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CPU使用率与机器负载的关系与区别

当我们使用top命令查看系统的资源使用情况时会看到 load average,如下图所示。它表示系统在1、5、15分钟的平均工作负载。那什么是负载(load)呢?它和CPU的利用率又有什么关系呢?

load average: 系统平均负载是CPU的Load,它所包含的信息不是CPU的使用率状况,而是在一段时间内CPU正在处理以及等待CPU处理的进程数之和的统计信息,也就是CPU使用队列的长度的统计信息。这个数字越小越好。

01、CPU负载和CPU利用率的区别

CPU利用率:显示的是程序在运行期间实时占用的CPU百分比

CPU负载:显示的是一段时间内正在使用和等待使用CPU的平均任务数。CPU利用率高,并不意味着负载就一定大。举例来说:如果我有一个程序它需要一直使用CPU的运算功能,那么此时CPU的使用率可能达到100%,但是CPU的工作负载则是趋近于“1”,因为CPU仅负责一个工作嘛!如果同时执行这样的程序两个呢?CPU的使用率还是100%,但是工作负载则变成2了。所以也就是说,当CPU的工作负载越大,代表CPU必须要在不同的工作之间进行频繁的工作切换。

举例说明:

网上有篇文章举了一个有趣比喻,拿打电话来说明两者的区别,我按自己的理解阐述一下。

某公用电话亭,有一个人在打电话,四个人在等待,每人限定使用电话一分钟,若有人一分钟之内没有打完电话,只能挂掉电话去排队,等待下一轮。电话在这里就相当于CPU,而正在或等待打电话的人就相当于任务数。

在电话亭使用过程中,肯定会有人打完电话走掉,有人没有打完电话而选择重新排队,更会有新增的人在这儿排队,这个人数的变化就相当于任务数的增减。为了统计平均负载情况,我们5分钟统计一次人数,并在第1、5、15分钟的时候对统计情况取平均值,从而形成第1、5、15分钟的平均负载。

有的人拿起电话就打,一直打完1分钟,而有的人可能前三十秒在找电话号码,或者在犹豫要不要打,后三十秒才真正在打电话。如果把电话看作CPU,人数看作任务,我们就说前一个人(任务)的CPU利用率高,后一个人(任务)的CPU利用率低。

当然, CPU并不会在前三十秒工作,后三十秒歇着,只是说,有的程序涉及到大量的计算,所以CPU利用率就高,而有的程序牵涉到计算的部分很少,CPU利用率自然就低。但无论CPU的利用率是高是低,跟后面有多少任务在排队没有必然关系。

02、负载为多少才算比较理想?

这个有争议,各有各的说法,个人比较赞同CPU负载小于等于0.5算是一种理想状态。

不管某个CPU的性能有多好,1秒钟能处理多少任务,我们可以认为它无关紧要,虽然事实并非如此。在评估CPU负载时,我们只以5分钟为单位为统计任务队列长度。如果每隔5分钟统计的时候,发现任务队列长度都是1,那么CPU负载就为1。假如我们只有一个单核的CPU,负载一直为1,意味着没有任务在排队,还不错。

但是我那台服务器,是双核又CPU,等于是有4个内核,每个内核的负载为1的话,总负载为4。这就是说,如果我那台服务器的CPU负载长期保持在4左右,还可以接受。

但是每个内核的负载为1,并不能算是一种理想状态!这意味着我们的CPU一直很忙,不得清闲。网上有说理想的状态是每个内核的负载为0.7左右,我比较赞同,0.7乘以内核数,得出服务器理想的CPU负载,比如我这台服务器,负载在3.0以下就可以。

03、如何降低服务器的CPU负载?

最简单办法的是更换性能更好的服务器,不要想着仅仅提高CPU的性能,那没有用,CPU要发挥出它最好的性能还需要其它软硬件的配合。

在服务器其它方面配置合理的情况下,CPU数量和CPU核心数(即内核数)都会影响到CPU负载,因为任务最终是要分配到CPU核心去处理的。两块CPU要比一块CPU好,双核要比单核好。

因此,我们需要记住,除去CPU性能上的差异,CPU负载是基于内核数来计算的!有一个说法,“有多少内核,即有多少负载”。

04、CPU使用率到多少才算比较理想?

