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看世界

一场针对西南大旱的赈灾义演正在组织中,与以往不同的是,它的发起和组织“场地”是微博。  此前,全国两会中,微博已显身手:被认为是期间参政议政最火热的“媒体”。微博也因此而广为国人知。  这一2006年诞生于美国的信息技术,去年下半年开始在中国燎原,借助两会,终呈“爆发”之势。  满足人的传播和被关注的欲望,加上易操作的特点,微博的速度和力量迅速呈现。而当以微小的视角看世界,给我们带来什么?微博会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吗?微博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吗?  3月20日凌晨3点,一直关注西南旱灾的
网友杜子建在微博写道:为西南大旱,策划一个“围脖(http://t.sina.com.cn)义演”吧?  数小时候后,他收到20多封私信、700多评论、1000多次转发。于是他“知道各路好友都在支持这个公益活动”。  两天后,这场义演的架子已搭起:潘石屹表示提供露天舞台和设备,姚晨等演员参与其中,老艺术家谢芳近日腿脚不便但坚称:“即使是坐轮椅,我也要现场支持这个活动”,老艺术家郭兰英等也要参加……杜子建说,到昨晚已有近百名演员报名,而要参与的各界人士“云集”。  微博作为信息平台,体现着其速度和力量。事实上,两会期间微博已显露身手,掀起参政议政的热潮。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王天定说,他从未设想过,世界有一天可以被解构成一大堆140字以内的碎片。(注:140字为一条微博字数限定)。  他形容微博中的自己,仿佛置身一个酒会,与众多往来的人推杯换盏。只是杯子里装的不是酒,而是信息。  微博和它带来的热情,是一次风潮,还是会成为一种常态?微博会本土化,还是会遵循其本质?  目前可知的是,微博带来了变化。它开始影响着人们的信息发布、获取方式,交流方式。甚至影响到传统媒体,诸多媒体也已把微博纳入视野,但其盈利模式、发展之路尚不明晰。  微博落户  “我们做微博是要干吗?”人民网微博社区管理部的主编彭奇提出了一个疑问。  微博,被国人昵称“围脖”,在中国兴起于去年下半年。  去年8月,新浪推出微博,随后,腾讯等门户网站及人民网等,也陆续推出微博。加上原有的叽歪、嘀咕、做啥、FOLLOW5等微博产品,目前中国微博有十余家。  自从2006年博客技术先驱、美国人埃文·威廉姆斯推出Twitter(推特)服务后,这个寓意“小鸟叽叽喳喳”的小家伙,就飞遍了全球。它允许用户将自己的最新动态以短信息形式,发送给网站。  在众多用户看来,Twitter就像一只小鸟,大家在上面自由鸣叫。而这种鸣叫会产生蝴蝶效应,甚至让世界的人都听到你的声音。  “新浪微博也是利用了Twitter式的创意,孵化了一个中国式微博。”参与新浪微博产品计划的工作人员纪芸说。  微博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中,各网站在功能设置上做了调整,以契合中国用户的需求。  2009年9月,谷歌中国总裁李开复选择在微博发布辞职后动态;众多明星也开始加入“围脖”一族;2010年春运到来,微博“直播春运”成为一个热点;春晚时网友通过微博进行实地评头论足……这些,都让微博关注度迅速增长。  不过,网站仍在困惑中。“我们仍然只是照搬,并没有想清楚要做什么。”彭奇说。  在他看来,尽管诸多的商业网站甚至包括官方网站出于对“Twitter”概念发展潜力的认知,做出了诸多部署,但微博依旧没有找到在中国环境中的发展路径。  不过,因“畅所欲言”和能广泛参与的特点,在全国两会中,大展身手并广受关注。  议政热潮  两会初始,一些委员和代表开通微博,与网友互动。  从3月1日到15日,政协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一共织“围脖”48条,半个月中他的粉丝超过28000人。  政协委员张晓梅的粉丝达四五万人。她说,自己没想到随手发的微博会引起巨大关注。3月2日,确认发给委员的笔记本电脑不回收后,她将这一消息发在微博,引来大量转发和无数网友讨论。从而掀起两会第一个热点话题。  据新浪微博产品负责人曹增辉介绍,两会委员代表在新浪写微博的有47人,他们的关注度很高。  随着两会进行,诸多信息在微博上被关注、传播和发酵。中国网友参政议政的热情,透过碎片化的短信息,充分呈现。  这使得两会的各种热点话题、提案议案,也在微博上被广泛转发,分析和讨论。尤其是有争议性的言论,给博友提供了无数发挥的空间。  3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微博写道:今年两会的一大特色是“围脖”引发“网络两会”,网民参与政治的热情空前高涨。两会再也不是人大政协的代表委员关起门来讨论问题、议论国是,而是会上会下互动,网络内外联动。  不过,也有网友提出,微博议政或许只是一阵风,如同前几年名人博客一。  