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网基础教程(原书第3版)》—— 导读

前  言

与传统观念不同的是,信息系统作为量身定做的、成本密集型的数据库应用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这种变化一部分是受到逐渐成熟的软件产业的推动(软件产业大量使用了现成的通用组件和标准的软件解决方案),而另一部分则是由于信息革命的冲击。反过来,这种改变导致了对信息服务的一系列全新需求,即要求其表示模式与交互模式的统一性、软件体系结构的开放性以及使用范围的全局性。这些需求主要来自诸如电子商务、银行业、制造业(包括软件产业本身)、培训、教育和环境管理等领域,恕不一一列举。
未来的信息系统必须支持与各种运行在异构平台和分布式信息网络上的独立多厂商数据源和遗留应用的平滑交互。元数据在描述这类数据源并使之融合为一体时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面向社区的更多样化交互模式将必须由下一代信息系统来提供支持。这些交互可能涉及导航、查询和检索,并且必须与个性化通知、标注和分析机制相结合。这些交互也将必须提供与应用软件的智能化接口,并且需要动态地集成到定制的、高度连接的协同环境中。此外,政府和企业等在信息资源上大量投资,需要特定的措施来确保其内容的安全性、保密性和准确性。
所有这些都是下一代信息系统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将这样的系统称为协同信息系统(cooperative information system)。
专业地讲,协同信息系统将服务于以内容–社区–商务(content-community-commerce)为特征的多样化需求。这些需求源自现有的软件解决方案(例如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和电子商务系统)的当前发展趋势。
建立协同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挑战在于开发新技术以满足目前大量投资的信息资源和系统不断增强和演化的需要。这些技术必须提供一个恰当的基础设施以支持软件开发和演化。
协同信息系统的早期研究成果正在成为面向社区的信息门户或网关的核心技术。如一个提供“一站式购物”的网关提供了广泛的信息资源和服务,从而获得了一个忠实的用户群。
面向协同信息系统的研究进展并非来自信息技术中的单一研究领域。数据库和基于知识的系统、分布式系统、群件以及图形用户界面都已经是成熟的技术。随着个别技术的逐步完善,技术进步的最大杠杆将来自建立和管理一个无缝连接的协同信息系统的进展。
数据源中的数据之所以有用,是因为它们建立了现实世界及其主题(或应用程序、论域)的部分模型。数据语义(data semantic)的问题在于建立和维护数据源,即模型(model)和它所涉及主题间的对应关系。这些模型可以是存储某公司员工资料的数据库,描述零件、项目与供应商的数据库模式,提供大学信息的网站,或描述滑铁卢战役的一个纯文本文件。这样的问题自从第一个数据库出现之后就一直与我们相伴。然而,只要数据库的运行环境仍然是封闭和相对稳定的,该问题就仍然可控。在这样的环境下,数据的含义可以从数据库中正确地提取出来,并委托给一小组常规用户和应用程序。
万维网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今天的数据库已经以某种方式在万维网上可用,其中用户、应用程序及其使用都是开放的,而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这样的环境下,数据的语义必须随数据一起创建。对于人类用户,通过选择适当的表示形式来实现。但是对于应用程序,这种语义则必须以一种形式化的、机器可处理的形式提供。因此需要语义网。
毫不奇怪,蒂姆·伯纳斯–李的倡议受到了研究人员和开发人员等的巨大关注。现在已有国际语义网系列会议、爱思唯尔出版的《Semantic Web Journal》,以及产业委员会正在关注第一代语义网技术标准。
本书介绍了语义网概念,包括XML、DTD和XML模式,RDF和RDFS,OWL,逻辑和推理等。本书的另一个特色是通篇使用例子和应用来展现概念。希望读者会觉得本书有趣、精辟,并从中受益。

目  录

第1章 语义网的愿景
1.1 引言
1.1.1 语义网的动机
1.1.2 语义网的设计方案
1.1.3 语义网的基础技术
1.1.4 从数据到知识
1.1.5 语义网的万维网体系结构
1.1.6 如何由此及彼
1.1.7 我们的现状
1.2 语义网技术
1.2.1 显式元数据
1.2.2 本体
1.2.3 逻辑
1.2.4 语义网与人工智能
1.3 一种分层方法
1.4 本书内容安排
1.5 小结
建议阅读

