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很多的文章都在说Groovy语言的Mixin机制就是Groovy语言的Categories机制。其实,在外面的Blog上,大量有人在讨论Groovy语言应该如何实现它自己的Mixin机制,这就是说明Groovy语言的Mixin机制还没有定型,处在讨论之中。Categories机制当然也能实现部分的Mixin功能,就像Java语言的接口机制,还有组合等等,都能实现部分的Mixin功能。就像C++语言的多继承一样,这些"古老"的机制都能或多或少的实现部分的Mixin功能。
其实,Mixin机制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神秘和复杂。从字面上来看,它是由"mix"和"in"两个单词组成,它们各自的意义是"混合"和"进来",翻译过来就是把别的类的功能"混合进来"的意思。从这个意义上讲,上面所讲到的所有技术,如"多继承"、"接口"、"组合"和"Categories"都能实现这个机制的部分功能,也就是编译期的Mixin功能。
但是,现在的Mixin机制所强调的不仅是能够混入进别的类的功能,更强调的是要在运行期内能够混入别的类的功能。这就是那些"古老"技术所不能解决的。
在讨论中的Groovy语言的Mixin功能,不但要实现编译期的Mixin功能,同时也要实现运行期的Mixin功能。
虽然Groovy语言的Mixin机制还没有定型,但由于Groovy语言对MOP的良好支持,所以,我们还是可以比较方便的使用Groovy语言的MOP机制来实现运行期的Mixin功能的。
任何问题的讨论都是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的。
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Window类,它里面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能够实现开窗的动作。如下:
class Window
{
def open()
{
println 'the window is opened!'
}
}
同时,我们还有一个Human类,这个类可能会很复杂,但为了简单起见,我们现在不打算实现它的很多功能,只是简单的表示有这么一个类。如下:
class Human {
String name
}
现在,我们要操作的当然是Human的实例。本来这两个类是互不相关的,但现在Human的对象有了一个现实的要求,就是它需要能够实现"开窗"的动作。
当然,我们可以为Human类实现一个"openWindow"方法,但这一看就不符合面向对象设计的基本原则--类的功能要单一。
接下来的考虑是我们可以在Human类里使用Window类的"open"方法,这就要使用组合模式,也就实现了编译期的Mixin机制。但这种编译期的Mixin机制显然也太刚性了,可能我们在使用Human类的大多数场合都不会用到"openWindow"方法,却把它组合到Human类里。
最后,我们的考虑就是运行期的Mixin机制,这种实现肯定既实现了Mixin的功能,又抛弃了编译期的Mixin机制的弱点。
现在,我们就来实现运行期的Mixin机制,当然是借助于ExpandoMetaClass类的强大功能。
首先,我们来获取Window对象:
def window = new Window()
接着,我们要在运行期内借用该对象的"open"方法:
Human.metaClass.openWindow = window.&"open"
现在,我们就可以测试了:
def human = new Human()
human.openWindow()
运行的结果为:
the window is opened!
这就完成了一个简单的运行期的Mixin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