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国美商城等电商高调“血战”时,曾作为B2C第一股上市的麦考林却只能“低调”行事,甚至连广告营销都少之又少。截至8月18日,麦考林股价为0.80美元,由于股价连续低于1美元,麦考林或面临退市威胁,而近日公布的第二季度业绩更是雪上加霜净亏损扩大至490万美元。
“麦考林出路在于必须找到原有模式以外的增长和盈利途径,如果短期内无法实现战略突破,退市很有可能成为现实,不过其平台目前仍存价值。”正略钧策管理咨询顾问朱萌对《国际金融报》指出。
向B2C转型失败
根据麦考林最新公布的二季报,当季公司互联网净营业收入为196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3270万美元收入下降40%;净营业收入为3900万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5870万美元下降33.6%;净亏损为49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净亏损为340万美元,亏损出现扩大化。
据了解,上市时,麦考林80%的销售额来自于目录、邮购、实体经营等线下业务,上市后,麦考林开始向B2C的转型,大力扶植麦考林旗下电子商务平台麦网,但“三条腿走路”的结果不尽如人意。
“目前看来,麦考林向B2C的转型可谓基本失败。”一位不愿具名的互联网分析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麦考林在经营业务的过程中,并未将网络和实体店零售渠道的产品类别进行区分。
互联网业内人士唐欣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京东、苏宁易购这些电商主要以3C、家电等标准化产品为主,比较适合电子商务的特点。同时,能够在渠道中掌握较高话语权,争取到较低的成本。而麦考林以服装为主,本身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渠道控制力弱。而且麦考林上市早,现在已经很难再获得大笔的风险投资来支持市场营销活动。
朱萌则一针见血地指出,麦考林的问题是始终没有找到原有目录邮购和B2C业务以外的有效增长模式,其原有业务的高速增长已经在IPO前将增长潜力几乎挖尽,如何找到新的增长点是麦考林的关键挑战。
自救仅是“垂死挣扎”?
从顶着光环诞生的“中国B2C第一股”,到沦为“1美元股”,麦考林只用了短短一年半时间。2010年10月26日,在红杉资本投资人沈南鹏扶植下,麦考林以“黑马”姿态抢在京东商城、凡客诚品、当当等B2C企业前,登陆纳斯达克,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达57.36%。
然而,好景不长。2010年11月底,从麦考林发布上市后的首份财报开始,噩运来袭,股价遭遇腰斩,同时面临美国当地律师的连环诉讼,2011年底股价已跌至1.3美元左右。受累于第一季度财务状况的下行,2012年5月16日,跌破1美元后,一直未能彻底解除“1美元魔咒”。
为应对股价下滑,麦考林5月中旬宣布了1000万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但就这一回购计划难以持续发挥效力。遗憾的是,麦考林还是收到了警告函。
8月13日,为了提升股价,麦考林宣布公司计划更改美国存托股份比例,增加每份存托股份所对应的普通股股数(股份变更)。
“更改美国存托股份比例是提升股价的一种财务手段。”上述互联网分析人士指出,但是用此种方式的自救“治标不治本”。
退市或是种好选择
最心系股价的莫过于投资者,目前麦考林还有提升股价的机会,但万一日后退市,投资者的损失将很大。
“资本市场的耐心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不能尽快找到出路,主动退市未尝不是一种选择。”朱萌表示,如果能够选择留在资本市场,很少有人会选择主动退市。麦考林的问题在于能否找到不退市的方法,但是起码从目前看来,他们还没有找到。唐欣也指出,从麦考林自身的角度来考虑,如果找不到明确的战略方向,被强制退市可能更好。相对而言,这将减少公司以及投资者的损失。
“大平台电商最终一定会形成少数几家瓜分市场的局面。”朱萌认为,垂直电商的日子可能更不好过,“目前垂直电商企业还未拥有持续化发展的有效模式,因此必须要找到兼顾增长、规模和盈利的手段”。(记者 陈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