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力:一个百年家族企业的奇迹

喜力:一个百年家族企业的奇迹荷兰喜力啤酒公司创建于1864年。100多年来,喜力啤酒产品在全球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销售。这个历史悠久的啤酒酿造商已经成为最具国际知名度的啤酒集团之一。进入21世纪,喜力却遭遇到了空前的危机,在美元疲软、北美和欧洲等主要市场销售下降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到2004年,公司的净利润较往年大幅下降了33%,公司的股价也一跌再跌。2005年,让·弗朗索瓦·范博迈临危受命,出任喜力公司CEO。作为家族企业的喜力公司,让家族以外的人执掌公司,这在公司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但让·弗朗索瓦·范博迈的作为没有让喜力家族失望,公司销售收入持续增加,到2011年更是达到了171亿欧元,业内人士称之为“喜力奇迹”。实际上,范博迈加入喜力公司已经超过30年,他深谙喜力独特的公司结构,自成一体的广告营销方式,而自己也有对啤酒市场、对喜力公司的独特理解。新兴市场,强势收购与其它行业相比,酿酒行业在经营方面有许多独特之处。酿酒行业最看重的是传统,这就像DNA一样标示着厂商独特而悠久的文化传承,有许多品牌的历史已经超过了一个世纪。但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口味也在不断改变,这就要求厂商必须展示出与时代同步的特性。在范博迈看来,喜力业绩增长的客观条件是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政治上的相对稳定。喜力在非洲的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上述的发展条件完整地呈现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同时,非洲大陆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正在深深地改变整个社会,非洲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中的新兴中产阶层迅速增长,这正是喜力最主要的客户群。同样,在拉丁美洲以及印度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针对这些新兴市场的投资对于喜力的全球增长战略至关重要。这不仅涉及喜力的短期战略,更是中长期战略的重要支撑。范博迈采取的主要方式就是收购,通过几桩成功的收购活动,喜力已经牢牢地把当地市场控制在自己手中。在过去的十年中,喜力公司完成了39项收购交易,也依靠这些成熟的当地品牌顺利地进入了30多个新兴市场。同时数以千计的来自南非、印度、俄罗斯、巴西等等众多国家的人加入到公司中来,这对喜力来说是第一次。管理这样一家跨国企业并不容易,尤其是收购多家跨国公司的企业。范博迈总结经验时说:“管理一家大公司,你需要掌控整个机构,平衡各种关系。你必须以公正的立场,站在全球的高度去处理问题。”而对于被收购团队,范博迈给予了充分的尊重:“我们依靠收购增长壮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吸收这些公司优秀的一面,并添加到喜力的核心价值观中。我们要创造一种互相尊重的文化,共同推进公司前进。当然,这要建立在遵守公司统一的规则基础之上。和酿造啤酒一样,创造一种文化是一个很微妙的混合过程。”“以关注质量为基础的,尊重民族和文化环境”——这就是喜力想要的,是公司团结的纽带。范博迈相信公司的文化需要在执行力、员工归属感、以目标为导向方面具有鲜明、强烈的价值标准,这对公司至关重要。成熟市场,创新营销相比于新兴市场,喜力在成熟市场上的增长策略则有着相当大的差别。成熟市场意味着更多的创新和激烈的竞争,公司首先要考虑的是啤酒业的市场地位。范博迈认为,在成熟市场,啤酒销售的总量不会有明显的增长,想从这块蛋糕中多切一块,从而增加市场份额,就必须使产品始终对消费者有新鲜的吸引力。例如依靠网络传媒营销就变得非常重要。事实上在传统媒体盛行的时代,喜力啤酒的广告就一直引人注目,创造了很多广告经典案例。在互联网媒体盛行的今天,喜力并没有单纯地将传统媒体的广告样式复制到网络媒体上,在Youtube、Facebook等网站上,喜力增加了广告中的互动成分。特别是在社会化媒体上,喜力的广告不仅介绍产品,更传播公司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在2011年末,喜力与Facebook宣布合作,双方合作的第一个主题是“负责任的饮酒”。喜力啤酒首席广告官阿莱克西斯·纳萨德说:“由于酗酒现象越来越多,酒精饮料行业正面临大量指责。喜力啤酒需要传达这样的信息,即负责任的饮酒是“很酷”的,喜力还将尝试推广非酒精饮料。”当然喜力重视数字营销的一个重要原因跟他们一贯重视体育营销有相似之处——很多人喜欢一边上网一边喝啤酒。“鱼烂先烂头”——警惕自我满足作为一家大公司,喜力这种看似过时的家族式的公司结构,却带给公司管理层更大的自主权,使得范博迈可以专心地带领他的团队攻城拔寨,屡获成功。同时,他对喜力相对封闭式的公司结构可能带来的弊端心知肚明,在人们还没有提出疑义之前,范博迈自己就表明了看法:“官僚和自满是两件不同的事情,虽然他们可以一起联手侵蚀你的公司。”范博迈认为,官僚主义来源于对公司进行的控制活动,这些控制活动是在管理工作中所必需的,也就是说公司必须在CEO的控制之中。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做得过头的情况,这时,官僚主义就被“创造”出来了。官僚主义在一个大型的经济实体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灾难。但是,如果执行者以结果为导向,那么这时的官僚主义就是‘积极’的。因此,管理者必须时刻追逐目标,才不至于让你陷入矫枉过正、漫无目的的官僚主义。“而自我满足与成功有关,当你成长壮大、取得成功时,我们往往会沾沾自喜:‘我无所不能!’要知道,所谓的成功是由于消费者从他们的钱包中拿出一点点钱来购买我们的产品,因为他们相信自己得到的是最好的品牌。你确定要做的只是去赢得未来的每一天,日复一日。所以在我的企业里自满没有生存空间。” 范博迈说。范博迈曾经在非洲工作过很长一段时间,有一句非洲谚语他铭记在心——“鱼烂先烂头”。他经常这样说:“作为一名领导者你要做的一件事是‘带路’,是以身作则。当人们谈到自满,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如果他们认为我有自满情绪就意味着企业中已经出现了可怕的错误信号,那将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只要我不犯错误,我的管理团队也不会犯错误。这就要求公司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战略,我们的风险管理就是要使我们在近期目标和公司长期发展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

