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价持续上涨背后供求关系是根本原因

专家提醒,糖价上涨,一些商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使用相对价格比较低廉的化学甜味剂代替食糖,将会危害到广大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自2010年5月份以来,国际糖价震荡上行。国庆节过后更是一路走高,10月11日,广西各地市场上的白糖报价普遍达到6000元/吨。10月25日记者连线广西糖业协会理事长农光了解到,广西各地市场上的白糖报价普遍达到6800元/吨。据广西糖网数据显示,到27日,柳州中间商报价7300元/吨,南宁大集团报价7250元/吨。  半个月的时间,糖价直线上涨,屡次刷新我国食糖价格的最新纪录。  供求关系是糖价上涨根本原因  供求关系是影响糖价的重要因素。2007年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1453万亩,2007/2008年榨季进厂原料蔗7688万吨,平均单产5.3吨/亩,产糖941万吨,创历史新高,食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3%。此后,由于连年的冰冻、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甘蔗持续减产,2009/2010年榨季进厂原料蔗仅有5545万吨,单产为3.75吨/亩,产糖710万吨。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连续遭受严重干旱,甘蔗的苗数和株高受很大影响,使得甘蔗的产量急剧下降,直接影响了今年的蔗糖产量,这是白糖价格猛涨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也是糖价上涨的影响因素。由于甘蔗种植的利润不大,大多数年轻的劳动力都选择到东南沿海等发达城市打工来补贴家用,农村成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居所。甘蔗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随之下降。农光认为,目前糖价上涨还在合理范围之内。他说:“过去一斤糖等于四斤米、一斤肉。”现在米价普遍在2元/斤,糖最多也就3.5元/斤,而肉价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了。“糖业生产要通过种植、加工、流通,卖到3块多一斤,也是应该的。”  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要求劳动力密集型,不但增加了糖业发展的成本,也抑制了糖业生产的产量。农光告诉记者:“广西糖业与糖业发达国家相比,最大的差距是糖料生产机械化程度极低。”广西全区除了30%的甘蔗面积采用了深耕深松外,其余的作业全部依靠人力和畜力,尤其是耗费大量劳力的甘蔗采收机械至今没有实质性突破,致使甘蔗劳动生产率极低,生产成本高,这是广西食糖生产成本高于巴西、泰国和澳大利亚等产糖国的主要原因。由于蔗农收入低,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加剧了种蔗劳力缺乏的矛盾。  国际糖业形势也不容乐观,世界第二产糖国泰国出现的“糖荒”现象虽然未直接影响我国糖业,却给我国关注糖业发展的各方人士带来了惊慌。巴西的连续降雨也给糖业产量打击。进口糖价走高已成定局。广西糖业网上有关数据显示,泰国进口估算为8652.34元/吨,巴西进口估算为7987.82元/吨。  国家投放储备糖,糖价未得平抑越走越高  糖价不断上涨,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有关部门在上一榨季已连续投放了8批储备糖,却出现了糖价越走越高的“怪现象”。这其中也包括游资进入糖市的影响。自楼市强势调控,从楼市退出来的资金大部分流入了农产品市场。继网络新词“豆你玩”“蒜你狠”“辣翻天”“姜你军”之后,“糖高宗”和“糖玄宗”横空出世,迅速引起了广泛关注。  广西糖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糖价上涨与商家和游资的炒作有关。游资进入糖业市场,更加助推了糖价上涨。现在厂家手里已经没有富足的糖,大多数糖都在商家手里。中国每个月的用糖量大约在100万吨左右,国库投放的糖不足以弥补供求缺口。这些是导致糖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该人士认为:“广西糖价上涨对农民、对厂家、对地方财政都是有好处的。只要在合理的范围之类,都不应该去打击糖价。现在每吨糖7000多块,对于其他农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业来说也不算贵。只是供求缺口给了糖上涨的空间,物价上涨给了糖上涨的机遇。”他告诉记者,如果糖价上涨过快背离了价值规律,广西也有责任、有义务配合国家把市场调控好。  糖价走高,下游产品压力大  糖价持续上涨对下游产品带来了较大压力。  持续上涨的糖价增加了下游产品的成本,一些下游产品已经有了应对措施。最先采取直接涨价措施的是白砂糖。各大超市都反映最先接到的是白糖的调价通知。  由于糖价的波动较快,给商家也带了较大的麻烦。广西南城百货的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糖价波动太快,厂家一直都不能定价,上午发来的调价单,到下午又说要更改。”  一些行业大吐苦水,南宁一家面点的生产厂家告诉记者:“因为竞争压力大,面点价格涨不上来,而这一个星期以来,白糖从310元/百斤迅速涨到370元/百斤,每次购买糖都只能买一吨左右,不知道白糖的价格什么时候会回落。现在新的榨季马上就要来了,希望白糖的价格能够稳定。”  记者在沃尔玛超市看到,454克装的袋装白糖价格为4.8元,454克装的袋装绵白糖价格则为3.9元—5.6元。包装不但从重量上有所改变,价格也上涨了。  农光在接受采访时提醒,糖价上涨的同时,一些商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会使用相对价格比较低廉的化学甜味剂代替食糖。化学甜味剂的高效甜味让商家赢得眼前利益的同时,将会危害到广大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时间: 2024-12-23 22:48:44

