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很美好”,这是网上流行的形容身材姣好,但长相略丑女生的婉转回答。而在实际生活中,让人有“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感觉的事物却是层出不穷。比如想象中美好的海南之旅,却因为“被宰”而生一肚子气;再比如拿到了传说中的高配笔记本,实际使用起来还没一般的台式机好用……预期和现实的落差让人瞬间产生了吐槽的心理。
而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电而言,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来得更猛烈一些——宣传单上标称的耗电量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大幅超标;大容量洗衣机洗不了床罩;促销员称产品采用了新技术,但是用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消费者觉得产品存在问题,企业却解释说符合国家标准……为什么家电的宣传与消费者的使用感受总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原因在哪?又该采用什么样的措施、建立怎样的制度去杜绝这样的落差?
从天上到地下,家电不靠谱的宣传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从北京到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一系列类似的俗语让我们明白,消费者永远都不是商家的对手,这是因为消费者和商家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的位置。消费者永远不可能掌握一件商品的方方面面,而商家或者制造企业却在其中浸淫多年,自然知道什么是最能吸引消费者,又能如何完美掩饰自己缺点。特别是家电作为高精密产品,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对其不懂行,只能听任商家或制造企业的宣传和广告来进行判断。但商家和制造企业为了赚取利益,肯定会美化自己的产品。由此,家电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肯定与家电宣传的有所出入,消费者从天上到地下的“冰火两重天”感觉就由此而来。
我们经常听到一台空调一晚仅耗电1度、一台冰箱日耗电量仅0.22度……这样的宣传语。因为通过一年时间政府节能补贴政策的实施,节能环保意识已经深入每个消费者的心中,一款家电产品是否省电已经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的关键因素。因此,商家或者加点制造企业也就绞尽脑汁的一方面开发节能家电产品,一方面加大广告投入,大打“节能牌”。但经过很多消费者的实际使用,这样宣传自己低能耗的冰箱、空调产品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其能耗往往要高于企业宣传时所给出的的数值。
比如前一段就发生了一件这样的事儿:一位爱较真的消费者为省电就购买了一台价值不菲的节能冰箱,购买时说明书上标明日耗电量为0.78度。但在实际使用中却,这位消费者却发现该冰箱的日耗电量为1.37度。虽然每天半度多的电量偏差不算大事,但作为一位爱较真的消费者,他联系售后工作人员多次上门维修调试,结果却仍然“费电”。这位消费者认为商家的宣传对他的购买起到了误导作用,一怒之下就向当地12315进行投诉。
此外,家电产品不仅在是节能指标这被消费者关注的方面存在问题,在容积、噪声、舒适性等诸多性能指标,消费者的实际使用中的感受和商家或家电制造企业的宣传及说明书上的标称产生巨大矛盾。比如细心的消费者在商场实地测量冰箱后则发现,某品牌一款202升的冰箱,外观宽、深、高分别是505毫米、604.5毫米、1590毫米。而另一品牌一款186升的冰箱外观宽、深、高分别是620毫米、548毫米、1576毫米。也就是说,从外观来看,标明容积为202升的冰箱反而比186升的冰箱小。
实验室数据+使用环境:商家最爱的借口
面对消费者对家电产品的种种质疑,商家总是有着自己的解释。比如,上文提到的冰箱实际耗电比宣传度数高的情况,商家就对此解释说,宣传的日耗电量是冰箱空置时在实验室测得的数值,而冰箱在消费者家中却不是这样完美的情况,所以耗电量会有差距。啧啧,多么完美的借口!一般不会遇到特别较真的消费者,一旦遇到这样较真的消费者算这家冰箱企业“流年不利”,但它的过度宣传才是被投诉的真正根源。
上面所谓的实验室数据是众多商家使用的借口。但你明知道那是实验室数据,明知道消费者把家电产品买回家就是要使用,根本不会有那么完美、苛刻的使用环境,为什么还要将实验室数据当做吸引消费者的宣传口号喊出来?