时间: 2024-08-20 00:13:18

喜力:一个百年家族企业的奇迹的相关文章

荣氏归来:一个百年家族的沉浮录

荣智健,已不再是中信泰富董事长,但他,仍是荣氏家族的第四代传人.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荣智健"3个字,自动关联的词汇包括:荣毅仁.2009.中信泰富.败局.辞职.聊聊数语,将这个百年家族的波折悉数表达. 2009年4月,一向在资本市场顺风顺水的荣智健,遭遇职业生涯最大挫败.一笔巨额投资亏损,让他不得不从中信泰富引退. 不过,和荣氏家族百多年来的跌宕起伏相比,这并非最惊险的一次.而对荣智健来说,他的使命是,重建荣氏家族对中国商界的影响力. 15年前,荣智健曾对媒体说过:"假如我不

柳传志:希望联想成为一个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资料图)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已经公布的联想集团公布了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联想连续第三个季度成为全球前五大电脑厂商中增长最快的厂商,并连续五个季度增长速度快于整体市场. 于09年初二度出山的联想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已经圆满完成了他的使命,然而老骥伏枥的他并没有停止对联想的布局--这边运筹着传统电脑业务的转型,那边厢又开始瞄准新领域指点江山.柳传志心中的联想到底有多大?已过花甲之年的他又将如何谋划联想的传承? 记者: 2009年您临危授命,再

