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祁乐
越是技术有底气、判断有依据、情报资源多,越是说话少。如果说这两起事件有教训,那就是:无论航空还是军事,都必须尽可能自己做,别指望别人“帮忙”。
同一家航空运营商,名为马来西亚航空公司,间隔4个月遭遇两起大型客机失事事件,记忆中似乎没有先例。
马航MH17航班本月17日失事,乘客和机组人员悉数丧生。
这以前,马航MH370航班3月8日失踪,至今没有确凿或称物理证据显示乘客和机组人员命运。
两起事件,都涉及波音777型客机,依照常识推断都有人为因素。
另外一个相似处,是两起事件至今,与失事当天相比,无论几天还是几个月,实质信息实际都没有增加,意味着所谓调查也罢、搜寻也罢,一定程度上停留在“原点”。
以MH17航班为例,如果不是为了善后,而是探求“真相”或“罪魁”,首要搜寻目标相信不是死者遗骸,而是导弹残片,期望能找到某些信息,或许是某个“编号”,与制造商和军火库库存信息吻合,足以指证“黑手”。
客机数据和语音“黑匣子”当然有用,可以揭示导弹致使客机哪一个部位最先受损、飞行员如何反应、所说最后→句话是什么……新闻价值可能高于技术价值。
这起事件,无论诉诸国际组织调查、欧洲联盟调查、还是乌克兰政府调查,甚至马来西亚或者俄罗斯调查,没有导弹残片,没有与残片相关信息比对,没有各方军事情报全面发布,一定难以服众。
最敏感处,恐怕是情报公开,可能意味着情报能力公开。
回溯马航MH370航班事件,尽管媒体同仁不愿意接受,依照我几个月来判断:每隔几天、逐渐延长为几个星期、今后估计是几个月,那架客机似乎越来越“近”,最终又越来越“远”。常识指向某一名飞行员“作祟”,却始终没有人就这一判断提供“佐证”,或许没有能力、或许当局不愿意……
马航MH370事件初期,南海某个国家没有舰队、只有艇队,也就是说船只太小、在海上无法过夜,居然参与搜寻飞机残片,而且几乎最早报告“发现”,事后当然证明是假。只是,没有人认为那是“恶意”。
这次马航MH17航班事件似乎有些不同。同样最初阶段,某个涉事方不断提供细节,在我看来过于细节,譬如先是军机击落客机、后来是武装人员击落飞机后两段无线电通话内容、再以后是一辆导弹发射车视频录像。
与其发布这些不足以指认他人涉案的细节,不如提供己方雷达数据和导弹部署情况,尽早争取投入大范围搜寻导弹残片,不如与盟友们交换并公开情报。
从马航MH370事件开始,与一些专业技术人士接触,得到一个印象:越是技术有底气、判断有依据、情报资源多,越是说话少。客机,由美国波音公司设计和组装发动机,由一家英国企业制造;卫星通信,由→家英国运营商提供……所有这些,所有关键技术,航空运营商都不熟。
马航,几个月内两次失事,搜寻、调查和结论,恐怕与它关联不大。
如果说这两起事件有教训,那就是:无论航空还是军事,都必须尽可能自己做,别指望别人“帮忙”。就中国而言,无论民航客机还是各种导弹,自己掌握技术、自己制造、自己运营和操控,才有可能掌握主动,自己处置一切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