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开始,中国从PC互联网时代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目前中国拥有近5.2亿智能手机用户,是智能手机第一大国,几乎每两人就拥有一部智能手机。移动终端让人时时保持在线,这不但改变了用户的消费习惯,同时也催生了一大批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和创新企业。
进入2015年,互联网企业开始从消费领域进入了产业领域,让传统企业见识到了互联网强大的生产力。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开始进入到光伏产业。
比如阿里,对光伏的关注点是光伏的金融属性,金融证券化。目前来看,完虐余额宝,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出现光伏宝一类的产物。
IBM,早早的进入了光伏领域。一直都在做能源管理,算得上光伏的老玩家。而且其本身也一直在做能源行业,并处于上游阶段。
绿能宝,最近比较流行的光伏理财产品,流程是先用自有资金做一个光伏电站,然后将这个电站放到平台上,让别人融资,为期3个月,收益是从回收的电费和国家的补贴上来。
在国外,光伏金融玩的比较好的是SolarCity。
Google,也在2014年4月和美国第二大光伏面板生产商SunPower合作,投资2.5亿美元采购屋顶太阳能面板,租给普通消费者使用,正式进入新能源产业。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这些互联网企业为何看中了光伏产业?
理由一:国内电站市场发展迅速。
近两年,由于国家对国内光伏电站实施度电补贴,国内光伏电站市场迅速崛起,雄踞全球第一大光伏电站市场。近期虽说刚刚下降了补贴,不过成本在下降,补贴下降也是合理的。业界都比较淡定。
在能源领域,光伏最活跃,同时阻力也最小;门槛较低,投资较少;看的见,摸的着。从建设速度来说,除去前期路条后期并网审核的时间,光伏电站建设期是极快的,一般电站建设期很少超过6个月,而火电水电都是以年计算工期的,明显优势是工程短,且资金流动性强。从成本角度而言,光伏电站运营成本非常低,资金收入支出非常透明,良好的收益预期非常适合做财务规划。国内在目前的补贴下,无论是集中式光伏电站还是分布式光伏电站,都具有了较高的投资收益率,这无疑吸引了各路资本的纷纷进入。
理由二:光伏产业灵活性更强。
互联网本身具有强大的颠覆能力,很多看似无坚不摧的光伏龙头企业,短期内便会被一些沿用“互联网+光伏”思路的小企业所打倒。互联网企业进军光伏,既是发展机遇,又是挑战。
要想抓住机遇,得首先想通最适合自己的互联网化商业模式。这使得一些光伏企业开始对自身原有的商业逻辑进行思考、领悟和重构。由于光伏是新兴行业,在重构过程中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但相比较而言,光伏产业较传统制造业,依旧有很大的灵活性优势,与互联网理念结合,更有可能杀出一条路子来。
导读:2010年开始,中国从PC互联网时代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目前中国拥有近5.2亿智能手机用户,是智能手机第一大国,几乎每两人就拥有一部智能手机。移动终端让人时时保持在线,这不但改变了用户的消费习惯,同时也催生了一大批颠覆性的商业模式和创新企业。
理由三:互联网进军光伏大有可为。
相比与制造业部分的红海市场,光伏应用领域现在是规模较大的蓝海市场。在应用领域发展好的话可以轻松大赚一笔。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在目前阶段看,确实是地面电站大大地赚钱。因为地面电站的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土地产权明确。设备成本的降低让光伏产业告别了依靠政府补贴才能生存的状态,成为了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
互联网时代最核心的生产方式是共享,不同于之前工业时代的商业模式。对传统企业来说,信息共享以为这自身经营机密信息的泄漏,这是万万行不通的。在能源系统,理想状态下,信息是完全共享的,目前状态下也可以做到某些环节上的共享,这也方便企业达到最优配置。
光伏技术在近几年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成本下降,其次未来蓝海肯定有一部分就在电力能源领域,电站的发展值得看好。而在光伏企业重构商业模式的过程中,将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完全融入进来,而不是靠互联网技术对原有业务内容进行修补,才算真正的重构成功。大时代背景下,从“0”到“1”再到“N”的互联网发展模式,才能助推光伏企业产生颠覆性的效果。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