焦灼的留二代:希望能离开家族企业

"如果有可能,我还是希望能离开家族企业,哪怕自己做点小生意,也是开心的." 在一些"留二代"的身上,集合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他们成了中西方文化冲突下的一代. 文 │ 本刊记者 倪轶容 "我觉得父亲在某种程度上显得有点蛮横,我并不完全认可他的管理模式."虽然已经回国三年,但浙江某大型民营汽车制造集团副总经理刘晨(化名) 还是保留着在英国养成的喝咖啡的习惯,顺手收好桌子上的宝马车钥匙,开始讲述自己的故事. 出生于1981年,20岁出头就踏上了英国留学

西方家族企业如何传代常青

权杖的传递相对还是容易的,权威则完全要靠继任者自己来建立.在大午集团,继任者必须首先"嵌入"到企业组织中,把自己真正变成"大午人":再从组织中被"大午的人们"选择后脱颖而出,成为当然的继任者.孙大午把这个过程称之为"人格塑造".在这里,制度为继任者留出了或进或出的一条通道,这使继任者的合法继承具有可到达性,也使继任者一点不敢懈怠而更关注使命:"我是有责任的." 继任者不能"妄为" 这套制

家族企业传承的奥秘:不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与其说家族成员借助了家族的资本,不如说他们更多借助的是经营企业的经验;与其说传承的是财富,不如说是不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法国一些著名的品牌,如卡地亚.SEB.家乐福.欧尚,在数十年.数百年的发展中成了庞大的家族企业王国.是什么基因让这些百年企业代代相传,基业长青? 7月7日-14日,在为期一周的"凯辉未来商业领袖法国启蒙之旅"中,十余名年龄在10-25岁的中国民企二代传人得到了自己的答案.或许,属于他们自己的商业旅程也将由此开启. 当地时间7月7日清晨,他们分别从上海.北京.香港乘机

柳传志: 做没有家族的家族企业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联想集团高级顾问柳传志在联想的办公室里摆的书有点儿少,不像很多企业家的办公室里书多得堪比小型图书馆,就这样,他还说:"这里的书大都是摆样子,常看的书主要在家里面,我不怎么太看很严肃的关于管理的书,认真读的也就是几本像<基业长青><再造宏碁>等,看得多的还是传记体.小说." 听的人觉得有点不可置信,可这确实就是中国教父级的企业家柳传志,他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国外很多管理的书翻译过来后读起来比较费劲,自己更喜欢从传记

日本家族企业的家规值得学习

日本人重家业而轻血缘的精神,依据品德与才能选择家业继承人和严格教育子女.培养后代刻苦精神的做法,值得中国的家族企业好好去研究和学习. -- 对话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官文娜博士 本刊记者 白友文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既然是家族企业,就很难实现家业长盛不衰,即所谓"富不过三代".而在日本,许多企业"富过三代"却是实实在在的事:拥有百年以上.甚至几百年经营历史的企业.商店随处可见. 日本家族企业何以能"长盛不衰"?在2009国际家族企业论坛期间,&l

中国家族企业真面目

传统的中国家族企业常常严守中国的商业价值传统,不愿对外公布信息,谨遵财不露白.家丑不外扬的原则,造成认识这些企业的信息壁垒 文/李刚 邱静 近三十年来,中国家族企业发展壮大,成为私营部门的生力军,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受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和近现代社会制度变迁影响,中国家族企业呈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而这些特色常常被忽略. 家族企业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明清时代涌现出的各地"商帮",大都建立在家族.宗族的基础之上.如著名的晋商.徽商.浙商等,其内部通常沿袭中国

家族企业的转型劫难

目前国内富人家族的孩子中,仅有约10%的子女具备能够继承父母的优良品质,那么引进职业经理人就显得不可或缺,已经有一批企业勇敢地踏出了第一步 文/王俊强 对于家族企业而言,2009年依然是一个多事之年.2009年8月11日,真功夫第二大股东潘宇海委派的"副总经理"与公司总部人员发生"肢体冲突",揭开了真功夫"股东内讧"的帷幕.此后的9月27日,央视二套<经济与法>栏目以触及法律底线的怪异形式曝出了远东皮革家族的"豪门恩怨&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