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产品经理,你每天会观察哪些数据?

文章讲的是作为产品经理,你每天会观察哪些数据,看数据这种技能也是越练越熟,真有「数据 sense」这种东西,经常看就会对数据更敏感,更容易发现数据中隐藏的信息。

  刚入行的时候不懂怎么看数据,每天就是看着后台报表里的 UV 、 PV涨了一点点/跌了一点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直到后来机缘巧合做了一段时间用户增长,渠道相关的工作,才慢慢学会怎么去看数据。

  后来我反思为啥最早对着数据的时候整个人是懵的?想来想去最后觉得根本原因还是缺少了目标。不知道为什么看数据的时候,所有数据都是一个个孤立的数字,后来开始带着目标去看,去数据中找答案,慢慢就学着找数据之间的联系,找隐藏在数据表象下的信息。

  在我看来,所有具体的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两点: 找问题,找机会。找现在的产品有没有隐藏的问题,找设计的逻辑是不是符合用户行为,找有没有潜在机会帮产品再上一个台阶。

  扯完目标进入正题,我平时经常需要关注数据大致有四类:

  1、产品的运营数据,包括规模数据和质量数据

  2、产品核心场景的用户行为数据

  3、新功能上线后的反馈数据

  4、行业数据

  其中适合每天看的主要是 运营数据 和 核心场景的行为数据 ; 反馈数据 是在某个新功能,或者为了验证某种假设的实验后研究的; 行业数据 则基本是按季度维度去看就可以了。

  运营数据

  最常规的数据是产品的运营数据,我习惯从规模和质量两个角度去看:

  规模数据主要是产品的一些数据指标,例如:新增用户数,DAU (日活跃用户数), MAU (月活跃用户数), 电商产品的话就包括订单、收入、等等。

  质量指标则是反应产品业务健康程度的数据,例如:新增用户的次日留存,用户的启动频率和启动时长,等等。

  看这些数据首先要弄明白数据的定义方式,采集和计算过程。理解上的差异可能导致将一些不同数据做强行匹配,导致结论显著的错误,尤其是面对不同产品,不同公司的数据时。

  弄清楚了指标的定义,具体看数据的时候我习惯反复使用对比和分解这两种基本方法:

  对比,是通过横比和纵比的方式看数据,横比就是和相似的产品比,和自己的经验数据比(比如经验里面寒暑假是视频的旺季,但是产品对应的数据确下跌了,这就需要进一步去找原因了);另一个纵比是在时间线上过去的自己比。

  分解,是按照不同的维度去分解数据,例如:可以从渠道的维度看,从地域维度看,通过不同的维度分解将对比的差异值逐级锁定,方便寻找原因,做用户增长的时候,我会关注不同类型的Top渠道。

  使用对比/分解大法基本能养成较好的数据sense了,最后再说三个数据解读中比较常见的错误:

  过度关注数据下跌的原因,而完全忽视上涨的原因,或完全归因为业务的好转。我在做浏览器的时候有个核心指标「人均搜索数」,它是由 「总搜索次数/搜索用户数」 计算得来的,所以人均搜索数的增长,可能是总搜索数增长,也可能是搜索用户数下跌了,是需要进一步分析的,简单的认为上涨就是好、下跌就是差是有问题的。

  因果归因错误,把相关关系错认为因果关系,或者忽略了关键因素;例如: A导致了B和C的发生,分析时却忽略了A ,直接认为B和C存在因果关系。

  幸存者偏差,忽视了沉默的大多数,这是在看抽样数据时很容易犯的一类错误,关于幸存者偏差的详细定义大家可以翻翻百度百科。

  用户行为数据

  还有一个建议每天看的是用户行为的log数据,这个数据有点像「百度统计」里面的漏斗模型,但是他比漏斗模型更加详细一些,他不单单能说明用户有没有走到漏斗当中,还可以进一步看到,用户在漏斗中的路径,以及跳出用户是如何跳出的。

  用户的行为数据都是一些生数据,数据量比较大,需要有一定的处理。

  1、找产品的核心场景

  不是所有用户的行为日志都去看,而是要找到影响用户认知产品的核心场景,这里可以借鉴( MOT , Moments of Truth )的概念,就是用户和产品的服务发生接触的点,这些点的体验决定了用户对于产品整体的评价。例如,做用户新增的需要看新用户进来之后找到自己想要的服务的路径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足够简短?有没有遇到困难?