CPU利用率在过去常常被我们这些外行认为是判断机器是否已经到了满负荷的一个标准,我看到长时间CPU使用率60-80%就认为机器有瓶颈出现。

本文作者:佚名

来源:51CTO

时间: 2024-10-28 23:21:48

Linux下CPU使用率与机器负载的关系与区别的相关文章

Linux集群和自动化维1.4.4 Linux下CPU使用率与机器负载的关系与区别

1.4.4 Linux下CPU使用率与机器负载的关系与区别  笔者的线上竞标业务机器,在业务最繁忙的一段周期内,发现Nginx单机并发活动的连接数超过了2.6万,机器负载(基本上不到4,Nagios监控系统并没有发送报警邮件和短信)和Nginx+Lua服务都是正常的,网卡流量并没有打满,但流量就是怎么也打不进去.经过深入观察,发现这段时期内每台机器的CPU利用率都已经很高了,基本都维持在99%-100%左右,这种情况应该是CPU资源耗尽了,导致不能再继续提供服务,所以这里有必要研究下CPU负载和

win7下cpu使用率高怎么办?

在这win7下cpu使用率高怎么办呢? 只要两个步骤就可以轻松享受win7视频大宴,不用担心CPU使用率100%卡机等等问题 此为微软win7一个机制当检测到开启视频相关服务就将CPU多分配一些供其使用 解决办法分两步: 一.修改注册表 电脑常识 二.修改服务将其禁用 三.重新启动,ok,搞定!

Linux下Shell脚本中几种基本命令的替换区别_linux shell

Part 1 : ` command ` 这是 "命令标准输出作为函数标准输入" 操作方法之一,有很大的弊端以及不安全的地方. 缺点一:比较陈旧. 缺点二:容易与单引号混淆.(其实它是你键盘"!"左边那个键) Part 1.5 ` command``与 $(command) 俩者区别 直接看几张图吧,看这图解释他们区别... 大家可以看到俩种表达方式,分别是代表命令直接执行和嵌套执行. 我们发现:执行`` 和 $() 是相同的. 附,其实这里有个小bug...( 橙

linux下vsftpd 配置文件chroot_local_user与chroot_list_enable的关系

chroot_local_user=YES       #是否将所有用户锁定在主目录,YES为启用 NO禁用.(包括注释掉也为禁用)chroot_list_enable=YES     #是否启动锁定用户的名单 YES为启用  NO禁用(包括注释掉也为禁用)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禁用的列表名单  格式为一行一个用户, 如果名单里面有一个ftpuser的用户, 则ftpuser用户不会锁定在主目录,用户将可以自由切换目录. 举

Linux下如何查看高CPU占用率线程 LINUX CPU利用率计算

目录(?)[-] proc文件系统 proccpuinfo文件 procstat文件 procpidstat文件                                           procpidtasktidstat文件 系统中有关进程cpu使用率的常用命令 ps 命令 top命令 单核情况下Cpu使用率的计算 基本思想 总的Cpu使用率计算 计算方法 某一进程Cpu使用率的计算 计算方法   实验数据 某一线程Cpu使用率的计算 计算方法   实验数据 多核情况下cpu使用率

JavaScript获取当前cpu使用率的方法_javascript技巧

本文实例讲述了JavaScript获取当前cpu使用率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想获取当前系统cpu的使用率,如果允许使用hta,可以使用以下的代码获取当前cpu的使用率(较为精确) setInterval(function() { var locator=new ActiveXObject ("WbemScripting.SWbemLocator"); var service=locator.ConnectServer("."); var cpu=

html-js如何获取系统CPU使用率

问题描述 js如何获取系统CPU使用率 js怎么获取系统CPU使用率显示在HTML??包括各种主流浏览器. 解决方案 [系统级] 获取CPU使用率[Delphi]获取系统CPU使用率获取linux系统CPU使用率 解决方案二: 添加各种浏览器插件,IE/FF/.CHROME,然后有插件获取系统CPU,然后再传给JS 解决方案三: 需要做各种浏览器插件,IE/FF/.CHROME,然后有插件获取系统CPU,然后再传给JS

Linux下如何用GCC编译动态库

  本文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 为什么要使用库? 2 库的分类 3 创建自己的库 或许大家对自己初学 Linux时的情形仍记忆尤新吧.如果没有一个能较好的解决依赖关系的包管理器,在Linux下安装软件将是一件及其痛苦的工作.你装a包时,可能会提示你要先装b包,当你费尽心力找到b包时,可能又会提示你要先安装c包.我就曾被这样的事搞的焦头烂额,至今一提起rpm仍心有余悸,头皮发麻.说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怕也不为过. Linux下之所以有这许多的依赖关系,其中一个开发原则真是功不可没.这个原则就

【Linux】Linux下 环境变量/etc/profile、/etc/bashrc、~/.bashrc的区别【转】

转自:http://blog.csdn.net/qiao1245/article/details/446509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