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NUMA系统
之前的章节已经简要介绍过NUMA系统,它是一种多处理器环境下设计的计算机内存结构。NUMA系统是从SMP(Symmetric Multiple Processing,对称多处理器)系统演化而来。
SMP系统最初是在20世纪90年代由Unisys、Convex Computer(后来的HP)、Honeywell、IBM等公司开发的一款商用系统,该系统被广泛应用于Unix类的操作系统,后来又扩展到Windows NT中,该系统有如下特点:
1)所有的硬件资源都是共享的。即每个处理器都能访问到任何内存、外设等。
2)所有的处理器都是平等的,没有主从关系。
3)内存是统一结构、统一寻址的(UMA,Uniform Memory Architecture)。
4)处理器和内存,处理器和处理器都通过一条总线连接起来。
其结构如图2-14所示:
SMP的问题也很明显,因为所有的处理器都通过一条总线连接起来,因此随着处理器的增加,系统总线成为了系统瓶颈,另外,处理器和内存之间的通信延迟也较大。为了克服以上的缺点,才应运而生了NUMA架构,如图2-15所示。
NUMA是起源于AMD Opteron的微架构,同时被英特尔Nehalem架构采用。在这个架构中,处理器和本地内存之间拥有更小的延迟和更大的带宽,而整个内存仍然可作为一个整体,任何处理器都能够访问,只不过跨处理器的内存访问的速度相对较慢一点。同时,每个处理器都可以拥有本地的总线,如PCIE、SATA、USB等。和内存一样,处理器访问本地的总线延迟低,吞吐率高;访问远程资源,则延迟高,并且要和其他处理器共享一条总线。图2-16是英特尔公司的至强E5服务器的架构示意图。
可以看到,该架构有两个处理器,处理器通过QPI总线相连。每个处理器都有本地的四个通道的内存系统,并且也有属于自己的PCIE总线系统。两个处理器有点不同的是,第一个处理器集成了南桥芯片,而第二个处理器只有本地的PCIE总线。
和SMP系统相比,NUMA系统访问本地内存的带宽更大,延迟更小,但是访问远程的内存成本相对就高多了。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NUMA系统的这个特点,避免远程访问资源。
以下是DPDK在NUMA系统中的一些实例。
1)Per-core memory。一个处理器上有多个核(core),per-core memory是指每个核都有属于自己的内存,即对于经常访问的数据结构,每个核都有自己的备份。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本地内存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上文提到的Cache一致性的需要,避免多个核访问同一个Cache行。
2)本地设备本地处理。即用本地的处理器、本地的内存来处理本地的设备上产生的数据。如果有一个PCI设备在node0上,就用node0上的核来处理该设备,处理该设备用到的数据结构和数据缓冲区都从node0上分配。以下是一个分配本地内存的例子:
/ allocate memory for the queue structure /
q = rte_zmalloc_socket("fm10k", sizeof(*q), RTE_CACHE_LINE_SIZE, socket_id);
该例试图分配一个结构体,通过传递socket_id,即node id获得本地内存,并且以Cache行对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