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卫生不过关邀请记者参观成走过场

海底捞系列观察之十一  海底捞卫生不过关 邀请记者参观成走过场  编者按:9月10日,记者奔赴位于四川成都西河镇的海底捞配料中心,要求参观其底料生产流程。但是,记者有点失望。从设定好的通道匆匆而过,能看到什么?记者几次提出参观内部车间均遭拒绝,理由是记者没健康证,从表面看,很正常,很合理。但是,为啥我们的另一路暗访记者,没有健康证却连续在生产线上工作了7天?  记者评论道,简单的流程让记者大体了解了海底捞的火锅底料是如何做出的,工人整齐着装,认真工作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参观一家工厂绝非区区十几分钟就能结束的,一张“健康证”不是阻挡进一步参观的理由,承诺参观就应该做到切实的公开透明,表面永远是表面,它总是光鲜亮丽,而背后不为人知的才是根本,人们渴望了解“背后”,只有“背后”明亮了,眼前才会更加“耀眼”。莫让承诺成为一场“秀”。  卧底海底捞成都底料车间 工人装袋搅拌不戴手套  9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成都龙泉驿区西河镇西河大道上的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海底捞火锅底料生产基地。记者说明来意,保安说招聘需要找招聘通知上的蔡先生。打通电话后,蔡先生简单问了记者在哪儿,随后让记者第二天去厂子面试。  记者本以为蔡先生会要求立马去办理健康证,但记者“多虑”了。蔡先生告诉记者,健康证不用着急,先干上七天,七天之后再办。“我们这边不少人的健康证已经到期了,等需要补办的健康证多了,大家一起办。”蔡先生让记者先交上办理健康证的费用,工作半年后公司会将钱退还给工人。随后蔡先生问了记者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让记者留下身份证,复印之后再归还给记者。  9月3日记者开始上班。记者询问工人为何不在上岗前就办理好健康证,工人说与老员工一起办。工作将近七天,记者先后在包装车间和搅拌车间干过,并去过其他车间,但从上班到离职,蔡先生一直没有提过健康证的事情。  底料漏油了,拆开包装再回收  工作第一天下午,记者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公司里一位领导拿着刚刚冷冻的火锅底料,看得非常仔细,貌似火锅底料出了问题。一开始记者还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后来整个下午,记者看到工人们都围着一个大桶,他们正在剪开已经装好的火锅底料袋,然后将火锅底料倒进桶里。  记者发现,类似的回收现象并不少。火锅底料装内袋时,因为封口不严有时会出现漏油的情况,但在直接装箱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发现。记者也参与了一次底料回收工作。一天,记者被小组长叫到仓库,看到二三十个装有火锅底料的箱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渗油痕迹。这些底料都是8月份的,有些箱子里面漏油的有好几袋。为了找到漏油的那袋,工人们将渗油处的底料拿出来,放在板子上用手使劲揉搓,冒油的就是漏油的底料。找出来后,工作人员将漏油底料剪开,将底料倒进盆里,然后重新装袋,其余底料重新装箱。整个过程中工人没有戴手套,手上沾满油。  这会不会影响火锅底料的质量和卫生安全?工人们表示很放心,“保质期12个月,质量肯定没问题。”一位工人回答道。  装袋、搅拌直接赤手操作  培训期间,工作人员对记者强调了食品安全。在消毒室里,记者还看到了形象的卫生宣传画,要求脚套、手套、头罩、口罩一应俱全,卫生消毒步骤也非常严格。但工作几日记者看到,在这里,大部分情况下工作人员都是直接用手工作,就连装袋、搅拌这种可能接触到食物的工种也直接用手。  火锅底料生产过程一般会经过以下几个步骤,选料、配料、拌料、包装。选料时,员工们挑出不合格的货物或杂物,记者看到 ,女工挑花椒时没有戴手套。搅拌车间里,工人们赤手握搅拌工具。底料熬制成功将要装袋时,记者也未发现工人手上戴任何卫生防护工具。  到了装袋环节,工人似乎不会直接接触火锅底料,也没人戴手套。但事实上,包装车间的工人们除了包装外,也有碰到火锅底料漏油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们会赤手剪开内袋的口。  9月8日,蔡先生把记者安排到拌料车间工作,一位老员工让记者跟着他去粉碎盐。老员工站在机器上,记者站在下面,握住袋口的一头,将盐抖到袋口后装进大桶里。这里经常遇到盐撒漏出来的情况,有时候机器里吹出的风很大,盐也会被吹得整个车间都是。老员工会拿起扫帚将地上的盐扫在一起,用手捧起来放到桶里。  负责人陪记者参观海底捞车间 只能从通道观望  张总带着记者穿过通道走到一个加工车间,门的旁边有一扇大玻璃,透过玻璃记者看到上百平方米的车间内,四五名工人戴着白色的帽子,在机器上搬运包装好的底料。张总告诉记者,“这是生产出海底捞配料的最后一步,工人将生产好的火锅底料按照每箱规定的数量装到箱子里。这些包装好的火锅底料,将运送到全国各个海底捞的火锅店,也有一些是卖给顾客的。”她表示海底捞在全国有五十多家直营店,所有的配料都是从这里运出去的。  记者提出进到车间内近距离观看,张总表示参观工厂只能从走廊的通道上透过玻璃参观,不能进入加工车间内。并称无论对待任何人都是一样的标准,即使是相关领导来工厂参观也是一样,不能进入车间。  随后张总带着记者来到了配料加工车间,记者看到几百平方米的车间上摆放了各种加工调料的机器,靠着窗户旁边的不锈钢机器上工人正在搅拌着配料,不锈钢架子上摆放着几个装满红油的盆,而地上摆放着白色的桶,桶里都泛着深红色。记者询问张总,她告诉记者,那些都是加工配料所必须的原料,但当记者询问她都是哪些配料时,她表示有些是商业秘密不能随便透露。  一行四人穿过生产车间进入另一个车间时,记者看到通道门口上写着类似进入通道必须戴脚套的文字,但一行四人都没有戴脚套,一路走来也并未有任何人提醒。  评论:不要将承诺当成一场“秀”  火锅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底料,火锅是否好吃关键就是看它的汤底如何,那么海底捞的配料到底是什么,这也是市民关心的环节,带着疑问记者去参观了配料公司。服务依旧是好,几次联系海底捞都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了想要的答案,的确在这一点上,海底捞做到了领先。  但在参观环节上,简单的流程让记者大体了解了海底捞的火锅底料是如何做出的,工人整齐着装,认真工作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参观一家工厂绝非区区十几分钟就能结束的,一张“健康证”不是阻挡进一步参观的理由,承诺参观就应该做到切实的公开透明,表面永远是表面,它总是光鲜亮丽,而背后不为人知的才是根本,人们渴望了解“背后”,只有“背后”明亮了,眼前才会更加“耀眼”。  莫让承诺成为一场“秀”。

