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深圳落幕的首届电子书产业高峰论坛刚刚探讨完“价格门槛”这个关乎生死存亡的关键词后,又要面临新一轮的阵痛。日前,中移动挥师正式踏入手机阅读领地,和刚刚崛起不久的国内电子书行业短兵相接,来势之迅猛让业界感觉有如泰山压顶。实际上,在移动之后,电信、联通等运营商也将手机阅读定位为继手机音乐之后最具潜力的增值业务。携带着“终端+通道+内容”的优势,寡头们似乎要颠覆传统的产业链,电子书这碗饭,今后要怎么吃,成为业界人士关心的话题。对深圳强大的手机产业链而言,今后要如何面对新的江湖格局,在挑战中寻机遇?
泰山压顶:运营商加入电子阅读“江湖混战”
想看原创文学、热门小说、最新力作?日前,中移动宣布推出酝酿多时的手机阅读业务。只要拿起手机,就可以随时登陆“移动图书馆”.不过,如果你只把它当做是一项增值服务,那就想简单了。按照移动的官方解读,“手机阅读是以手机终端和移动电子书为主要形态,与具备内容出版或发行资质的机构合作,整合各类阅读内容,满足客户随时随地阅读需求的一项业务”.
实际上,在手机阅读业务高调亮相的同时,和移动达成合作联盟的还有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出版集团、中国编辑学会、国家图书馆等内容合作伙伴及汉王、华为、大唐电信等终端厂商。在业界看来,手机阅读颠覆了传统出版行业的产业链,而中移动切入电子书市场,也改变了此前由硬件厂商主导的市场格局,这标志着纵贯“内容+通道+终端”的移动阅读产业链形成。据中国移动数据部总经理高念书介绍,目前可使用中国移动手机阅读的客户端已经有403款,电子书将有8款,入库图书6万册。据悉,今后用户可以用手机和电子书两种终端进行移动阅读。其中,手机可以通过WAP阅读和客户端阅读,而移动电子书内嵌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模块,可用3G方式在线阅读或者下载书籍。
记者了解到,与普通电子书不同的是,中移动准备推出的电子书阅读业务都是带有移动通信功能的,即可通过3G或2G(EDGE)方式下载书籍内容,而普通电子书只能通过生产过程内装书籍内容。
事实上,各大运营商早已对以电子书为代表的手机阅读的商机虎视眈眈。据业内透露,电信手机阅读业务的相关技术及业务规范已经完成,在内容整合方面也刚刚开始。而联通采取合作的方式,目前超过10个省公司已推出类似业务。一份来自易观国际的分析认为,电信运营商进军电子阅读器市场,能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黏性并有效扩大用户群,一方面借助规模化效应降低网络边际成本,另外也有利于保证市场竞争地位。
抢了谁的饭碗?深圳企业机遇和挑战并存“有正版内容的授权,又有数以亿计的用户群体,还有庞大的资金实力,这是任何一个企业难以抗衡的。”有一些人士向记者提出隐忧,这些寡头加入这个刚刚崛起的电子书的江湖混战中,会带来一次洗牌效应。有的运营商还提出,可以“三年不赚钱”,重在培养用户习惯。对于资金链匮乏的中小企业而言,如何保持自己的饭碗?
电子书行业分析师、“大参考”创办人李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悲观的情绪。“大家原来都做着和亚马逊同样的一个梦。”他认为,残酷的事实是,中国的电子书制造企业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部分。“你不是元太,不是E-INK,那么不堪一击。民营资金炒热了,国有力量进来,他们联手终端,掌握通道,也有合法的内容,民营资本显然没有太多竞争力。”
“这不是你死我活的问题,而是大家重新分工,赚各自该赚的钱。”深圳手机行业咨询专家谭贻国认为,无线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手机阅读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一种全新的阅读习惯和模式,并有望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重要载体之一,这绝对是大势所趋。这个行业的机会很多,大家都有饭吃。在他看来,更多手机终端成为电子阅读的载体,对于深圳手机制造产业来说有积极作用。运营商采购了数百款手机终端以植入手机阅读的业务,这么多手机企业成为定制商,对于深圳强大的手机产业链和制造能力来说,也是一个机会。实际上,已有一些本土企业捷足先登了。
与此同时,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包括手机、上网本、电子书在内,深圳背负着“山寨”名声,能否在这次产业链的整合与洗牌中自我梳理,发掘深圳的核心优势,让本土企业强大起来,也值得业界观望。
收费模式探讨: 不看书的人,免费也没吸引力?
据记者观察,近年来电子书阅读的风生水起,和其几乎等于零的收费门槛有密切关系。按照移动公布的手机阅读的资费标准,现阶段用户使用手机阅读业务将免除流量费。用户可按本或按章节进行图书购买,按章节购买的费用在0.04-0.12元/章节。业内人士向记者简单算了一下账,按月付费相对划算,目前中国移动有3元和5元的包月,5元钱的包月里面至少可以读到50本左右的书。
虽然价格门槛很低,不过在一些人士看来依然有悖于国人的消费习惯。“大参考”创办人李易告诉记者,收费是一个硬伤:“你想让国人多看书,就应该多提供门槛降到极低的书,养成大家的阅读习惯。反过来讲,现在最大问题是消费群体很古怪。能埋单的消费群体会去买纸质书来看。不看书的人,不管用什么形式都很难吸引到他们,即使是免费。”他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引导公众以看书为荣。在收费模式上,他坦言“这是文化层面的方向,不该是纯买卖的事情”.
也有一些习惯了在网上享用“免费午餐”的用户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收入不低,但不可能付费去看某个东西,总觉很少有值得花钱去看的内容。“毕竟在国内内容很多,而且没什么法律风险。”
不过,按照运营商透露的数据,目前最畅销的一本书,点击和下载量高达2.3亿次。这对于不习惯埋单的用户群而言是一次有力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