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喉,科技媒体人笔下的猴子。

深喉除了指">两性关系中的某个特殊体位之外,对于媒体而言有着特殊的意义。我也不是媒体人,对“深喉”仅仅是浮于表面的认知,但对于近来滥用“深喉”这个词儿想说说个人的看法。

“深喉”,这个词儿是因为水门事件而成为一个公用名词的。

“深喉,即“DEEP THROAT”——在水门事件中为记者提供重要资料的人。1972年,美国《华盛顿邮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和卡尔·伯恩斯依据线人“深喉”的消息,捅开“水门事件”的内幕,导致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辞职下台。事后,这两名记者一直拒绝透露当时线人的身份,但是《华盛顿邮报》的总编辑西蒙斯引用了当时一部知名色情电影《深喉》的片名,作为告密者的化名。”

很多媒体把斯诺登称为“深喉”其实是不妥当的,“深喉”起码有几个条件:1、除了直接接口人,其他人应该不知道其身份;2、其爆料的内容应该是真实且有影响力的。

所以“实名”举报应该不算“深喉”的,但毫无疑问,对于深喉和实名的举报,都应该是同样的做到保护的。

科技新闻的关注者们,有可能会注意到,最近在科技资讯和科技新闻中突然多了很多“深喉”…

有的深喉说360和搜狗那事儿已经敲定了,方式是现金加换股;有的深喉说新浪微博的期权风波其实是这样子的;有深喉说腾讯侵犯隐私,有深喉说360遣返隐私…如果说这些普风捉影的消息是真有人泄露或者故意炒作云云,那么今儿看到的一个深喉说视频广告的就有点搞笑了——

“有视频行业深喉人士透露…以CRM的方式…今年的行情…..”..

就这个也需要深喉来爆料啊,随便网上搜搜或者打个视频网站留的销售电话也问出来了。

科技媒体和自媒体圈最近流行深喉。

程苓峰老师喜欢用深喉,和深喉聊天是程老师自媒体的重要的一个内容..

虎嗅、i黑马们喜欢说深喉,有时候是匿名电话,有时候是邮件,还有时候是做火车或者飞机和邻座聊出来的深喉…

还有上面那个聊视频网站的深喉,无处不在的深喉都让这个科技媒介环境中充满着“深喉”的身影,随时随地的深喉随时随地的都在准备着爆料八卦小道消息。

这和当下狗仔文化盛行娱乐至死的年代很是贴切。

之前曾经有段时间科技媒体圈的爆料文章喜欢用“无限接近XXX….”,那时候也不喜欢类似的语句。

接近就是接近,不接近就是不接近,无线接近难道是除了工作接触过还要有“体位”接触?当然,考虑到为了显示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偶尔这么说还算凑乎吧。

不过随着“无线接近”和“深喉”的普及化和随意化,这事儿就不那么有趣了,更不好玩,以及失去了“媒体“和”深喉”之间本来应该有的那种新闻感和责任感吧。

刚刚结束的腾讯《大家》香港笔会上,腾讯《大家》提出了中文专栏写作的桎梏和面临的挑战,当然,那篇檄文写的其实也没那么好——议论文罢了;文字高手们不是在编段子,就是在写公文,或者弄小说啥的,专栏多数都是随手涂鸦罢了。

作为科技媒体的重要部分,“专栏”类文章的水准其实还可以,只是类似无限接近和深喉有点儿用猛了,所以科技类文章的噱头大于内容也是在所难免。

必经不是媒体人,也不是文化人,对于什么是好的科技报道或者科技评论难以有一个定义,但可以简单说说哪几类的文章是我个人不太喜欢的:

1、“深喉”和“无限接近”都是目前不喜欢的,业内人爆料就说业内人,故作玄虚更多的还是“无中生有”;

2、“下三路”的文字要谨慎,之前论坛和博客时代,下三路的写手很多,但这种写法还是要谨慎,可以低俗但不要下“三路”;

3、“演绎”类的写作方式也要控制,之前创业家的数篇争议文字,就是因为杜撰了某创业家抽烟啊什么之类的情节;

4、专业媒体,或者专业类文字,还是要有点专业知识的。比如每经一个记者说腾讯和360是一家,因为他们都投资了创新工场..作为一个经济类的媒体人,说出类似的就太无厘头了吧…

“深喉”,不应该是我们笔下的猴子,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媒体人和评论人还是应该在这个浮夸时代里有点儿“尊严”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

「围观侃科技」(微信号:kankeji):侃科技是由营销人赵勇创立。围观科技圈、互联网圈的大情小事,没事儿侃侃营销圈和公关广告圈的八卦,和朋友们交流下行业的黑幕白幕和灰幕。就是这样,支持原创。

时间: 2024-09-27 16:48:45

深喉,科技媒体人笔下的猴子。的相关文章

当今科技媒体存在着“75/20/5定律”

摘要: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专栏作家MG西格勒(MG Siegler)近日撰文指出,当今科技媒体存在着所谓的75/20/5定律,即在某一天内,读者看到的科技新闻中,75%还算准确,20%纯属胡扯,只有5%属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专栏作家MG·西格勒(MG Siegler)近日撰文指出,当今科技媒体存在着所谓的"75/20/5定律",即在某一天内,读者看到的科技新闻中,75%还算准确,20%纯属胡扯,只有5%属实.因此,对于科技新闻,读者千万别太当回事,应

当今科技媒体存在着所谓的“75/20/5定律”