糖价持续上涨背后供求关系是根本原因的相关文章

国储第七次抛糖分析认为难挡糖价中期上涨趋势

8月11日早间消息,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决定于8月12日投放第七批国家储备糖,数量15万吨,竞卖底价为4000元/吨(仓库提货价).市场分析认为,本次抛糖,对于上涨的糖价只能短期压制,改变不了糖价中期上涨趋势. 通知称,为保证食糖市场供应,稳定价格,三部委决定开始今年第七次抛糖.国家储备糖投放通过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电子网络系统公开竞卖,竞卖标的单位为300吨,竞买主体限于食品加工企业. 此前,国家在本榨季已经实施过6次白糖抛储,抛储总量接近130万吨.上一次抛储还是在今年的7月6日,共有10

昆糖网络建成全国最大食糖价格数据库 上网可查糖价走势

中介交易 http://www.aliyun.com/zixun/aggregation/6858.html">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昨日,记者从昆明北理工科技孵化器了解到,昆明昆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糖网络")成功建成全国最大的食糖价格数据库,该系统有望成为我国食糖产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1992年我国食糖价格由统购统销转为彻底放开,产业价格波动却异常频繁,部分规模不大的制糖企业纷纷倒闭,严重影响了糖业的可持续发展."北

受益糖价上涨南宁糖业净利增长逾90%

在2009/10榨季食糖减产,糖价大幅上扬背景下,贵糖股份(000833,收盘价9.99元)亮丽中报已经做了表率,市场对目前概念最为纯正的糖业股也充满了不少期待,今日南宁糖业(000911,收盘价18.95元)公布2010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2亿元,同比下降14.78%,实现净利润7181.65万元, 同比增长90.66%,每股收益0.25元. 受益机制糖价格上涨 2009/10榨季国内食糖产量较上榨季的1242.89万吨减少13.6%.在本榨季(2010/11)前期北方冰冻和

高糖价致月饼涨10%百元以下月饼礼盒极少见

糖价涨幅超过30% 百元以下月饼礼盒极少见 消费者直说贵-- 本报讯(记者 王伶玲 实习生 王晓旭)白糖.面粉等原材料价格飞涨,中秋月饼今年价格普涨10%.记者昨天走访超市发现,为了抢占节前市场,今年月饼上市就打折. 昨天记者在超市看到,数十个品牌的月饼礼盒挤满了整个超市过道,销售人员也是卖力吆喝.记者注意到,虽然距中秋还有两周时间,但所有品牌的月饼均开始降价促销,超市打出的"满600元返60元"的促销海报也非常醒目. 月饼礼盒今年可谓价格"都不菲",和往年最低几十

高糖价致月饼涨10%价格不菲商家急打折

糖价涨幅超过30% 百元以下月饼礼盒极少见 消费者直说贵-- 白糖.面粉等原材料价格飞涨,中秋月饼今年价格普涨10%.记者昨天走访超市发现,为了抢占节前市场,今年月饼上市就打折. 昨天记者在超市看到,数十个品牌的月饼礼盒挤满了整个超市过道,销售人员也是卖力吆喝.记者注意到,虽然距中秋还有两周时间,但所有品牌的月饼均开始降价促销,超市打出的"满600元返60元"的促销海报也非常醒目. 月饼礼盒今年可谓价格"都不菲",和往年最低几十块钱相比, 现在百元以下的礼盒几乎不见

甘蔗种植成本上升糖价面临方向性选择

当新一轮榨季即将到来之际,记者奔赴广西柳州与当地经营糖业的人士进行交流,了解制糖厂对目前市场所持的观点并且考察甘蔗的生长情况.业内人士对近段时间糖业市场的价格变化仍然持乐观态度,对年底行情一致看多,认为即使新一轮榨季即将到来,国内总体而言还是维持供不应求的状态,况且榨糖期间供给仍然会有一段时间差.因此,普遍看多四季度白糖市场的行情. 对于现阶段市场下跌态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正是糖业有关各方商讨甘蔗收购价的时期.甘蔗收购价的高低直接影响未来糖价走势,为了兼顾糖厂.蔗农等各方的利益,议价的周期

超市接糖价上调13%通知食糖批发价同比上涨7成

食糖批发价同比上涨七成,糖果.巧克力等已开始提价 (记者李静)昨日记者从物美等超市了解到,超市已于昨日收到了来自中国糖业烟酒公司的调价通知:各种规格的食糖价格全面上调13%. 近日食糖价格连创新高,目前食糖批发价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达70%.继"豆你玩"."蒜你狠"等农产品价格高涨现象之后,食糖现在被戏称为"糖高宗".受此影响,与食糖有关的糖果.巧克力等产品已经有不少品牌开始提价. 昨日物美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超市收到糖业公司的调价通知并不意味着

糖价上涨出乎意料发改委将加大调控力度

国家发改委经贸司副司长刘小南11月1日在广西"全国食糖产销工作会议"上表示,国家手中糖源数量充足,考虑在近期继续加大调控力度,根据市场情况投放储备糖. "国庆后,食糖市场价格飙升已经出乎大家的预料.这些情况受到国内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些属于供求之外的因素影响."刘小南认为,价格的快速上涨有虚高的成分,积累了一些风险,这种情况对新旧榨季的衔接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他指出,根据目前的情况,为了保证市场供应,国家考虑在近期继续加大调控的力度,今后

2010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在中央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持续作用下,工业经济总体上延续了去年下半年回升向好的运行态势,呈现出生产增长较快.效益状况改善.结构逐步优化.出口加快恢复.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的良好格局,工业经济运行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态势基本确立. 一.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16.3%,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7.6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9.6%,二季度增长15.9%,三季度增长13.5%,7.8.9三个月分别增长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