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成熟的一些想法,写下来当作记录,也当作讨论,希望有兴趣的人可以参与^_^
口碑营销这块目前在国内可以拿来学习和研究的案例少之又少,原因其实也简单:虽然做口碑营销的广告主很多,但大部分都不愿意拿出来说(总觉得,现在的口碑营销是带有一定的消费者欺骗性的)。于是大部分做口碑营销的公司也非常遵守行业基本道德,对服务内容都守口如瓶。
少部分能看出来痕迹的,大多都被批判了(我本人也批判过一些,但是后来觉得所有的尝试就应该是被鼓励的,所以不想再批判了,什么时候自己真做出点像样的东西来再说吧),“封杀王老吉”算是经典的,但事后又因为“操作团队自爆内幕”等行业“半丑闻”而弄得变了味道。
为什么网络口碑不能被拿到台面上来说话?之前做全案的时候,圈内的人对于各个公司之间的动态都非常关注,哪家企业又发起了比稿任务,哪家广告公司又拿下了某某项目,这些资讯成为了广告圈内相互之间的谈资,也是圈内相互鼓励的话题。
网络口碑营销从本质上来讲也应该是属于传媒圈子的,但是自诞生以来,一直都比较“低调”,几家发展壮大了的公司拿下百万级甚至千万级业务的时候也从不声张,生怕泄露了客户的“机密”。行业内一直以“神秘”著称的“1024”CEO童紫静也因为突然在艾瑞年会上高调发表言论而被口诛笔伐。
口碑营销,生来应该“苟且”么?
广告创意是集体智慧结晶出来的,不但能帮助客户给消费者传达品牌思想,广告行业也有诸多奖项去给予从业人员奖励。大家辛苦了,这是专业、智慧与执行力的较量。
传统的媒体名正言顺花钱买的,不论何种媒体形式,消费者已经习惯身边充斥商业信息。看不看在乎消费者,但是投不投在于广告主。这是一场资源形式与数据分析的较量。
网络口碑营销呢?卖方案的时候就告诉广告主,我们是要伪装成消费者的,混在他们中间,帮着品牌说话,要“润物细无声”,要“引导消费者话题方向”。口碑营销讲究“碎片化”、“去中心化”,大量的散落在互联网中的言论碎片去起到“煽动”、“引导”、“告知”等作用。
广告主不能大张旗鼓,口碑营销公司也不能,消息一旦泄露了,消费者起了“戒心”,传播如何奏效?
网络口碑营销,过街老鼠么?
商业广告与网络自由言论之间似乎存在着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
曾几何时,各大论坛的版主的核心工作已经变成了删除“疑似”商业贴;
曾几何时,评论某个产品或者品牌的名博后面大多会有人大叫“好枪啊!”;
曾几何时,SNS里面也开始鼓吹“如果你认为XX是枪手,请你删除这个好友”
论坛经营者落下职业病,博客写手绞尽脑汁让自己“看上去不枪”,SNS管理者也开始删ID。中国的网络口碑营销,似乎从一出生,就迎来了各界鄙夷的目光。
但是客户仍然有需求,做网络口碑营销的公司也如雨后春笋,遍地都是。
只是大家都心照不宣,谁拿了什么客户,自己知道就好,别说出来,说出来,轻则执行困难,重则断了自己财路。
网络口碑营销会“夭折”么?
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灰色地带”,口碑营销似乎“灰的”特别多。曾经有过担心,口碑营销被等同于论坛营销,舆论引导被等同于天文数字级别的信息碎片,博客营销被等同于拿钱写口水文——长此以往,命不久矣。
感谢sam在我之前文章中深刻的留言
在CIC,我们相信透明的信息传播是交流之所以可信的最基本要素,而人为制造的“口碑”绝不符合这样的标准。作为世界口碑营销协会的成员之一,我们谨遵协会的职业道德操守,绝不为我们的客户在网上制造或传播任何信息。
当然,CIC并非理想主义者。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枪手帖已经是中国互联网不可忽视的现象之一(虽然这一现象并不只限于中国)。同样的,网民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现象的存在。在我们的数据报告中可以发现,论坛批判枪手帖和封杀枪手用户名的事情时常发生。而这些不透明的信息传播,都对枪手背后所代表的品牌有所损害。
在这样一个网络环境中,对于品牌而言,可靠的,不参与“制造”或影响任何网络口碑行为的“第三方”至关重要。它可以让品牌准确地了解自己在网上的形象,并对活动进行公正的效果评估。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网络口碑有点类似媒体监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网络口碑追踪又像是一种研究,可以通过研究网络口碑了解消费者的想法。诚然,如Sonia所说,这样的研究会夹杂一些有人为偏见的枪手帖,但是在如此庞大的信息中,枪手帖的影响是十分有限的。最重要的是,细致的分析和对网络口碑的深刻理解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真实的消费者行为和它背后所代表的文化,从而帮助品牌和网民进行更有效的,以真实的网络口碑为基础的沟通。
CIC作为一家咨询公司,他们是客观的,也必须保持客观。但是其实我个人的观点来说,口碑营销目前在中国之所以遇到一些不得不“苟且”的现象,其本质只是因为行业的不完全成熟。
口碑营销对品牌、对产品一定是可以起到帮助作用的,它在传播中“pull”的作用是传统媒体单纯“push”效果所不能比拟的。但是口碑营销既然称之为营销,要“健康”起来,也有待时日。
“营销”在我看来,是一种沟通。沟通不只是“我说了什么”,还有“你听到了什么”。
伪装成消费者,去说消费者不愿意听的话,形成“2.0”中的广告噪音,消费者一定会本能的排斥。网民喜欢谈论的话题没有边界,品牌也包含其中。品牌和产品从来不是话题的禁忌,只是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讨论它。
网络口碑营销行业已经出具规模,2008年整个市场容量估计也过亿了。也许希望它能像广告行业一样形成行业协会,设定奖项评选,规范行业行为会是一个奢求,但这毕竟是一个值得研究和关注的行业,也是一个许多人投注着精力和热情的行业,我们都希望获得尊重^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