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兴起的收藏热潮

潘家园、琉璃厂、报国寺、隆福寺……这些京城爱书人的胜地,如今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而孔夫子、布衣书局、缘为书来等旧书交易网站却日趋成熟,网络旧书业已经进入了“诸侯纷争”时期。日前,由孔夫子旧书网主办的“网络·旧书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鲁迅博物馆召开,陈平原、李辉、韦力、止庵等知名藏书家和学者应邀参加,探讨旧书的往日今昔。  小众需求 旧书交易的网络化尝试  2002年“五一”,孙雨田写下了“孔夫子旧书网”的第一行代码。这个在北京奔波打工的青年,并没有想到六七年后,他和几个爱书的朋友创办的这个网站,能发展成大型的中文旧书交易平台。  当时他只想试试看,因为头脑里的想法“感觉很好,不去做太可惜了”。这想法来得也偶然,取名“孔夫子”并不是和圣人孔丘攀关系,而是他刚好有个合租一屋的朋友姓孔。某天两人在清华的食堂里聊起,很多毕业生会把书当做废品卖掉,而这些书正是新生需要的。那么,能不能把“校园二手书”与时髦的网络技术联系起来,搭建一个流通交易的平台呢?两人一拍即合。  可实践马上遭遇了困难。最初他们想从废品站把学生们卖掉的旧书再买回来,然后租个房子当仓库,再通过网络卖书———这都是需要砸钱的活儿,孙雨田和朋友都没钱。而且这位孔姓朋友恰在这时又拿到了美国签证,即将奔赴大洋彼岸。除了两人商定的网站名字“孔夫子”,剩下的事情都得孙雨田来做了。  孙雨田并不是一个熟悉旧书的人,当时他甚至连潘家园都没去过———潘家园可是北京赫赫有名的文物、旧货大市场,旧书爱好者心中的宝地。每天有无数人在此地“淘金”,学者李辉也是其中的一员。  李辉说,在没有“孔夫子”之前,他几乎每到周末就会跑去逛潘家园。上世纪90年代初,潘家园开始形成颇具规模的旧货市场,李辉最感兴趣的,是在这里能淘到不少近现代文献资料和名家手稿。“发现了一大批戏剧家档案,包括老舍、曹禺等人,甚至还有一些文化名人在10年浩劫时期的交代材料,‘五七干校’的表格,等等。”李辉说,“对现当代史研究来说,这都是非常好的第一手材料。”  和他抱有相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北大教授陈平原认为,如果说将来还有什么东西能给已臻完善的学术大厦添砖加瓦,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最具潜力的,就是流散民间甚至海外的旧书收藏。  大众产业 网络旧书为学术服务  比孙雨田创办“孔夫子”更早一些,2002年1月,有个叫“胡同”的读书人,开始在人气旺盛的天涯论坛里发帖。他热衷于淘书、换书,可是他想交换的书太多,以致几乎无人能换。有
网友建议“胡同”干脆标价出售自己的藏书,这个建议就催生了“布衣书局”———意思是普通人都买得起心爱的书。此后,“布衣书局”的名号在网络书迷中口耳相传,逐渐形成了网络旧书交易的知名品牌。  但是孙雨田的事业长久没有起色,尽管他已经认清形势,扬长避短,只做自己擅长的网络平台,不涉足任何具体的交易,“孔夫子旧书网”不卖书,只想拉拢旧书
卖家到网上开店———后来证明这个决策是正确的,但起步阶段,孙雨田四处碰壁,旧书店主们都不明白,干吗要把店开到网上去。  直到2002年10月,孙雨田认识了“胡同”。  “最早的专业旧书网站,不是‘孔夫子’,而是‘马睿古旧书店’和‘大庆书城’。”孙雨田说,“当时
它们是我仅有的参考,不同之处就是我只做平台,供别人卖书而自己不卖书。”后来,孙雨田也看到了天涯论坛,“胡同”最常出没的“闲闲书话”版,就是后来“天涯书局”的前身。孙雨田在这里发帖子宣传“孔夫子网”,“胡同”是唯一回复他邮件的人。  爱书的两个人就这样认识了,此后几个月时间里,孙雨田每天给“胡同”打一个多小时的电话,“只要你告诉我你的需求,我就在孔夫子实现它。”孙雨田相信“胡同”代表了一批真正的旧书爱好者,他的需求一定是大家的需求。  “新千年以后,潘家园越来越成为一个旅游景点了,游客非常多,淘书的人完全凭运气去逛,好书太难找了,或者太贵。”李辉说,“于是孔夫子网出现以后,潘家园我就去得比较少了。”李辉最早的一笔交易记录显示为2004年4月,他试探着买了一本上世纪40年代的地图。“这个尝试很顺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更让李辉惊奇的是,有一封1982年贾植芳写给牛汉的信,信的内容居然就是拜托牛汉关照刚到北京、人生地不熟的李辉。“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封信几十年后流传出来了,而且卖家还在网上知道了我的联系方式,直接把这封信送到我家来了。”李辉感叹,“虽然只有一页纸,对别人也许没什么用,可对我来说,是一个情感上的满足,可遇而不可求。”  像李辉这样“从潘家园转到孔夫子”的众多买家,促进了网络旧书交易市场的繁荣。