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K1.4非阻塞套接字API概述

J2SE 1.4版引入了非阻隔套接字(Nonblocking sockets),它允许在网络通信应用程序和没有阻隔的进程中使用套接字。本文将详细介绍什么是非阻隔套接字(Nonblocking sockets)及其工作原理和用途。

从Java 1.4起,程序员便能用一组新的API来进行I/O操作。这是JSR 51项目的结果,自2000年1月的Java 1.4 beta版,程序员便可以使用JSR 51了。在Java 1.4中增加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新技术来处理诸如在文件和套接字上进行高性能的读/写操作,正规表达式,译码/编码字符集,内存映射和文件锁定。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一个特殊的新API――New I/O API: Nonblocking sockets。

非阻隔套接字允许在通道上做输入/输出操作而不用阻塞该通道的进程。本文中我将讨论异步高性能读/写操作和翻转上下设计和开发基于接口的应用程序的技巧。

Java开发者也许会问,为什么介绍一种新的技术来处理套接字?Java 1.3.x的套接字又有哪些问题?假设实现服务器端接受不同的客户端的连接。同样,假设客户端能支持处理同步的多请求。使用Java 1.3.x,开发这样的服务器端有两种不同的选择:

●实现多线程服务为每个连接用户处理线程。

●使用外部第三方模块。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实现,但是如果适用第一种方法――整个线程管理方案,包括相关并发性和冲突问题――都需要靠程序员来处理。第二个方案也许花费更大,且使应用程序依靠“non-JDK”的外部模块。依靠非阻隔套接字,你能实现非阻隔的服务无需直接管理线程或者采用外部模块。

Buffer

在我们考虑非阻隔套接字以前,不得不花费一些时间在一个新的Java 1.4的类:java.nio.Buffer上。一个Buffer实例只是原始数据的一个有限的容器。称其有限是因为它只能包含有限数量的字节;换句语说,它不是一个像Vector或是ArrayList一样的容器,后两者从理论上说是没有限度的。另外,一个Buffer实例仅能包含属于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例如:int,char,double,Boolean,等等。

Buffer类是一个抽象类,它有7个子类分别对应于七种基本的数据类型:

●ByteBuffer

●CharBuffer

●DoubleBuffer

●FloatBuffer

●IntBuffer

●LongBuffer

●ShortBuffer

在非阻隔套接字编程中,通常所有新 I/O系统能工作的环境中,极其重要的是解决Buffer对象如何工作。这是因为新套接字通道使用Buffer对象通过网络来传送数据。

你可以使用以下静态方法(即类方法)来创建一个新的Buffer实例:allocate,allocateDirect,wrap。在下面的例子中,三个Buffer对象将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来实例化。

ByteBuffer buffer1 = ByteBuffer.allocate(1024);
ByteBuffer buffer2 = ByteBuffer.allocateDirect(1024);
ByteBuffer buffer3 = ByteBuffer.wrap(new String("hello").getBytes());

这段代码的前两行创建了两个ByteBuffer对象,它们都包含1024个字节。allocate和allocateDirect方法都做了相同的工作,不同的是第二个方法直接使用操作系统来分配Buffer。从而它将提供更快的访问速度。不幸的是,并非所有的虚拟机都支持这种直接分配的方法。第三行使用wrap方法。它创建了一个ByteBuffer对象,包含的字节由字符串“hello”组成。

Buffer对象的作用或多或少的与流的作用相似。“当前位置(current position)”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计算出你将要处理的Buffer对象的适当的位置。在任何时候,一个Buffer对象都有一个当前位置指向某一项。之后,每一次读或写操作都会自动的将当前位置指向Buffer中的下一项。

你可以用put方法写入一些数据到Buffer中:

// Writing on a buffer
IntBuffer buffer = IntBuffer.allocate(10);
for (int i=0; i < buffer.capacity(); i++) {
buffer.put(i);
}

这段代码创建了一个包含10个整型值的Buffer,然后将数字0到9放入到Buffer中。同时你可以看到,我使用了capacity方法来获得Buffer的容量。

时间: 2024-08-04 11:30:34

JDK1.4非阻塞套接字API概述的相关文章

实现非阻塞套接字的一种简单方法 使用 JSSE 和 NIO 实现非阻塞通信的一种快速方法

简介: 尽管 SSL 阻塞操作――当读写数据的时候套接字的访问被阻塞――与对应的非阻塞方式相比提供了更好的 I/O 错误通知,但是非阻塞操作允许调用的线程继续运行.本文中,作者同时就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描述了如何使用Java Secure Socket Extensions (JSSE) 和 Java NIO (新 I/O)库创建非阻塞的安全连接,并且介绍了创建非阻塞套接字的传统方法,以及使用JSSE 和 NIO 的一种可选的(必需的)方法. 阻塞,还是非阻塞?这就是问题所在.无论在程序员的头脑中多

