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昨日,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四部门负责人在中央外宣办举行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十一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介绍了进一步深化改
昨日,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四部门负责人在中央外宣办举行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十一五”时期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效,介绍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举措,并就各界关心的问题做出解答。
文化体制改革≠搞文化产业化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现在社会上存在一种看法,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怎么看这种认识?
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回答,首先需要指出,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涉及文化改革发展的任何文件和领导同志讲话中,从来就没有讲过“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在改革的基本思路上,我们科学地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
三网融合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在回答香港文汇报记者有关广电总局推进三网融合情况的提问时,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说,三网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国务院高度重视三网融合,专门成立了三网融合的协调小组,并且确定了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及12个试点城市。现在电信部门、广电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按照中央的部署推进这项工作。可以说,我们国家的三网融合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推进。
广电总局高度重视三网融合,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和试点方案,积极推动和认真地贯彻落实。去年以来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抓紧建设全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的IPTV和手机电视的集成播控平台和监管平台;二是加快推进了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和数字化、双向化的改造以及下一代广电网的建设;三是积极筹建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特别是12个试点城市和地区已经基本完成了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并与中央总平台实现对接。
院团改革绝不是“甩包袱”
法制晚报记者问:现在有人说,“院团改革是想甩包袱”,您对此有何看法?
文化部副部长欧阳坚回答:国有院团转企改制的目的绝不是“甩包袱”,也不是“养得起、养不起”的问题。改革的目的是要破除阻碍院团发展的那些体制机制障碍,改变以往缺乏生机和活力的状况。按照中央的统一要求,我们要在继续加大政府对国有院团扶持的前提下,通过事转企,使其成为现代的、规范的演艺企业。也就是说,要经过转企改制的改革,使这些院团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演艺产业当中的生力军和主导的力量。
启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
在回答中新社记者有关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情况的问题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说,对报刊出版单位进行改革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必须要做的。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转制或登记为企业了。现在正在做的工作是抓紧研究制定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推动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分期分批转企改制。在推动这些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同时,还要促进报刊资源实现重组、结构调整,并且还要关停并转一批不具备办报办刊条件的报刊出版单位,从而构建有利于报刊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格局。
尽快对广播影视的植入式广告做出规范
广电总局如何看待植入式广告?在加强植入式广告管理方面有何打算?
在回答北京电视台记者提问时,张海涛说,植入式广告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由于我国的植入式广告尚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确实存在着植入数量过多,植入手法生硬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广大观众对影视作品和广播电视节目的欣赏。为此,广电总局正组织力量,研究分析广播影视植入式广告问题,将按照坚持中国国情与借鉴国外经验并重、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并举的原则,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意见,尽快对广播影视的植入式广告做出规范,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
力争明年上半年完成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
在回答北京电视台有关国有院团转企改制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时,欧阳坚说,下一步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总体的考虑是,除少数要按照程序审批需保留事业体制的院团之外,力争到明年上半年,其余的国有文艺院团将全面完成转企改制的任务。通过这项改革,培育出更多的现代演艺企业,为繁荣我国的演艺产业奠定坚实的微观基础和体制保障。
展望目标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根据中央提出的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二十字总要求”,努力在文艺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两大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积极稳妥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以电视剧制作等为主要内容的广电制播分离改革,推进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在基本完成出版、发行、电影制作发行等改革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改革成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完成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任务。
◎“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目标确定为“实现总产出2.94万亿元”。
◎下一步文化体制改革要努力在文艺院团和非时政类报刊两大难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在2012年基本完成中央确定的改革各项任务。
■回顾亮点
●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从三方面概括了改革取得的成效:一是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关键步伐,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取得决定性进展,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不断深化,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十一五”时期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行业基本完成转企改制,全国共核销事业编制172000多名。二是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立。政府投入显著增加,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标,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快推进。三是文化产业蓬勃发展,规模和实力快速提升。整体规模不断扩大,文化市场空前繁荣,国际文化贸易逆差局面明显改观。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有望达到1万亿元。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一大电视剧生产国。
●广播影视改革取得了新突破,广播影视业呈现快速发展良好态势。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张海涛介绍了近年来的改革情况:全国35家国有电影制片单位、70家电视剧制作机构、204家省市电影公司、293家电影院完成转企改制。全国已有19个省区市完成全省性有线电视网络融合,有9家广播影视企业重组上市,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
●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取得了全面进展。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介绍,经过全面深入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全国10多万家国有印刷复制单位、3000多家国有新华书店全部转企改制,除少数拟保留公益性出版单位外,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地方、高校出版社都已转企改制,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和注册为企业法人。在此基础上,组建了100多家报刊集团和出版传媒企业集团。
本版文字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