时间: 2024-07-28 23:09:25

海底捞卫生不过关邀请记者参观成走过场的相关文章

海底捞卫生问题后续,监管部门可否引入 AI 实时识别与监控?

前几天,海底捞被曝出严重卫生问题. 老鼠爬进食品柜.员工用漏勺掏下水道.洗碗池里洗簸箕--这是"海底捞"北京劲松店.太阳宫店后厨的"夜半实况". 与"上帝服务"相悖的"脏乱差"实景的较大出入让本次事件引发全民热议.人们讨论着海底捞公关.讨论着海底捞背后潜在的其他商家的卫生问题....当然,这些都是本次事件的核心内容,值得商讨,但也许除了这些之外,食品卫生背后的相关监管方案也值得被关注. 相信大家在外就餐时,在稍大的餐饮店内都会

记者揭秘海底捞勾兑骨汤主要为节约成本

1 舀出膏状体骨汤原料 记者探访南京店 "骨白汤料"加水搅拌,最终融成"骨头汤" 在南京,喜食火锅的食客怕是没有不知道"海底捞"的 有客人想吃冰淇淋,服务员便从超市买来了冰淇淋:有客人打了一个喷嚏,服务员就吩咐厨房做了碗姜汤:于是网上开始风传:"人类已经无法阻止海底捞了." 可就在昨天,网上曝料说海底捞的骨头汤竟然也是勾兑的.为了验证这种说法的真假,昨天中午,记者来到了位于南京中山南路上的海底捞餐厅. 记者进入后场,看到一个个

海底捞承认骨头汤及饮料系勾兑将全面整改

律师称海底捞隐瞒产品信息或涉嫌欺诈 本报讯 有媒体昨日 曝光,火锅连锁店海底捞的骨头汤以及饮料均系冲兑,而且新员工培训时,会学习如何回避向客人回答汤料以及饮料的成分.对此,记者从海底捞官网公布的企业声明中看到,海底捞承认骨头汤及饮料确系勾兑.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对媒体表示,海底捞隐瞒产品信息,涉嫌欺诈. 据报道,除了汤底和饮料系勾兑而成外,海底捞还存在肉类不称重等问题.此外,海底捞卫生问题也堪忧. 对于曝光的各种问题,海底捞回应称,这些问题确实可能在个别门店客观存在,将根据媒体反映的情

海底捞广州店价格不折服务打折:说好的修甲呢?