摘要: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专栏作家MG西格勒(MG Siegler)近日撰文指出,当今科技媒体存在着所谓的75/20/5定律,即在某一天内,读者看到的科技新闻中,75%还算准确,20%纯属胡扯,只有5%属 美国科技博客网站TechCrunch专栏作家MG·西格勒(MG Siegler)近日撰文指出,当今科技媒体存在着所谓的"75/20/5定律",即在某一天内,读者看到的科技新闻中,75%还算准确,20%纯属胡扯,只有5%属实.因此,对于科技新闻,读者千万别太当回事,应

国内科技媒体竞争是虚假繁荣 急需搅局者出现

摘要: 昨天在鞭牛士的微信看到一篇<虎嗅们的忧虑:i黑马虎视眈眈,门户科技们准备好了稿费>.文章说道,以虎嗅为代表的科技博客的快速崛起是钻了门户的一个空子:门户们因为受制于 昨天在鞭牛士的微信看到一篇<虎嗅们的忧虑:i黑马虎视眈眈,门户科技们准备好了稿费>.文章说道,以虎嗅为代表的科技博客的快速崛起是钻了门户的一个空子:门户们因为受制于诸多方面的限制而不太敢于表示自己的观点,而科技博客则借助于UGC的力量靠观点性文章迅速崛起. 但是最近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大批类似钛媒体.i黑马

偏见与苛求在科技媒体中依旧根深蒂固

本以为科技媒体从业者会更为理解互联网行业的包容.接纳与开放,但事实证明,一直以来的"成者王侯败者寇,偏见与苛求"依旧是根深蒂固.近一周来科技媒体们对埃洛普.扎克伯格的批判.评论更是将这种根深蒂固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在喧嚣的背后,则是这群看客们一心想要隐藏却又显露无余的Low逼玻璃心态. 一.对失败者的不接纳 在从微软离职九个月之后,埃洛普再度履新,其宣布将加入澳洲电信Telstra,并担任首席战略官.开启了新的职业生涯. 然而就是这样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却使得埃洛普又成为媒体所讨伐.批

阿里巴巴昨正式起诉自媒体人葛甲侵犯名誉权

中介交易 SEO诊断 淘宝客 云主机 技术大厅 本报首席记者 肖菁 本报记者 方力 本报通讯员 滨法 阿里和著名的"阿里黑"终于干起来了 昨天,钱江晚报记者从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法院获悉,阿里巴巴(滚动资讯)正式起诉葛甲侵犯其名誉权,要求判赔50万元,法院已立案. 41岁的葛甲,现居北京.根据百度百科,称其为互联网分析师.作家.新闻网站.网络舆情分析师.长期在其个人的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载体上撰写IT观察文章.但是,在自媒体人中,他更有名一些的标签是阿里的反对派,但凡阿里有大事,必然会有

阿里起诉自媒体人葛甲案开庭,质疑其有无发表互联网新闻资质

阿里巴巴诉 葛甲庭审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张遥)阿里巴巴诉葛甲庭审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张遥)阿里巴巴诉葛甲庭审现场(图片来源:新华社,张遥)9月23日消息,阿里巴巴起诉自媒体人葛甲案今日开庭.原告阿里巴巴要求被告删除相关文章,赔礼道歉,赔偿50万元.庭审中,原告 提出质疑,称被告是否具有国家规定的发表互联网新闻的资质登记?自媒体人葛甲回应 认为,我不是记者,不是媒体,我只是评论.阿里巴巴起诉自媒体人葛甲名誉侵权:自2012年7月起,葛甲经常在网上写文章攻击阿里,达70余篇,并被很多媒体转载

有奶便是娘 自媒体人向腾讯、搜狐、百度三大自媒体平台聚集

中介交易 SEO诊断淘宝客 站长团购 云主机 技术大厅 自媒体热热闹闹已经一年多了,从百家争鸣逐渐呈现出三足鼎立之势,腾讯微信.搜狐新闻客户端.百度百家成为最受自媒体人重视的三大自媒体平台.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三大自媒体平台能够脱颖而出关键因素在于能给自媒体人带去收益. 三大自媒体平台能并立而存,模式的差异也是关键因素之一.由于起步基础不同,各家在建立自媒体平台的过程中就摸索出不同的模式,也正是因为彼此间存在模式差异,才使得自媒体人可以更灵活高效的发挥自媒体的影响力. 微信公号:依托全民社交应用

BusinessInsider掌舵者:从分析师到媒体人

Business Insider的CEO和主编亨利·布洛吉特 关注科技行业的读者在浏览国内科技新闻网站时,常常会看到"根据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报道"的字样.提到美国科技博客,许多人第一印象总是TechCrunch或Engadget.但实际上,Business Insider取得了比这些网站更大的成功,而他的创始人也极富传奇经历. 2000年,互联网泡沫鼎盛时期,美林证券的明星分析师亨利·布洛吉特(Henry Blodget)在CNN.CNBC和NPR等媒体频频出

Mashable执行总编:我们要做的是大科技媒体

腾讯科技 张曦文 11月13日报道11月12日,作为2014腾讯网媒体高峰论坛的特邀嘉宾之一,Mashable执行总编Jim Roberts接受了腾讯科技的专访,他表示,Mashable致力于以科技报道为核心,让科技和创新融入人们的生活.创新融入生活 "大科技"是突破口据Jim Roberts介绍,Mashable的读者年龄在25-45岁之间.用他自己的话说,Mashable的任务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概括为:让一个30岁左右的男人或女人在这里学会如何使用他/她的新iPhone.教人学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