当然,我们可以理解正常的偏差。比如冰箱的容积与外观大小没有必然联系,因为冰箱的容积专指冰箱的有效容积。绝大多数消费者认为,冰箱的总有效容积应该是抽屉等空间容积相加之和。但是,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在测试时,是否要将抽屉抽出后进行检测,主要是看抽屉是否会影响到冰箱的热学及机械性能。因此大多数风冷型产品的有效容积是要将抽屉占用的空间减去。这样的测量结果与消费者实际能利用的空间是不一样的。
我们也可以理解不同的使用情况以及不同的环境造成的家电产品耗电量的不同。比如同样是变频空调,如果频繁地开/关机,不仅不能节能,还更加费电;比如看电视时将亮度调高、音量调大,都会更加费电;比如冰箱的摆放位置就会对其能耗产生很大影响;比如向阳的房间就要比背阴的房间更加耗电……
我们也理解商家宣传的数据永远都会与消费者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测得的数据存在差距,但消费者要的不是“看起来很美好”的感觉。你宣传说每日耗电量仅为1度,但实际使用起来却是2度乃至3度,是不是让消费者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你说你的容积是200升,消费者自己测的却是160升,有没有强烈的心理落差?
其实,消费者要的很简单。就是商家或者家电制造企业在宣传或者标注的时候,那些数据都是基于消费者的正常使用情况而给出的数据。而不仅仅是一张张美丽的画饼,只能看看,却不能充饥。毕竟,“冰火两重天”的心理落差不是谁都能承受的。难道,真的需要每个消费者都那么较真,商家或者家电制造企业才知道改进?
建立多元化产品评价体系,杜绝夸大宣传+虚标
为什么商家或者家电制造企业敢于如此夸大宣传,虚标参数,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目前的家电产品评价体系造成的。目前现行的家电产品评价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以政府主导的产品检测和认证为主要方式,以现行产品标准为检测认证的主要技术依据;政府授权的检测认证机构是产品检测认证活动的执行机构,政府相关执法部门是产品质量评价的监管方和评价结果的发布方。
也就是说目前的家电产品评价体系是以满足产品生产和对产品生产监管为主要目的。这导致标准不可能将所有应调整的问题都纳入其中,而检测机构的相关检测也必须依标准进行,即使发现了不尽合理之处,也必须遵照执行。只要产品符合了相关的标准要求,检测报告就不会显示产品还存在哪些不足。另外,我们经常听到“3C认证”。要知道产品通过了3C认证,就意味着消费者无从获知产品是否还存在缺陷,这就造成商家或者家电制造企业宣传和标注上的数据与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感受存在差距。
要想改变这种态势,必须尽快建立多元化产品评价体系。这一体系要基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使用习惯,依据消费者的亲身感受并结合专业的家电产品测试验证、产品评估确认等标准,从而使家电产品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此外,我们知道家电产品实际使用过程中的能耗与商家宣传或标称数据存在着差距。这差距固然由于实验室标准环境与消费者实际使用环境存在不同造成的,但也绝对存在着商家或者家电制造企业故意虚标的问题。例如大容积冰箱产品的热销导致了市场上冰箱有效容积的虚标现象频发、节能变频空调在耗电度数上大打“低耗能牌”……可以说,虚标已经成为业内潜规则。
要改变虚标的情况,也必须改变产品评级的标准。要知道从去年开始,欧洲提出家电能耗以年用电量为标准。这是因为测试时间越长,数据准确度越高。国内也可以借鉴这样的评测标准,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关的标准来改变虚标的情况。切记的是,不能只依赖行政手段进行经济上的处罚,要知道只懂得敲山震虎是不行的,总会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必须循循诱导,行政、标准双管齐下,才能取得好效果。(科幻星系/文)
本文如需转载,请用以下方式联系,并注明出自科幻星系
QQ:88328702 MSN:wangk1026@hotmail.com
喜欢科技、科幻的朋友们可以加科幻星系群交流66293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