昨日,广州海珠区珠影星光城的海底捞,晚七时咨客告诉食客要排队4个小时.海底捞门外诸多食客只能站着等位受消费者质疑前日,海底捞广州店试业.在上半年羊城餐饮行业整体下滑20%的背景之下,人均消费达100元的海底捞仍表示不打折.昨日晚餐时间,记者前往海底捞发现,以服务著称的海底捞门外诸多食客不仅没有享受到传说中的修甲.玩飞行棋等服务,还只能站着等位,有消费者质疑其服务打折.前日,海底捞位于珠影星光城的门店试营业.昨日,记者致电海底捞表示想订位,对方称中餐位置已经订至本月16日,晚餐则要等到7月才有位置

海底捞遭遇“先捧后踩” 掌门人坦言进入瓶颈期

只是短短两个月间,曾名不见经传的火锅店海底捞仿佛坐上了舆论过山车--一会儿被网民捧上天,走红趋势让"人类无法阻挡",一会儿却被记者暗访曝出骨头汤和饮料是勾兑的,赶紧发官方声明澄清.也难怪其掌门人张勇都在微博上感慨:"这半年,一会捧,一会揍,有点乱,有点难." 不管是否情愿,作为一家火锅店的海底捞正站在镁光灯下,接受公众的解读和审视.而年底,这个在北方.长三角地区颇有名气的火锅店品牌将走进珠三角,落户深圳,它又能否在这里再掀热潮呢? 记者来到北京市白纸坊桥的海底捞.此

海底捞陷勾兑门

海底捞承认白色浓汤并非大骨熬制,是骨膏勾兑 海底捞每天饭时都有大量食客排队 一位小朋友在海底捞免费上网 [page] "人类已经无法阻止海底捞",什么样的企业敢打出这样的广告语?在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次次被味千拉面味精汤.肯德基豆浆门挑战的时候,你还相信有无懈可击的餐饮企业存在吗? 就在半个月前,笔者在海底捞用餐时参观过它们的厨房,问带路的负责人:"请问你们的锅底是熬出来的还是像味千拉面那样勾兑出来的?"得到的回答是:"我们绝对是熬的." 笔者遍

海底捞的秘密做大的烦恼

海底捞没有秘密,又充满神秘.把员工当人看,就是海底捞的创新,但又不是全部 文 | 本刊特约作者 黄铁鹰 编辑 | 何伊凡 引文 海底捞的速度不算快,从1994年创办,到现在整整十七个年头,才60个连锁店,营业额也就十几亿. 海底捞所在的产业一点都不酷,就是火锅,它既不是资源垄断行业,也不是高科技行业,只要是中国人,自己在家都会涮. 海底捞的商业模式并不独特,就是一锅一锅卖.一店一店开. 海底捞的创始人张勇,今年刚好四十岁,是个出身底层的"川娃子",不擅豪言壮语,不帅.肤色黑,比实际年龄

解密海底捞:婉拒风投防变质变态式服务留人心

海底捞源自一线员工所见.所闻,并发自内心的个性化随机服务,才是真正能够留住人心的.非标准化的"顶级服务" 这是一个理念先行,项目随后的企业.最让人惊讶的是,你在这里消费时会前所未有地体会到,你消费的不是餐饮,而是对方热忱的心!感动是必然的.正常的.感慨万千的,而达到这种效果,在其他餐饮企业是何其罕见!这个叫海底捞的火锅企业,完全颠覆了人们对"服务"的既有认识. 2006年6月23日,"大象挤进了蚂蚁窝",拥有肯德基.必胜客等品牌的著名餐饮集团美国

海底捞事件:如何打开后厨让食品安全看得见?

近期,号称餐饮行业的标杆企业--海底捞,摊上大事了.有记者在卧底4个月后,曝出其触目惊心的卫生状况:老鼠横行的后厨,和簸箕一起清洗的餐具,捅完下水道又摆上餐桌的漏勺--种种"辣眼睛"的画面引起轩然大波,随后海底捞快速回应,称问题属实.十分愧疚,已部署整改计划. 在业界,海底捞素以"服务好到变态"著称,在"人前"光鲜亮眼,圈粉无数,然而此次"幕后"老鼠飞奔.卫生堪忧等问题的暴露,不禁让人咋舌.应该说,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在城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