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网购金融产品业务开始进入高峰,去年12月某销售平台的一款保险理财产品更是在短短三天内便被抢购一空,卖出上亿元。而相比去实体银行购买,网购金融产品少了专业人员的面对面服务,是不是会有更高的风险?网购金融产品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对此,沈阳晚报记者昨天专门咨询了理财专业人士。
多家金融企业试水电销
2012年12月27日证监会公布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业务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开闸第三方电子商务牌照这意味着今后基金公司可进入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城开店卖基金,基金业由此进入电子商务时代。
事实上从年末起,已有多家基金公司相继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不光如此,多家保险企业也开始试水网上销售,目前已有10多家企业在淘宝上在线销售。
这就意味着,投资者由原来在线下实体金融机构被推销,如今转为上网主动购买反客为主的网络理财模式,无疑给金融业带来机会改变甚至冲击。
据网上消息称,2012年12月初,某团购平台推出了一款理财型保险产品,4365人踊跃购买,支付金额达1.01亿元,刷新了中国网购单品销售纪录。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网络平台在潜在客户方面拥有先天的优势,不过与银行直销等渠道相比其服务的专业性存在先天的不足。
热卖理财产品多为保险
沈阳晚报记者在网上看到,某保险公司一款10000元的理财产品,网上已售出3981笔。其预期年化结算利率为4.05。沈阳晚报记者仔细研究发现,银行的理财产品会在说明书中提“预期年化收益率”,而这款产品提到的则是“预期年化结算利率”。
“这其实是一款万能险产品。”保险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投资期限、年化收益率等介绍与银行相类似,但是该产品还有保障的功能,产品介绍页面上有一条写着:附加意外或疾病引起的身故或残疾风险保障。
该保险人士介绍,结算利率仅为结算日期前一个结算周期内的收益水平,并不代表未来的投资收益。也就是说,这款产品销售能如此火爆,与打着理财产品的旗号是分不开的。毕竟,大多数投资者在购买页面上很难找到明显的保险字样,很容易将之与银行理财产品混淆。
网购金融产品小心风险
虽然网购金融产品看上去很美,但业内人士提醒,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商家在线上宣传中更注重放大收益性,而淡化风险性,很容易产生误导。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购买和赎回从流程上来讲资金是安全的,但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性还有待提高。因此,投资者在资金操作时还是要谨防被钓鱼,要注重资金安全性。
此外,投资者以往从银行或券商处购买理财产品,理财师有义务先对投资者做出风险评估和风险提示。但是线上购买,由于缺乏专业顾问引导,很容易买错产品或者承担更高的风险。
专家建议说,“投资者在线上购买理财产品时,不要只追求高收益,最好能买自己能看懂的产品,尤其是要细心看清其说明、规定的条款,切勿盲目投资。”沈阳晚报主任记者 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