第2章 描述万维网资源:RDF
2.1 引言
2.2 RDF:数据模型
2.2.1 资源
2.2.2 属性
2.2.3 声明
2.2.4 图
2.2.5 指向声明和图
2.2.6 处理更丰富的谓语
2.3 RDF语法
2.3.1 Turtle
2.3.2 其他语法
2.4 RDFS:添加语义
2.4.1 类和属性
2.4.2 类层次和继承
2.4.3 属性层次
2.4.4 RDF和RDFS的分层对比
2.5 RDF模式:语言
2.5.1 核心类
2.5.2 定义联系的核心属性
2.5.3 限制属性的核心属性
2.5.4 对具体化有用的属性
2.5.5 容器类
2.5.6 效用属性
2.5.7 示例:住房供给
2.5.8 示例:汽车
2.6 RDF和RDF模式的定义
2.6.1 RDF
2.6.2 RDF模式
2.7 RDF和RDF模式的公理化语义
2.7.1 方法
2.7.2 基本谓词
2.7.3 RDF
2.7.4 RDF模式
2.8 RDF和RDFS的一个直接推理系统
2.9 小结
建议阅读
练习和项目

第3章 查询语义网
3.1 SPARQL基础设施
3.2 基础知识:匹配模式
3.3 过滤器
3.4 处理一个开放世界的构造子
3.5 组织结果集
3.6 其他形式的SPARQL查询
3.7 查询模式
3.8 通过SPARQL更新来增加信息
3.9 “跟着感觉走”原则
3.10 小结
建议阅读

时间: 2024-09-20 00:30:07

《语义网基础教程(原书第3版)》—— 导读的相关文章

《深入理解Scala》——第1章,第1.2节当函数式编程遇见面向对象

1.2 当函数式编程遇见面向对象 深入理解Scala 函数式编程和面向对象编程是软件开发的两种不同途径.函数式编程并非什么新概念,在现代开发者的开发工具箱里也绝非是什么天外来客.我们将通过Java生态圈里的例子来展示这一点,主要来看Spring Application framework和Google Collections库.这两个库都在Java的面向对象基础上融合了函数式的概念,而如果我们把它们翻译成Scala,则会优雅得多.在深入之前,我们需要先理解面向对象编程和函数式编程这两个术语的含义

《深入理解Scala》——第1章,第1.4节与JVM的无缝集成

1.4 与JVM的无缝集成 深入理解Scala Scala的吸引力之一在于它与Java和JVM的无缝集成.Scala与Java有很强的兼容性,比如说Java类可以直接映射为Scala类.这种紧密联系使Java到Scala的迁移相当简单,但在使用Scala的一些高级特性时还是需要小心的,Scala有些高级特性是Java里没有的.在Scala语言设计时已经小心地考虑了与Java无缝交互的问题,用Java写的库,大部分可以直接照搬(as-is)到Scala里. 1.4.1 Scala调用Java 从S

《深入理解Scala》——第2章,第2.1节学习使用Scala交互模式(REPL)

第2章 核心规则深入理解Scala 本章包括的内容: • 使用Scala交互模式(Read Eval Print Loop 简称REPL) • 面向表达式编程 • 不变性(Immutability) • Option类 本章内容覆盖了每个新Scala开发者都需要知道的几个主题.本章不会深入到每个主题里,但是会讲到可以让你自己去接着探索的程度.你将学会使用REPL,学会如何利用这个工具做软件的快速原型开发.然后我们会学到面向表达式编程,并从另一个视角来看控制结构是怎么回事.在此基础上,我们来研究不

《深入理解Scala》——第1章,第1.3节静态类型和表达力

1.3 静态类型和表达力 深入理解Scala 开发人员中有一个误解,认为静态类型必然导致冗长的代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很多继承自C的语言强制要求程序员必须在代码中多处明确地指定类型.随着软件开发技术和编译器理论的发展,情况已经改变.Scala利用了其中一些技术进步来减少样板(boilerplate)代码,保持代码简洁. Scala做了以下几个简单的设计决策,以提高代码表达力. • 把类型标注(type annotation)换到变量右边. • 类型推断. • 可扩展的语法. • 用户自定义的隐式转