北大教授胡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提出“不能盲目夸大微博在两会的作用和意义。过分抬高微博有可能让微博成为一个巨大的秀场”。  光速“碎片”  “著名网民”老榕现在经常在微博上询问一些信息。半月前他要去深圳时,在微博问了一句该带什么衣服。两分钟后,一位深圳博友就给出回复。  “几乎不超过十分钟,答案一定会出现。”老榕说,他也会转发各种需要帮助的信息。  老榕认为,微博不是万能的,但它提供更多可能“传播速度快,加上每个人都可能提供信息,令微博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除电脑外,手机短信,web网络及手机终端都可以发微博,这使得随时随地发布信息成为可能。而一个信息被关注后,互相转发产生“辐射”,得以迅速传播。新浪副总孟波将这种“人与人群”间的渗透,称为“裂变式”传播,“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媒介产品的传播速度和广度。”  因传播速度,传播的力量也开始体现。  据曹增辉介绍,3月初,一位博友发了条信息,四川成都一名老人急需输血,但她是非常罕见的被称为“熊猫血”的血型。  12小时内,这条微博被转发了3000余次,当天之内,5名网友飞到成都救助老人。  不过,同样是微博的力量,当“光速”传播的对象,是虚假信息时,结果则不再美好。  2月23日,一名叫苏美亚的女子在微博讲述“一个普通家庭因一件琐事遭受高官亲戚要挟至其于死地的离奇遭遇”,并称3月8日是“行刑日”。此事引发博友强烈关注并成为热点。  3月5日,经本报记者核实,苏美亚其人患有抑郁症,所述之事并不存在。此后,此事方平息。  博友“来来往往”提出,当人人得以成为一个传播者,而基于群体社会心理,传播者的责任感相对少,虚假信息也可自由传播很远。因此,内容监管将是微博面临的一个问题。  据了解,目前对微博的监管有两种方式,一是后台的技术过滤,如黄色信息、广告、辱骂、人生攻击字眼等;另一个则是人工过滤筛选。  对于信息的真伪问题,曹增辉认为,微博实名制会让博友有一些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因微博传递快速和广泛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对信息可以去伪存真。  “微”变生活  老榕使用微博8个月了,他上门户网站浏览新闻的时间大大减少,而是越来越多去看博友转发的新闻。他现在遇到什么,“一概问博友”。  微博正改变着一些人的生活习惯。人大教授张鸣说,他以前读书时旁边放杯茶,现在则是挂在微博上,隔半个小时他就会上去看看,说上几句话。  王天定教授的最高纪录是,24小时内除睡觉外,其余时间都泡在微博,连吃饭也不忘刷新。  “我喜欢这种大家一起起哄的感觉。微博上出来说话的人智商很高,一点就明。”3月16日,张鸣在微博里写到。  对于许多学者来说,微博还是一个观点激辩的平台。王小山与博友“老辣陈香”的一场辩论,引无数网友“围观”。周立波关于“上海人因何优秀”等言论,则被口诛笔伐。  不过,微博自身呈现的问题也被网友注意到。网友shirak认为,以现行的模式来看,它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信息混乱。  王天定教授认为,微博这样一个沟通平台,在交往、娱乐等方面大有前途,但对于推动社会民主的发展等方面,“真的很难说”。他认为,对于更多老百姓来说,微博就是一个新玩具。  博友潘采夫认为,微博的影响力在扩大,但还没到很强大。他认为,当微博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和工具,或许它才会真正“强大”。  微博未知路  据统计,去年9月、10月,twitter美国浏览量连续下降。这项新产品不会步博客后尘,被更新的技术取代?  微博的前景,风险依然存在。“据我所知,现在各个拥有微博产品的网站,都是在大量赔钱。即便是在国内,新浪微博已站稳脚跟,但难保其他大型商业网站的微博出现后它不会受到冲击。”彭奇认为,“哪个好用,哪个价值大,这是未来微博用户会考虑的问题,也会使得微博的竞争市场更加激烈。”  而营销模式的不确定性,给这场微博竞争增添了一项风险。  虽然有Twitter创办在前,但却没有任何盈利的模式可以参考。Twitter公司未曾公布其商业化的收入数据,也让外界对它能否找到自己的商业模式产生疑问。  在中国,这些疑问同样被整个行业界在探讨。  人民网微博社区管理部的主编彭奇认为,目前微博还远非普及的传播方式。诸多网站的微博还处于测试期,甚至其盈利模式也尚在讨论阶段。  新浪微博产品负责人曹增辉认为,微博目前在中国有两个难关,一个这是一种新产品,需要不断普及引导,最终才能为广大用户所接受。另一个,安全监控是难点。  也有观点认为,微博内容过于杂乱、琐碎,大量的垃圾信息开始充斥,不足以支撑起这个产品的持久发展。  不过,对于微博这种快速传播和获取信息的技术,曹增辉认为,人手一微博的情景总有一天会出现,“只是时间的问题”。  □本报记者 朱柳笛 孔璞 北京报道

