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治理大气污染再迈一步。据财政部网站14日消息,中央财政将安排50亿元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如果仅仅将京津冀地区定义为大气污染重灾区,显然缺乏根据,实际上,目前我们正面临污染全面化、升级化的威胁。
雾霾
不过是大气污染日趋严重的显性化表现,正如有关">PM2.5的争议以及
各地陆续开展PM2.5检测,意味着政府开始正视大气污染所带来的后果,并且开始采取相应举措进行治理。然而,正如此次安排50亿元防治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所引发的争议,目前给民众的感受是,各地政府对于治理是局部性的、碎片化的,甚至
有点“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味道。
大气污染确实到了全面应对并辅之以顶层设计的拐点阶段。任何一个政府部门来完全承担大气污染的治理决策,都可能会产生
诸多弊端,当务之急是进行广泛调研,对于目前国内大气污染的诸多成因实地取证,
然后形成相关方案,再经由全民论证、听取各方
意见后进一步完善,形成法律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最终形成具有全国统一性的大气污染治理法律。
大气污染治理的法律应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要厘清政府、企业和民众在大气污染中的责任边界,二是要在大气污染治理的相关投入上进行全面的分析论证,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制度基础。三是在治理权利上要实现“限权”和“分权”,将决策程序规范化民主化。
这些都应在未来的法律体系中得以
体现。同时,“政府万能”的模式也要同步变革,让民众真正在大气污染治理进程中,成为权利主体和行动主体,而不仅仅是被动承受的埋单者,也是和治理大气污染
同样迫在眉睫的大事。
时间: 2024-10-24 05: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