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百度推出了“网民保障计划”,宣布为网民使用百度搜索推广结果提供“双重保障”,为遭遇假冒、钓鱼欺诈网站并受到损失的网民提供最高5000元的先行赔付保障金。
出于职业敏感,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便去翻查了计划的种种细节。所谓的双重保障,第一重是“信息真实性保障”,通过百度搜索遭遇非法网站而受到损失的网友可向百度申请最高5000元的先行赔付保障金;第二重保障是“交易公平性”保障,网民通过百度进去的“资质齐全”的网站,如果产生了消费者权益纠纷,百度将联合司法部、中消协等协助网民进行民事维权。
然而突然之间我便意识到另一个问题:作为搜索引擎的百度,有何义务去提供这样的“权益保障”?
一番思考后顿觉百度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在这里不妨管中窥豹。
未泯的电商梦
在联盟峰会上,百度提到未来互联网有潜力的几个领域,比如手机游戏、移动广告、OTA产业、电商、出版业、教育和医疗等。这几大领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百度既有的优势业务或者是可以相对轻松的实现行业优势转化的,如手机游戏、移动广告、出版业;第二类是百度说了不算只能等待政策转向的,如教育和医疗;第三类则是目前百度并没有占据行业优势地位,但业务发展却关系到百度未来的,如OTA产业以及电商。
百度每天50亿次的搜索请求太惊人,巨大的流量如果只是简单卖给了广告主似乎总有些浪费感。除了内容领域的布局增强产品矩阵的纵深感,对于流量的商业转化也颇为重要,一方面有现实的收益摆在面前,另一方面哪怕退一步要卖广告,现在精明的商家也越来越重视流量的实际转化率了。
然而从包括爱乐活在内的以往经验中,百度已经发现简单粗犷的搭建电商平台并不能让流量顺利转化,仍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1、对搜索引擎结果的信任度,安全感和自由的搜索结果之间很多情况下存在矛盾;2、用户的粘性,尤其是用户注册、登陆的习惯,而不仅仅是将百度作为搜索工具来看待和使用;3、挑战网友对百度作为内容入口的认知,培养将百度作为商业入口的用户习惯。
淡定的百度和激动的阿里
安全牌在中国电商的发展过程中屡试不爽。百度“网民权益保障计划”这一步棋便直奔以上三大难题而去。
该计划的细则中表示,享受“双重保障”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用户系百度注册用户;2、用户点击推广链接时系已登录状态;3、用户点击的搜索结果中带有“推广”或“推广链接”标识;4、发生实质交易并遭受实际经济损失。
百度此举,首先通过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增强了网民对搜索结果的信任度;其次在规则设置等方面逐渐培养用户对百度账户注册、登陆的习惯;与之前低调上线的“百度微购”的策略类似,百度颇为淡定的将自己的电商梦想通过打造“入口”来重新开始,逐渐培养起网民使用百度作为商业入口的习惯。
其实很容易想明白,网民永远是希望能够一步到位的,只是如何才能够让网民相信你可以一步到位,则是平台所有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了。而平台究竟是处在网民行为的上游还是下游,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反观中国电商领域的NO.1,但却处在网民行为习惯下游的阿里巴巴就激动了很多。流量和用户对于电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早些年从雅虎中国釜底抽薪积累了第一批用户之后,阿里巴巴的发展一直处在快车道,但如今却有些触碰到天花板的感觉。疯狂的促销活动除了一时热闹之后并未留存太多长远价值,为了力争“上游”,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高德地图,做购物搜索一淘毫无进展之后,竟然和曾经宣称永不合作、在业内臭名昭著的360开始了高调合作。
此时,与百度先扬后抑在电商道路上开始回归本质扎实前行不同,阿里巴巴似乎正在丧失耐心。
PS:看互联网格局
虽然阿里巴巴频频挥舞的资本大棒显得气势恢宏,但美妙的资本故事背后却透着一丝焦虑:BAT三足鼎立的中国互联网格局中,腾讯掌握了用户、百度掌握了流量,而他们都对电商念念不忘虎视眈眈。以商立商的阿里巴巴,在这波整合中总让人免不了抱团取暖的遐想。传统的战略思维,产业链的操作模式,“电商帝国”的今天是否让你想起“娱乐帝国”的昨天?盛大当年意气风发时也是互联网企业中排在前三的实力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