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媒体都在关注一款号称“余额宝二号”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虽未见其影,但却闻其声。只是许多媒体关心的是其名字,但是我想还有比其名字更重要的事。
一、五花八门的名字猜测
刚才一打开各大网站,扑面而来的都是支付宝联手五大基金即将推出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报道。只是报道的重点似乎都在猜测这款产品的名字。
这款产品被外界称为“余额宝二号”,但是这应该不是其最后的名字。但是其正式的名字会叫什么,倒是让许多媒体费了些心思四处打听。结果有两种名字传说得较多:一是“定期宝”,另一个是“招财宝”。
也许是阿里方面为了保密,也许是为了制造神秘感,也许是名字还没想好,反正还没有完全可靠的名字。其实,对于是否真有这款产品也有不少不同的报道,多个媒体都称,什么什么接近阿里方面人给出了说法,有的否认,有的不否认。
对于这款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类型与基金时限也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南方都市报、北京商报及证券时报等)是,该产品是“定位于7天、14天、30天、60天的短期理财项目”;另一种说法(东方早报)是,“南方基金公司提供7天短期理财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提供30天短期理财基金、德邦基金公司与道富基金公司分别提供45天期与60天期的短期理财基金,而易方达基金公司提供的产品封闭期最长,为90天”。
二、还有比名字更要的事
其实,媒体给予这款互联网产品较高关注的原因,应该是近期余额宝、百度百发等互联网金融热潮所致。特别是,许多网民也被这股热潮吸引,把部分资金转入相应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中,然后在好友间津津乐道地讲每天看到多少收益的产生。
然而,我一直在想,对于包括余额宝、百度百发,甚至苏宁等介入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除了交易更方便,除了将网络支付工具的闲散资金发挥余热,除了这些产品叫什么名字,难道就没有更重要的事?
我想,许多人更关心的是这些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不过,我更关心的是进一步的事,支撑其收益率背后的盈利或收入模式。或者说,背后的基金机构拿这些钱去做什么了?怎么获取收益?
从这一点上讲,我们是不是不应该将互联网金融神化?你再怎么把互联网金融讲得神乎其神,再怎么说其操作方便及收益明显,也得考虑其背后支撑其运作的基础。谁说基金一定能赚钱?
所以,我不太关心这些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叫什么名字(当然,好名字叫得顺口就行),而更关心这些产品能否找到更多好的赢利模式,而不是图一时新鲜,也不想看到这些新事物重蹈过去不少基金亏损倒闭的覆辙。这样讲,也希望这些产品能运作得更靠谱更透明些。
说到透明,一些朋友说,他们觉得这些基金的运作不会出现“老鼠仓”及洗钱之类的暗箱与非法操作。对此,我持保留意见。要知道,中国总有一群特别会钻空子与搞歪门邪道的家伙。
三、阿里借机布局移动端
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儿,是支付宝背后阿里的心思。阿里最近对移动互联网特别重视,不仅由现任CEO陆兆禧亲自推进其社交应用“来往”,而且马云也来助阵。
值得一提的事是,近日,支付宝决定对PC端账户转账收费,却对移动端支付宝钱包用户转账仍然免费。有消息指出,支付宝内部也倾向于将“招财宝”置于移动端平台推出。
有关专业人士称,很可能存在这一可能性。且有消息称,“招财宝”一定会在支付宝钱包端上线。这样看来,如果消息确凿,那么阿里则很有可能是借“余额宝”余热,不仅推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而且要借机推动其移动互联网的布局。
这样,即有可能:一方面,阿里对新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优先在移动端推广;另一方面,阿里将新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对接到“来往”等阿里的移动应用中。
另外,对于“来往”,最新的消息是,本周四(11月21日),阿里将在杭州举行来往满月庆祝会,可见阿里对其重视重度。这让我想到,阿里会不会很快在“来往”中对接支付、电商与O2O?
总之,既然余额宝那么热,那么所谓余额宝二号则自然受到了关注,然而在许多媒体关注其名字的同时,我更关注其背后的盈利模式,并且注意到其可能在移动端优先操作。如果非要起个名字,不如叫“快财宝”或“短期宝”吧!好像叫宝就行!(作者:陈永东,中国十大IT博主,新媒体评论人,电子邮件:cyd88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