截至2009年5月1日,孔夫子旧书网已开通书店4300家,注册会员66万人,在线销售图书1600万种,在线拍卖300万件。2008年,“孔夫子”实现交易额3亿元,平均每天有120万人次访问。还有“缘为书来”、“布衣书局”等十多家旧书交易网站纷纷兴起,网络旧书业已经进入了“诸侯纷争”时期。  【专家发言】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  我不知道现在的旧书买家,或者民间的资料收藏者,有没有可能形成某种联盟。如果需要的话,应该来做一个大的平台,我希望能让我们的古旧书,以及档案资料,能在网络上显现出来,化个人的占有为整个社会的财富,这样对中国文化的意义会更大一点。  ●韦力(版本目录学家、藏书家)  旧书网络交易逐渐会走入这样一个程度,至于它何时真正达到取代地面市场、取代拍卖会的程度,我不知道,反正有待时日。自古以来,理性的东西还是要靠文字来传承,这些传承都在于古旧书的流通。任何文化的探索和传统文化的研究,都离不开书籍。今后网络的发展,将加速古旧书业的格局变化。现在看虽然不尽人意,但是它毕竟是一个开端。  ●李辉(作家、学者)  网络旧书的流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不仅限于版本学意义,我还更看重它作为民间资料的集散地,对我们未来学术研究提供的便捷和帮助。网络最大的好处就是无限大,无限方便,这是我们过去的出版业和旧书业难以比拟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两者结合的话,对于我们学者之间的交流,对于图书的发展会起到难以想像的作用。  ●夏晓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我确实曾经受益于网络旧书买卖。我自己做的是晚清研究,北大图书馆在晚清书籍的收藏方面有很大的缺陷,比如晚清小说。北大图书馆的收藏,比较重视经典的东西,小说在那个时候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所以图书馆收藏就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我必须关注网络上的资源。  ●止庵(作家、书评人)  藏书也是我所期待的事情。我自己觉得,有了网络以后,中国旧书业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变化。过去大家都是在中国书店买书,我基本上不去买,因为嫌它太脏。有了网络之后好一点,不用把书摆在书店里,经过那么多人翻看。  ●宋平生(中国人民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教授)  我不知道再过几年传统的书店是什么状况,网络不断发展,传统书店也需要完善。还有就是建议网络交易更加完善信用体系。虽然现在建立了投诉制度,但是真正制裁骗子的力量还是不够大。出了问题,退换货也比较麻烦。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武云溥  【淘书攻略】  值得逛的网络旧书店  天涯书局  (www.tianya.cn)  国内最早产生较大影响的网上旧书交易市场,依托天涯论坛巨大的浏览量,为书友提供交易信息。  孔夫子旧书网  (www.kongfz.cn)  创建于2002年,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旧书交易网站,据称拥有网络旧书交易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  布衣书局  (www.booyee.com.cn)  脱胎于天涯论坛“闲闲书话”版,主办人“胡同”(胡彬),2004年4月创建。实体店几经搬迁,现位于北京垡头,网上销售和线下销售并举。  缘为书来  (www.ywsl.com)  2003年12月开通,创办人沈帅,网名“花脚猫”,曾活跃于天涯论坛和孔夫子旧书网。网站经常举办线下活动,邀请读书界名家和网友交流。  值得逛的实体旧书店  中国书店  经营古旧书刊、文献的老牌国有书店,1952年11月成立,主要业务范围是收售古旧书刊、碑帖拓片,经销新印古籍,复制出版中国古籍文献,并为读者补配残书和单年单卷的报刊。在北京城内琉璃厂、新街口、灯市口、前门、隆福寺等地设有多家分店。  潘家园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是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交易市场,拥有4000余家经营商户,经商人员近万人,往来客商、货源和影响力遍及全国。  报国寺  位于南城广安门内大街路北的千年古刹报国寺,内有经营书籍、邮票、钱币为主的文化市场。  八宝山古玩城  八宝山地铁站往北100米古玩城内,有数十家旧书摊。  丰业红家具城  家具城二楼有旧书出售。