《深入理解Scala》——第1章,第1.5节总结

1.5 总结 深入理解Scala 本章中,你学到了一些Scala的设计理念.设计Scala的初衷在于把不同语言中的多种概念融合起来.Scala融合了函数式和面向对象编程,尽管显然Java也已经这么做了.Scala精选其语法,极大地减少了语言中的繁冗之处,使一些强大的特性可以优雅地表达,比如类型推断.最后,Scala和Java能够紧密集成,而且运行在Java虚拟机上,这或许是让Scala变成一种实用选择的最重要的一点.几乎不花代价就可以把Scala用于我们的日常工作中. 因为Scala融合了多种概

《深入理解Scala》——第1章,第1.1节Scala一种混合式编程语言

第1章 Scala--一种混合式编程语言 Scala是一种将其他编程语言中的多种技巧融合为一的语言.Scala尝试跨越多种不同类型的语言,给开发者提供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富有表达力的语法.静态强类型和丰富的泛型等特性,而且全部架设于Java虚拟机之上.因此开发者使用Scala时可以继续使用原本熟悉的某种编程特性,但要发挥Scala的强大能力则需要结合使用这些有时候相互抵触的概念和特性,建立一种平衡的和谐.Scala对开发者的真正解放之处在于让开发者可以随意使用最适合手头上的问题的编程范式.

《深入理解Scala》——第2章,第2.2节优先采用面向表达式编程

2.2 优先采用面向表达式编程 深入理解Scala 面向表达式编程是个术语,意思是在代码中使用表达式而不用语句.表达式和语句的区别是什么?语句是可以执行的东西,表达式是可以求值的东西.在实践中这有什么意义呢?表达式返回值,语句执行代码,但是不返回值.本节我们将学习面向表达式编程的全部知识,并理解它对简化程序有什么帮助.我们也会看一下对象的可变性,以及可变性与面向表达式编程的关系. 作者注:语句VS表达式 语句是可以执行的东西,表达式是可以求值的东西. 表达式是运算结果为一个值的代码块.Scala

《深入理解Scala》——第2章,第2.3节优先选择不变性

2.3 优先选择不变性 深入理解Scala 编程中的不变性指对象一旦创建后就不再改变状态.这是函数式编程的基石之一,也是JVM上的面向对象编程的推荐实践之一.Scala也不例外,在设计上优先选择不变性,在很多场景中把不变性作为默认设置.对此,你可能一下子会不适应.本节中,我们将学到不变性对于判等问题和并发编程能提供什么帮助. Scala里首先要明白的是不变对象和不变引用(immutable referene)的区别.Scala里的所有变量都是指向对象的引用.把变量声明为val意味着它是个不变"引

《深入理解Scala》——第2章,第2.4节用None不用null

2.4 用None不用null深入理解Scala Scala在标准库里提供了scala.Option类,鼓励大家在一般编程时尽量不要使用null.Option可以视作一个容器,里面要么有东西,要么什么都没有.Option通过两个子类来实现此含义:Some和None.Some表示容器里有且仅有一个东西,None表示空容器,有点类似List的Nil的含义. 在Java和其他允许null的语言里,null经常作为一个占位符用于返回值,表示非致命的错误,或者表示一个变量未被初始化.Scala里,你可以用

《深入理解Scala》——第2章,第2.5节多态场景下的判等

2.5 多态场景下的判等 深入理解Scala 众所周知,为多态的面向对象系统定义合适的判等和散列方法是个特别难的过程.这是因为子类可能在整个过程中造成一些相当怪异的问题,尤其是当类型层次上有多个实体(concrete)级别的时候.一般来说,对于需要比引用判等更强的判等(译者注:比如需要判断对象内部数据)的类,最好避免多层实体类层次.这是什么意思呢?有些时候类只需要引用判等就够了.也就是说只要两个对象不是同一个实例就判为不等.但是如果我们需要判断两个不同实例是否相等,而且又有多层实体类层次(m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