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 资源卫星智能管控模式
历经“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的钻研和探索,本团队成功地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我国国情和未来卫星发展要求的资源卫星任务规划系统通用平台。该平台实现了从系统设计系统管控系统应用的资源卫星闭环管理过程。在项目的研制过程中,项目组不断地追求资源卫星任务规划系统研究的“顶天立地”(如图 1 所示)。“顶天”就是时刻瞄准资源卫星系统顶层规划决策研究,最大程度地做好我国资源卫星系统的宏观谋划和总体优化;“立地”就是辅助各类卫星应用部门规范提出任务需求,支持卫星管控部门提高资源卫星应用任务规划的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我国资源卫星系统的社会经济效益。
卫星日常运行管控
卫星运行管控是资源卫星任务规划系统一种非常重要的应用模式,已广泛应用到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卫星管控部门,取得了非常满意的应用效果。按照所处理任务类型和性质,卫星系统管控包括常规模式、订单模式、快反模式和应急模式四种运行模式(如图 2 所示),资源卫星任务规划系统充分考虑了不同运行模式的特点,设计了相应的业务流程。
在常规模式下,资源卫星任务规划系统根据任务单信息执行并完成任务后形成相关报告,及时向公共平台反馈任务完成情况。订单模式是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生产的运行模式。快反模式适用于对数据时效性要求较高的用户。地面处理系统在某些分系统处于维护和故障状态时进入应急模式。应急模式主要目标是能够在某些分系统处于维护和故障状态下保证其他分系统继续工作,从而尽可能降低不利影响。
卫星系统顶层设计
卫星系统顶层设计是资源卫星任务规划系统的第二种应用模式,已经广泛地应用到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等卫星研制部门,应用效果得到用户部门的肯定。卫星系统顶层设计应用模式的流程如图3 所示,该模式主要用以支持卫星系统顶层设计决策和发展战略研究,以做好我国卫星系统的宏观规划和总体优化。卫星系统顶层设计应用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评估卫星系统的应用能力,在满足未来应用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资源卫星配置方案,以节省系统的建设与运行费用。
用户需求辅助分析
用户需求辅助分析是资源卫星任务规划系统的第三种应用模式。在这种应用模式下,系统重点分析研究了包括农作物资源遥感监测、灾害综合评估、城乡规划监测管理等 18 类典型应用需求,用户可通过标准化的任务需求模板,向资源卫星任务规划系统提交多种类型的规范化任务需求。在资源卫星任务规划系统的支持下,可快速计算资源卫星与地面目标的观测机会。针对受理的规范化任务,按照不同类型卫星的能力指标,分析任务需求与资源卫星之间的对应关系,支持任务需求与资源能力智能化匹配。最后,用户也可通过资源卫星任务规划系统预测自己提交的任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