时间: 2024-10-24 15:59:01

网上兴起的收藏热潮的相关文章

收藏热潮掀起 家具收藏逐渐走入人们生活

伴随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收藏热潮,家具收藏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专家指出,在家居生活中,能将收藏与生活完美结合,是一种优雅的生活姿态.近几年,明清家具收藏一直持续升温.一幅古朴的明清家具雕刻品价格不菲,不少书画.瓷器.玉器收藏家都转向收藏明清家具.一时间,老家具成了新时尚. 虽然明清家具极具升值空间,但对于普通收藏者而言,是出于单纯的迷恋而把它搬回了家,毕竟,把心爱的收藏放置于喜欢的场所,是生活中的一大乐趣.明清家具也完全可以担当点缀家居的角色,它与现代空间结合,利用新与旧.东方与西方的冲突对比,重新

台湾兴起互联网创业热潮,本土创业基金又多一支

全球互联网飞速发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全球,台湾也兴起了一股互联网创业热潮,得到了不少青睐.先有猎豹移动在台湾成立总额为 1 亿元新台币的创业基金,后有阿里巴巴在台湾设 100 亿元新台币创业基金.这也催生了台湾本土的创业扶持基金. 近期,国泰人寿与群联电子领军,携手行政院国发基金.远传电信.联合报系.CID 华威国际集团.富邦人寿.中国信托创投.开发国际,共同成立了本诚创投基金,资本达到 15 亿新台币,将大力投资互联网初创企业.资金将由台湾最大的孵化器和加速器AppWorks 之初创投管

“秒杀”购物热近年来在网上兴起

打开许多购物网站的页面,都会有大量"秒杀"广告不断闪烁,以秒为单位的倒计时器飞速跳跃.为抢到超低价格的商品,成千上万的网民在电脑前不断刷屏--围绕网上"秒杀"的是是非非,各方争议不断.为揭开"秒杀"购物的内幕,"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追踪调查.网商设计赚钱"利器""秒杀"购物吸引眼球"秒杀"最早出现在网络游戏中,指在短时间内解决对手.网络竞拍中,指网络卖家发布一些超低价

网上兴起便民的“本地搜索”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当人们在网上为寻找适合的生活信息发愁,面对潮水一般的资讯爆炸而感到不知所措时,口碑网推出的"本地搜索"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人们一种新的资讯获取方式. "本地搜索"针对生活实用,解决现实中人们的生活需求,带来高效和便捷.     据使用 "本地搜索"的用户反映,他们看重的就是各类信息的

英艺在线:网上也可收藏国际艺术品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很多艺术网站都在提供给用户便捷的艺术品购买途径.但是访问英艺在线(www.ataw-art.com),您不仅仅是节省画廊之旅:它更是一次全球艺术旅行. 英艺在线是由中美合资的艺桥网络科技公司于10月推出.这个公司和多国的文化机构,画廊,国际艺术家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将这些机构与个人的作品带到中国.旨在通过互联网独特的形式在中国扩大国际艺术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中国艺术收藏者和消费者接触到优秀的国际艺术作品,不一定非要到拍卖场上一掷千金去竞拍来拥有好的价值的作品. 迄今为止,英艺在

农村兴起年货网购热潮:期待快递们更给力

在异地工作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不管多远也要回家过年.拉上满满一车年货开上回家的路,心中的思乡之情便会越发浓重.但今年春节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车往年颇受期待的年货却成了鸡肋,因为农村人也成了网购的拥趸,城里的年货正以网购的途径进入农村人的生活.以下是记者回老家的一些感悟: 习惯:大包小包才是过年 我的家在河北省昌黎县农村.在家乡,镇上逢阴历一.六的大集是当地人购物的首选,腊月二十六是年前最后一个集,通常会从清晨开始持续到太阳落山.各种各样的年货都集中在一起,看得人眼花缭乱,赶集也是童年

网上兴起信用卡积分交易净利润或高达90多万

中新网6月13日电 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消息,现在信用卡越来越普及了,很多人拥有不止一张信用卡,各大银行也为每种信用卡设计了积分回馈的服务,鼓励消费者使用.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在网上频频出现信用卡积分买卖的服务,号称只要简单几个操作就可以把信用卡中的积分兑换成现金. 报道称,在网络上随意用 "信用卡积分买卖"几个关键字进行搜索时,就出现了上万条相关信息,其中一些是持卡人发布的转让积分的信息,而更多的则是一些商家大量求购信用卡积分的链接. 报道介绍称,这种交易方式

台湾网上兴起“钟点情人”

台湾网络上最近兴起征求"钟点情人",有人上网征女生约会聊天,搂抱时薪500元(新台币,下同),纯聊天时薪100元到300元.其中不仅有上班族过生日征友,还有未交过女朋友的大学生也上网买"谈恋爱的感觉". 消息称,有一名28岁上班族过生日,他的朋友想找女生,陪他吃饭聊天,上网找人代为征友,找26岁以下,身高不超过165厘米的女生,时薪300元. 为保护女方安全,要求约在公众场所,只能纯吃饭聊天,也可以带一位朋友,话题依男方而定.不过,因为委托人无法清楚交代出游细节,为

分享?亦或收藏?

数年以前,有一个名为"网摘"的服务相当火,各大型网站都投入其中,包括新浪.和讯之类的传统大站,也包括博客中国这样的后起之秀.这种服务的美国原生版本是一个名为del.icio.us的网站(中文名为美味书签,后来改名为delicious.com).大体上提供这样的服务:如果你看到某篇文章觉得不错,可以启动一个按钮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感觉上和把它加入浏览器收藏夹类似,但其实这里有两点不同:其一.人们利用收藏夹一般收藏的是网站,而不是网页(试想你收藏数百个网页把收藏夹搞得凌乱不堪),其二.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