再而三接受曝光者的威胁。谁要我在互联网时代块头大,又有话语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