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亚马逊上线艺术品交易平台,淘宝、苏宁、国美等电商蜂拥而上,加上原有的大大小小艺术品电商,这个艺术品电商领域已经进入了一个诸侯争霸的战国时代,各路诸侯纷纷出招以圈地为王。不过,一年来艺术品电商的份额占我国2013年艺术品销售总额的百分之一都不到。笔者经过和艺术界的专业人士多次交流,均认为是艺术品电商在运营思维上出了问题,应该来一次思维上的“商鞅变法”。
大家老是提到传统思维、互联网思维,估计很少有人能停下来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差别,估计忙的都是商城规模、流量、成交率等事情。从实际上看,两者之间的差别还是蛮大的,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线下企业进军互联网都失败了,网站化,电子商务化,微信化,等等,概念再好也没有用,传统有传统的思维,互联网有互联网的思维,倘若一味依赖线下的优势或者按照线下思维来运营,只有死路一条。
如果思维是一样的,为何我们天天说,90后的思维真是和80后、70后的不一样?
思维和思维之间,真的是有很大的差别。
不过,无论是传统思维、互联网思维,还是90后、80后、70后的思维,本质上它们的根源都是来自于人,我们只要弄明白人的思维模式就可以了。
从传统思维上看,传统拍卖公司打造了一个拍卖会的流程,用户一般是先收到拍卖公司的图录,图书或者是网络版,接下来看看图录上面有没有自己中意的拍品,然后去看拍卖预展上进一步研究拍品,一般还会找业界的朋友或者是专家来给自己把关,如果这些都没问题的话,就等去参加拍卖会上竞拍了,中标,然后付款,拿到拍品。这个交易流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购买艺术品的思维习惯,也不太容易改变了。
如今线下拍卖会的成功经验,似乎已经成了艺术品电商的成功范本,这些艺术品电商大多开发了一个在线拍卖的模式,认为线上拍卖比线下拍卖更方便快捷,来吸引用户参与。不过他们却很难复制线下拍卖会的购买体验,比如艺术品真伪、艺术品价值判断、艺术品欣赏问题等,所以艺术品电商一直没有突破现有的囚笼困境,这么多年都没有实质性的发展。
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艺术品电商没有发挥自己互联网的优势,依然用传统的线下思维去运营艺术品电商,毕竟线下和线上还是完全不同的。一方面习惯了线下拍卖的那些用户,对线上拍卖不怎么感冒,还没有产生粘性。另外一方面如今的互联网已经进入了社交化时代,人们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而对于人与网站之间信息交流的信任度大大降低了,不幸的是,这种发展趋势已经给艺术品电商完全忽视了。
所以,做好艺术品电商的前提是从传统思维向互联网思维转变,深入研究用户的思维,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会怎么做?我们做电商不能老是按照自己的思维,做出一个自己认为好的东西给用户,而是应该彻底的反过来,按照用户的思维模式来做,来优化我们的电商流程,以及每一个细节,给用户一个最舒服的购买体验。
用户一般上网干嘛呢?聊QQ、微信,一般是当通讯工具用,看视频是当播放器用,看小说,是当阅读器用,上百度,是当搜索信息工具用,上淘宝,是当购物工具用。以此我们可以推断,大多数人对于互联网,乃至移动互联网的定位还是在于工具,所以说,艺术品电商不能给用户提供一个工具性的服务,用户是没有习惯利用线上拍卖艺术品的。
从大多数的艺术品电商来看,他们只是简单提供了一个在线拍卖的工具,却没有提供相关的服务,比如,线上拍品介绍、艺术家介绍、艺术品介绍等太简单,没有一个比较全的艺术家数据库可以分析艺术家的潜力、艺术品的价值等,也没有建立一个用户交流的地方。
就目前现状来看,艺术品电商要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给用户提供了一个便捷、实用性强的艺术品数据库查询工具,通过这个工具对用户来产生粘性,然后再转化成营销。从这个角度去运营艺术品电商,才能真正玩出和线下不一样的真正的差异化,而并非简单的线下传统思维的直接迁移。
如今艺术品电商才刚刚开始,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格局,既然我们认定艺术品电商是未来艺术品销售的主要方式,那就不要着急,不要着急结果可视化,抛弃过去固有的传统思维,从互联网思维开始,从零开始一步步探索艺术品电商的真正精髓。
本文作者/王槄,大数据营销专家,中国艺术品网络营销第一人,微信/QQ:121929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