时间: 2024-08-01 05:38:14

微博看世界的相关文章

我真的只是标题党:以架构的思维看世界

为什么要聊聊架构? 又到一年财年底,又到了各架构师们交配.no,交流的季节.各位蠢蠢欲动,开始为新年的规划发展开始忙活.最近一段时间,本人也连续给多个新系统做了技术架构,也看了很多别人做的架构.老系统演进架构. 随着经历和经验的不断增加,貌似在画图工程师这条路上也有了一定的进步,跨入了画图高级工程师的行列.结合"知行合一"的战略指导方针,在"格物致知"到一定程度后,也尝试通过自己的知识迁移能力.抽象总结能力,来寻找画图这件事里蕴含的"道".So,

怎么透过客户看世界

你也想有透过客户的眼睛看世界这个本领吗.以下有几个方法: 如今最让企业家担忧的是:"尽管我想多了解客户,但是客户越来越了解不了了"为什么有如此多的老板都这么认为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现在客户品牌忠诚度和以前相比下降很多,在金融危机经中声誉受影响的银行.制药.能源.航空和传媒等行业更能体现.即便不在上述行业中,你可能也已经略有体会. 随着社会媒介.网购的快速发展和选择的极大丰富,现在客户更强势了. 客户需求日趋多样化,使各种细分市场快速突起,对客户需求的深入洞察也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网上

从全球172个地区国庆,看世界独立进程

这个国庆,我们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既有趣又有料的好读物.希望各位读者与我们一起过一个既轻松愉快又有收获的假期.悄悄告诉你,9月精华ppt已经可以打包下载了,看文末.有任何意见和建议,欢迎给我们后台留言. 今天是中国的国庆,我们特地搜集了全球172个地区国庆日,希望为您展现 (1)世界独立进程 (2)国庆日与星座的相关性 数据来源:新华网.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感谢大数据文摘的志愿者:Lily.丁彦军.SOLVY.Miggy等辛苦的数据搜集.整理工作. 一张图看世界独立进程 作图软件:echarts(h

我国微博用户近2.5亿 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社科文献出版社日前在京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显示,中国已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 蓝皮书指出,2011年以来,中国微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微博用户量暴增,中国已经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到2011年12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并且微

中国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社科文献出版社日前在京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显示,中国已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 蓝皮书指出,2011年以来,中国微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微博用户量暴增,中国已经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到2011年12月,中国微博用户总数达到2.498亿,成为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并且微

纽约时报:从Twitter微博看政治倾向

导语:Twitter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流行的微博客,各种各样的人都在这里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过你所说的话都代表着你的某种立场,通过用户在微博中发言其实就能判断他的政治立场.<纽约时报>近日就撰文分析了这一点. 以下是文章全文: 杜克大学的研究表明,即便是用户极力避免发表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是他们在Twitter上的积极表现还是能够透露他们的政治倾向. 杜克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对Twitter微博中用户政治主张的分析将2010年主要地区领导人候选人选举最终的排名进行了预测,研究人员大卫·斯巴克斯(D

“互联网+社交”,从微博看2015社交网络发展趋势!

  从"互联网+"的角度看,社交网络及"互联网+社交",是社会化行为的互联网化,因此社交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线下真实的人类社会构成.社交网络通过各种兴趣将线下的各种圈子搬到线上,陌生人社交让那些在线下不擅言辞的人用文字尽情挥洒他们的喜怒哀乐.一个社交网络,即是一个人们对平常事物及事件的百般简介与评判的集合. 事实上,国内社交网络发展了十几年,速度确实不够快.十年前以QQ为代表的即时通讯开启了社交网络的先河,但是那是的QQ还只是个交流的软件.后来的发展中,QQ几乎发

震撼!10的次方——换个距离看人生,看世界...

"你太在乎,是因为距离不够远.无论是远方的尽头还是内在的尽头,最后都归为一片黑暗,这是本质." 下面将要观看的记录短片为<10的次方>,作者是Charles Eames 和 Ray Eames,上映于1977年. 这部9分钟的老片教会人们换个距离,来看待人生和世界.有人感叹,我们日常生活为之烦恼的事情是多么卑微琐碎. 故事是从美国芝加哥市一个宁静的午后开始的,时间是1968年.一对年轻的夫妇在洒满阳光的草地上野餐完毕,躺下来,享受着沉睡的静谧时光.这个时候,俯身在1米的高度

用“大数据”的眼光看世界看未来

大数据,即将成为石油.矿产类的新能源.新生产要素和巨大的经济资产,开启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赢余浪潮的到来.它是管理国家的手段.商务经营的法宝.未来就职的热门,可能还是发达国家下一轮全球化竞争中的利器. 2013被称为大数据元年. 关于大数据的图书市面上就有20多种,其中最突出的是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舍恩伯格是最早洞见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的数据科学家之一,早在2010年就在<经济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