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昨天宣布,增加对中国电子商务网站1号店控股公司的投资,使沃尔玛对1号店的持股量增至近51%。业内认为,作为全球零售业的老大,沃尔玛的这一举动有可能在中国传统商超企业中引发新一轮“触电”热潮。
沃尔玛控股1号店
在昨天沃尔玛就控股1号店发布的公告中,除表示此次交易尚需取得中国相关政府部门的监管审批、将继续借助1号店现任管理层来管理公司之外,并未透露此次增资扩股的财务细节,例如具体的投资规模和增持的股份数量等。1号店方面也对自身的股权结构讳莫如深。市场猜测,中国平安(601318,股吧)此前收购了1号店80%的股权,此次沃尔玛扩股可能是与中国平安交易完成的。对此,沃尔玛有关负责人李玲未予证实,仅表示“要进一步向总部进行确认”。
沃尔玛一直觊觎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去年,京东商城高管层曾自曝“沃尔玛要求控股京东商城,遭到京东拒绝”的消息,所以沃尔玛投资1号店涉及的股份问题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去年5月沃尔玛宣布参股1号店时,1号店创始人、董事长于刚曾表示,“在谈判过程中,沃尔玛从未提出控股或者收购的要求”,对于“将来沃尔玛如果提出控股要求,1号店是否愿意转让控股权”的问题,于刚也巧妙回避。时隔不到一年,沃尔玛还是达到了控股的目的。
1号店是否盈利成谜
成立于2008年的1号店在线销售超过18万个品种的商品,拥有5400名员工,在上海、北京、广州、武汉及成都拥有仓储物流系统,不但能够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当日或次日送达服务,且商品价格很有竞争力。1号店方面曾宣布,公司去年的销售额达27.2亿元,较2010年增长逾3倍。但对于1号店目前是否盈利的问题,1号店和沃尔玛方面昨天都不肯透露。
从销售额来看,尽管1号店暂时无法与京东商城、凡客诚品等大型B2C企业的年销售规模相提并论,但是与经营日常生活用品的实体超市相比,1号店目前的销售规模已相当于一家区域型连锁超市的年销售额,发展速度高于传统超市。
昨天市场有消息援引于刚的话称,此次沃尔玛增资后,1号店仍然将独立运营,未来会择机独立上市。但沃尔玛方面昨天对此表示“不便发表评论”。
借电商赶超家乐福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高级专家、中国移动研究员专家及智囊团成员庄帅昨天表示,目前沃尔玛在中国的销售业绩似乎并不很好,其竞争对手家乐福一直领先多年,加上中国现在对外资企业发展电子商务还没有进行政策和法规限制,所以沃尔玛希望抓住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先机赶超对手。
庄帅称,像沃尔玛这样的外资零售企业在美国做得非常好,物流方面,沃尔玛采取先建立配送中心,然后围绕配送中心密集开店的做法,保证物流配送半径最短、效率最快,这种独特的“仓储式超市”模式是其持续发展壮大的竞争力。然而,中国的物流建设多是依托第三方而非自建物流,发展电子商务又离不开物流,1号店的物流仓库比沃尔玛还要多,这是沃尔玛看中它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1号店的股权比较简单,创始人于刚曾是戴尔全球副总裁,典型的美国人思维。到1号店总部看一看你就会明白,于刚的1号店完全就是美国企业,所以收购1号店完全符合沃尔玛的期望。这比沃尔玛整合当年收购的"好又多"要容易很多。”庄帅称。
中国商业联合会新近发布的一份报告也认为,由于亚马逊在美国的电商业务一直压制着沃尔玛,且亚马逊数年前已通过收购卓越网进入中国电商市场,使得沃尔玛在发展电商渠道上不敢再长时间地迟疑。“沃尔玛从参股1号店开始就是冲着控股或者独资来的。”庄帅称,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线下市场复制其国外的模式是行不通的,他们需要借助最了解中国市场的本土电商企业的力量来发展。
>>专家建言
传统零售商不能临阵磨枪
“其实中国传统零售企业的"触电"之旅早就开始了。”庄帅告诉记者,2006年,淘宝打败易趣对传统商超企业触动很大,卜蜂莲花、物美、好又多、美廉美等开始尝试电子商务项目,但都以失败告终。以北京本土超市中最早尝试电子商务的美廉美为例,2010年11月,其电子商务系统投入运营,2011年7月便关闭了。
中国商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曹先生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在线零售网站已达1.24万家,而实体店零售商开设零售网站的仅有50多家,显示中国实体店零售商的网上销售进展迟缓,这与美国的情况刚好相反。
“除了自身经营不善之外,目前这些传统商业企业可能还没有感觉到太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没有动力朝电商方向发展。但当有朝一日,1号店的销售规模做到100亿元、有更多人开始习惯到网上买米买油的时候,传统的超市再痛定思痛发展电子商务就为时已晚了。一些商业企业没有提前布局的决心,火已经烧着尾巴了还觉得不碍事,等烧完了才想起去灭火,这是一种不健康的商业发展模式。”庄帅表示,目前,在本土传统商企中,苏宁的易购、银泰的银泰网、中粮的我买网都做得比较成功,因此建议一些传统企业不能临阵磨枪,而要结合自身实际提前布局,以区域性发展逐步铺开电子商务网络,“全球零售业老大沃尔玛收购1号店的举动,或将引发中国传统商超企业新一轮"触电"热潮。”
本报记者胡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