  2、为用户分类,找目标用户

  最好一次只看一类用户,因为看用户的行为数据是比较消耗精力的过程,不是每次都能有收获的,需要不断的看,不断的挖掘。

  所以在做新增的时候,我基本会以引流时设置的钩子做分类,每次看其中一类用户,例如通过今天只看通过视频加速引流的用户,看看这些用户进来之后能不能快速的找到对应的视频;过几天看看通过资讯进来的用户。

  说完每天看到数据再简单说两句 反馈数据 和 行业数据 ,虽然这两个数据不需要每天看,但在产品经理的工作中也是很有帮助的。

  新功能反馈数据

  迭代是产品经理重要的工作手段,无论是灰度发布, AB test ,还是常规的发版都需要通过收集数据来验证之前的假设,从而觉得是继续优化,还是推到重来,迭代帮助产品经理积累被验证的认知。

  看反馈数据最重要的是在设计的时候就想清楚,目标是什么?我认为这个新功能能够起作用的逻辑是什么?我需要采集哪些数据来验证?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些问题的答案,一条一条的写下来,通过写下来的方法可以保证我们事前就好一些细节的问题都考虑进去了,避免两种常见的失误。

  1、过度采集数据,增加开发工作量;

  2、采集数据不足,不能开展结论分析;

  行业数据

  最后说说行业数据,我习惯用行业数据来发觉新机会,行业数据能够看到用户迁移的一种大的趋势,如果自己的产品能够借上这种大势,很可能就是一波比较大的突破。例如:2013年WIFI万能钥匙的兴起;2014年视频流量的增长;2015 年今日头条和快手的用户量崛起。

  行业数据获取比较依赖大平台,如果是在BAT这样的大公司,有足够大的用户样本,比较容易及时的看到这些数据。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一方面可以依赖艾瑞等第三方的报告,另一方面就是要多关注各种排行版数据,例如:app store 、应用市场的榜单,微博的关键热榜、百度指数等的变化。

  总的来说就是要去想,用户最近关注什么?这个东西和自己的业务有没有联系,切忌不要强制联系。

  看数据这种技能也是越练越熟,真有「数据 sense」这种东西,经常看就会对数据更敏感,更容易发现数据中隐藏的信息。

作者:SHA11E

来源:IT168

原文链接:作为产品经理,你每天会观察哪些数据?

时间: 2024-10-18 17:43:56

作为产品经理,你每天会观察哪些数据?的相关文章

产品经理如何了解高深莫测的大数据?

去年下半年,我开始负责公司的用户画像工作,经历了公司用户画像从0到1的搭建过程.从一个大数据小白,开始慢慢了解神秘的大数据是,与数据同事通力合作进行画像标签的清洗输出,设计用户画像分析工具和可视化产品. 本文不是对大数据千篇一律的感悟,而是我一年内工作积累的干货,希望对各位产品经理有帮助. 一.大数据是什么? 大数据,big data,<大数据>一书对大数据这么定义,大数据是指不能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这句话至少传递两种信息: 1.大数据是海量的数据

产品经理的新三观:数据观、格局观、细节观

数据观:产品经理要重视数据,根据数据做决策,用数据说话.格局观:学会换个角度,从战略层面去考虑问题,格局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细节观:细节决定成败,无数个经过产品经理优化后的细节,堆砌出令人尖叫的用户体验. 数据观 产品经理要重视数据,根据数据做决策,用数据说话. 靠谱的产品经理,不能拍随便脑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要以用户价值为中心,学会利用数据来侧面验证产品需求的是否靠谱.数据应该贯穿产品需求从无到有的完整的一个生命周期. 网上有很多产品生命周期的讨论,比较形象的一种划分是:幼年-童年-青年

数据分析流程这么长,产品经理如何一人搞定?