TCP 非阻塞套接字 发送文件数据会丢失

问题描述 TCP 非阻塞套接字 发送文件数据会丢失 用以下函数将套接字设置为非阻塞套接字 bool setSockNoBlock(SOCKET s) { bool flg=true; if (::ioctlsocket(s, FIONBIO, (unsigned long )&flg)==0) { cout<<"socket"<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发送文件代码: bool sendFile(SOCKET s,char

【整理】Socket编程之非阻塞connect(二)

      socket api 存在一批核心接口,而这一批核心接口就是几个看似简单的函数,尽管实际上这些函数没有一个是简单.connect 函数就是这些核心接口中的一个函数,它完成主动连接的过程.  connect 函数的功能对于 TCP 来说就是完成面向连接的协议的连接过程,它的函数原型:  linux下 ? 1 2 3 #include<sys/socket.h> #include<sys/types.h> int connect(int sockfd, const stru

PHP-Socket-阻塞与非阻塞,同步与异步概念的理解

1. 概念理解        在进行网络编程时,我们常常见到同步(Sync)/异步(Async),阻塞(Block)/非阻塞(Unblock)四种调用方式:同步:       所谓同步,就是在发出一个功能调用时,在没有得到结果之前,该调用就不返回.也就是必须一件一件事做,等前一件做完了才能做下一件事.       例如普通B/S模式(同步):提交请求->等待服务器处理->处理完毕返回 这个期间客户端浏览器不能干任何事   异步:       异步的概念和同步相对.当一个异步过程调用发出后,调用

Socket的阻塞模式和非阻塞模式

阻塞模式 Windows套接字在阻塞和非阻塞两种模式下执行I/O操作.在阻塞模式下,在I/O操作完成前,执行的操作函数一直等候而不会立即返回,该函数所在的线程会阻塞在这里.相反,在非阻塞模式下,套接字函数会立即返回,而不管I/O是否完成,该函数所在的线程会继续运行. 在阻塞模式的套接字上,调用任何一个Windows Sockets API都会耗费不确定的等待时间.图所示,在调用recv()函数时,发生在内核中等待数据和复制数据的过程. 当调用recv()函数时,系统首先查是否有准备好的数据.如果

UDP socket 设置为的非阻塞模式

UDP socket 设置为的非阻塞模式 Len = recvfrom(SocketFD, szRecvBuf, sizeof(szRecvBuf), MSG_DONTWAIT, (struct sockaddr *)&SockAddr,&ScokAddrLen); UDP socket 设置为的阻塞模式 Len = recvfrom(SocketFD, szRecvBuf, sizeof(szRecvBuf), 0, (struct sockaddr *)&SockAddr,&a

《UNIX网络编程 卷1:套接字联网API(第3版)》——导读

**前言**本书面向的读者是那些希望自己编写的程序能使用称为套接字(socket)的API进行彼此通信的人.有些读者可能已经非常熟悉套接字了,因为这个模型几乎已经成了网络编程的同义词,但有些读者可能仍需要从头开始学习.本书想达到的目标是向大家提供网络编程指导.这些内容不仅适用于专业人士,也适用于初学者:不仅适用于维护已有代码,也适用于开发新的网络应用程序:此外,还适用于那些只是想了解一下自己系统中网络组件的工作原理的人. 书中的所有示例都是在Unix系统上测试通过的真实的.可运行的代码.但是,考

《UNIX网络编程 卷1:套接字联网API(第3版)》——1.11 64位体系结构

1.11 64位体系结构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未期开始出现向64位体系结构和64位软件发展的趋势.其原因之一是在每个进程内部可以由此使用更长的编址长度(即64位指针),从而可以寻址很大的内存空间(超过232字节).现有32位Unix系统上共同的编程模型称为ILP32模型,表示整数(I).长整数(L)和指针(P)都占用32位.64位Unix系统上变得最为流行的模型称为LP64模型,表示只有长整数(L)和指针(P)占用64位.图1-17对这两种模型进行了比较. 从编程角度看,LP64模型意味着我们

《UNIX网络编程 卷1:套接字联网API(第3版)》——1.8 BSD网络支持历史

1.8 BSD网络支持历史 套接字API起源于1983年发行的4.2BSD操作系统.图1-15展示了各种BSD发行版本的发展史,并注明了TCP/IP的主要发展历程.1990年面世的4.3BSD Reno发行版本随着OSI协议进入BSD内核而对套接字API做了少量的改动. 图1-15中从4.2BSD往下到4.4BSD的通路展示了源自Berkeley计算机系统研究组(Computer Systems Research Group,CSRG)的各个版本,它们要求获取者已拥有Unix的源代码许可权.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