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了中国软件技术大会,忙碌之余还是简单记录下自己的感悟。
首先,对于技术大会,我说说一些大家常犯的通病。
对于技术大会,如果去参加而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学习目标,那么在技术分享中的收获就会少很多,很多人要么是冲着某一个专家去的,要么是冲着某一个主题方向去的,最好是带着问题去的,这能让你少走很多弯路,而且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在分享后互动答疑,这种机会其实非常难得而目前却很容易被忽视。
而对于很多技术分享而言,尤其是一些大规模的会议来说,分享时间短,主题多,分会场多,这样尽管体系会很全,但是很难面面俱到。越是主题多,干货多,但是时间上有冲突,就非常遗憾,恨不得有三头六臂,都认真的听一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非常纠结。
对于技术分享,因为时长和篇幅的原因,很多片子不会写得很细,可能一页PPT中的几个关键字就可以讲一个故事,引申出一些更深层次的感悟。这些在PPT中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单纯看PPT和现场的视听是完全不同的体验。
我已经记不得在多少次大会沙龙上,有多少同学问我,演讲后的PPT是否可以提供,从我大体了解到的信息来看,会后能够下载PPT的概率其实很低,能够认真查看的比率更低,所以这么多的因素结合起来,现场的感受和体验是最好的,如果带着问题而来且选对了主题方向来听,那么狠多潜在的问题都会引刃而解。
我骨子里其实是一个很懒的人,还略带有一些拖延症,有些事情总要拖到最后才会着急起来。对于技术大会而言,我也不是一个好的PPTer,因为很多片子没有考虑很细节的美观因素,而是把内容表达出来即可。看着同行的片子都很精美,让我也感受到了很大的差距,我唯一能够保证的就是演讲的质量,就是尽可能让更多的朋友从中受益,在尽可能端的时间内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
今天参加软件大会,还是有不小的收获。其中之一就是结识一些小伙伴,今天认识了海雷同学,上次APMCon没来得及细聊,今天还聊了不少,也让我对大数据实时计算业务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系统,数据库,大数据其实是不分家的,现在这种感受在逐步加强,看似隔离的3个领域,之间的gap也在减小。从技术角度来看,真心没有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而问题的关键是,很多问题不是技术问题。在技术的改进和职业的发展的轨迹上,我能感受到我们有一些相似之处。
中午吃饭的时候碰到了盖老师和史老师,两个人实在是太像了,不过技术上都是两个领域里的牛人,而且还长得像。看他们在一起相谈甚欢,我们简单打了照面,我就没有打扰他们。
还碰到了以前的一个同事,巴川,尽管我们在网络相识,来自同一个公司,虽未谋面,但是还是很有熟悉的感觉,他一下子就认出了我,在技术层面我们可以做很多的互动。
还有下午会场的吕晓旭同学,我们简单沟通了目前的一些情况,下午认真听了他分享的Mesos,里面的技术细节很多,可见他们背后做了非常多的尝试和技术的演进。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别人侃侃而谈,都是从失败的经验教训一路走来。
我参加的是下午的IT运维场,组委会给了我两个艰巨的任务,第一个是主持下午会场,第二个是做一个90分钟的技术分享,感觉约束一下子放开了。洋洋洒洒的讲了一个半小时,意犹未尽。我的主题是通过两个主线来分享的。
两个主线刚好差不多是两个主题,所以时间安排的也是满满当当。食品安全是通过下面的几个案例来做的阐述。
而对于技术人生的思考,则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页PPT.
这些内容虽然之前也在不同的场合讲过,但是这次都是根据目前的技术感悟来全新阐述的。
技术的分享就是如此,借用达尔文的名言“最优价值的知识,就是方法的知识”,说得很深刻。
走出会场,看着夕阳西下,我在问自己,今天是否有收获,今天是否值得。当然一定要感谢组委会的组织合信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