我2002年入行,那个时候还没有"产品经理"这个词,我的主要工作是为业务部门跑数据并且制作报表,就是传说中"跑数据"."做报表"的那个苦逼数据仓库工程师. 2007年之前我一直在为制造型企业建数据仓库,直到去了美国的之后,才开始进入到互联网,服务过两家公司,Linkedin 4年和 eBay 3年多.天天和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在一起,帮助他们准备需要的数据.分析产品和用户,最后把分析的结果做到产品里面去.走上了数据采集 - 处理 - 清洗 - 展

从《YES! 产品经理》学到的产品经理应该做什么

当"一面"结束后,在第三天,我就接到了Eyoung公司要我去复试的通知电话. 从中可以看出,他们是真的希望找到产品经理,同时肯定也希望能够尽快招到然后能够上岗,不过在阿泡个人看来,最为可能的原因就是我在"一面"中给HR姐姐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所以,就让HR姐姐在复试负责人面前对我是大加地赞赏了一番,所以才使得复试负责人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这个叫阿泡的生物到底是骡子呢?还是马呢? 在前面,阿泡就提到过,一般来说,初试其实务虚,而复试则务实,因为初试通常都是让HR来完

互联网产品经理实现产品需求而不是用户需求

文章描述:产品经理的四点思考:不该简单满足用户需求. 文档"> 本文根据自己做产品的经验,提炼出4点思考分享给大家 淘宝鬼脚七 一淘搜索.淘宝搜索产品负责人(文德) 产品经理是个很奇怪的岗位,好像大多数人都能做,因为每个人对某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看法,都能提出一些意见和想法,甚至能设计实现原理:也好像大多数人都做不好产品经理,因为互联网上成千上万个产品,大部分是垃圾,没几个产品是用户真心觉得很不错的. 我做产品经理,还不到两年,以前十来年一直在做技术.之前做技术的时候,我很看不上产品经理.当时

优秀的Google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文章描述:如何在Google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 导读:有用户在Quora提问:优秀的Google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前 Google 工程师 Edward Ho 回复了这个问题.编译Edward 的回答,全文如下: 在Google ,我和我所见到过的最优秀的产品经理一起工作过,我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出一个列表.由于我不是项目经理,所以这些结论都是我在Google观察最优秀的产品经理后的结果. 1. 对产品以及所有相关的问题负责.这会让你积极主动,你是第一个寻找bug的人,第一个与用户沟通

知乎网站上产品经理:满足自己数据控

文章描述:轻度数据控,胡言乱语话知乎. 轻度数据控,胡言乱语话知乎 我习惯于睡觉前逛会"知乎",这源于大约两周前我所蜗居的公寓楼突然整体换了宽带运营商,从电信变成了联通.在这之后,每次我睡觉前想逛会XX网站,都会弹出一个窗口告之,我当前所浏览的网站内容有不健康内容,为了社会发展的和谐和稳定,巴拉巴拉必须关掉.于是,原本第二选择的知乎网站,扶摇而上坐稳了第一把交椅.当然,如果某天"知乎"也不幸进入联通黑名单的话,我也应该能够及时找到下一家网站,,兴趣广泛的人果然不怕和

搜狐设计师:从产品经理转为交互设计师的经验总结

  从正式入职搜狐到现在已经四个多月,刚刚从产品岗来到了设计组转成了一名交互设计师.今天来聊聊这个转变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希望能对职业迷茫的同学有帮助. 这次转岗自己一直保持着低调,同入职的小伙伴看到自己换了工位后无不惊讶.最近饭后的闲聊中同事对我从产品转到设计都表示出不能理解. 其实自己拿到产品的Offer也是一次机缘巧合.自己直到大三也没有深入接触过互联网行业,本身专业是汽车造型方向的工业设计,在主机厂也做过汽车设计师的实习.实习后越来越觉得传统企业工作模式不适合自己,应该试一试其他领域.受到

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哪些心理知识

  很多朋友跟我抱怨,说在工作中与同事的"沟通成本"比较高,跟他们说话很费劲,总之各种各样交流和沟通上的问题,那么就以此为机会和大家聊一下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一些心理学小知识吧,希望能够帮上大家~好的,那么下面就正式开始了~ 一.直觉.记忆.场景 不依赖于场景的思想是不存在的.我们做出的所有判断都取决于我们看待和解释这个世界的方式.因此我们首先会讨论我们的判断是如何受到客观场景和主观思维影响的. 选择性的知觉 看看这张图片吧,你所看到的东西,多大程度上是由你的预期所决定的呢?即便是对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