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自媒体,是很多平台正在走的路。微博却一反常规的表态说,坚决不会自己做内容。
常理来说,自制意味着更强的可控性。对于在垂直领域越走越深的微博来说,放弃自制内容这个决定,意味着把内容完全交给用户,合理性和可行性都值得思考。
在刚刚结束的“微博超级红人节”上,微博再次强调了“不会生产内容,而是帮助网红建立与经纪公司以及粉丝之间的联系,同时微博将支撑更多的网红经济公司,协助经纪公司签约和发展更多的网红账号,从而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价值。”
微博需不需要自己做内容?
要不要两条腿走路,是很多做平台的公司都被问过的一个问题,比如做电商的阿里巴巴,和做分类信息的58同城。如今,微博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尤其是在逐步垂直之后。
微博的Q1财报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2.61亿,同比增长32%,日活跃用户达到1.2亿,同比增长35%。垂直化运营数据也颇为亮眼,有12个行业的月均阅读量超过100亿。
这意味着,微博本身已经聚集了相当数量的优质内容。在UGC的基础上,专业领域的PGC内容正逐步成为该领域的意见领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开放式信息链的模式下,微博天然是kol的温床。
微博上除了媒体机构类PGC外,还有数量庞大的新媒体及自媒体PGC。有别于其微信公众平台的长文章,微博多数情况下以短取胜,传播量、互动率都十分可观。
同时,微博的开放性和传播速度,也使得它成为越来越多新闻的线上现场,被动记录各种事件的始末和发酵。
社会新闻方面,比如前阵的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顺丰快递小哥被打事件等。娱乐方面则更为明显,基本上重大八卦爆料、明星公布恋情等,都会选择微博作为渠道,比如著名的“周一见”、selina阿中公布离婚等。
另一方面,从操作角度来讲,以微博的流量和刷话题速度,如果真的要在各个垂直领域去建立足够的原创信息,那一定不是几个人可以搞定的事情,恐怕需要重新搭建一个人数众多的内容天团。
微博曾表示,至少在MAU到达4亿多以前,还是要尽量把业务做轻。按照规划,微博不仅不做内容,也不做其他偏重的服务,严格意义上只做传播和关系这两层:传播有推动力的信息,推动有传播力的关系。
微博垂直化玩得下去么?
微博的信息传播路径,更接近于instagram,特点是单向关系上的传播效率最高。事实上,二者也都已经成为中美网红的发源地,很多原本为杂志供稿的摄影师、旅行达人等,都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受众。
微博释放了很多原本小众的kol。只要内容够好,自然会有感兴趣的人来追随。所谓的大V没落,其实是原先大V所占据的话语空间,正被更多的中小V和自媒体所稀释,才呈现出大V阅读量下降的结果。
“微博下沉,用户上浮”,这是一句形容微博二次创业的话,指的是用户下沉和年轻化。因为要做到理想体量,首先要有足够的用户规模。微博的理想是月活4亿,这显然需要向二三线城市和年轻群体扩张。
相对于熟人社交的朋友圈,微博对年轻群体来说,意味着更多圈子外的信息。这也是微博调整的方向,和早期相比,话题已经从时政和社会,发展到更多基于兴趣的垂直领域,比如旅游、电影、汽车、电视、美食等。
同时,微博也在尝试与更多机构合作,来完善自己的生态。比如和央视、海信分别合作奥运、欧洲杯,与跑男合作,录制进程和走向由网友决定。以及,与网红经纪公司、艺人经纪公司、视频自媒体公司等合作,提升微博在垂直领域的影响力和营收。
和pc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对流量的争夺更为凶残。用户手机能容纳的APP非常有限,这也意味着新进入的创业者通过独立APP成功的可能性,要远低于借助高流量平台。这方面显然是微博的强项。papi酱在微博发布的69条视频,总播放量达2.46亿次,接近其他平台播放量的总和。
在papi酱天价招标会之后,内容创业正在迎来第二春,商业、娱乐、理财、视频等各个领域的自媒体仍在增加。对正在垂直化的微博来说,只要能给创作者提供足够的支持,好内容显然是不缺的。
而从更高的战略角度来看,微博放弃自制内容,是有别于腾讯的战略性放弃。有微博管理层表示,整个腾讯的战略是两个,连接和内容,其中内容的含金量,也足以让腾讯不放弃。但微博的战略是把业务做轻,只做连接不做内容。两个公司的竞争并不像外界想象的白热化,更多时候是在各自擅长的位置相安无事。
本文转自d1net(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