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五十八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6年10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2006年10月31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决定  (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作如下修改:  一、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二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时,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对与涉嫌违法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采取下列措施:  “(一)询问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对有关情况作出说明;  “(二)查阅、复制有关财务会计、财产权登记等文件、资料;  “(三)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毁损或者伪造的文件、资料,予以先行登记保存。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采取前款规定措施,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调查通知书;调查人员少于二人或者未出示合法证件和调查通知书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有权拒绝。对依法采取的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如实说明有关情况并提供有关文件、资料,不得拒绝、阻碍和隐瞒。”[page]  二、第四十二条改为第四十三条,第一款增加一项,作为第六项:“违反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进行调查的”。  第二款修改为:“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贪污受贿,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三、增加一条,作为第四十九条:“阻碍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检查、调查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根据本决定作修改并对条款顺序作调整后,重新公布。[page]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  (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根据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督管理,规范监督管理行为,防范和化解银行业风险,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的合法权益,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工作。  本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以及政策性银行。  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适用本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的规定。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对经其批准在境外设立的金融机构以及前二款金融机构在境外的业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三条银行业监督管理的目标是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  银行业监督管理应当保护银行业公平竞争,提高银行业竞争能力。  第四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实施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依法、公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  第五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及其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受法律保护。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  第六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和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第七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和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合作机制,实施跨境监督管理。[page]  第二章监督管理机构  第八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设立派出机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派出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派出机构在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授权范围内,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第九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任职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  第十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忠于职守,依法办事,公正廉洁,不得利用职务便利牟取不正当的利益,不得在金融机构等企业中兼任职务。  第十一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并有责任为其监督管理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当事人保守秘密。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同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交流监督管理信息,应当就信息保密作出安排。  第十二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公开监督管理程序,建立监督管理责任制度和内部监督制度。  第十三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在处置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查处有关金融违法行为等监督管理活动中,地方政府、各级有关部门应当予以配合和协助。  第十四条国务院审计、监察等机关,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对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活动进行监督。[page]  第三章监督管理职责  第十五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并发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业务活动监督管理的规章、规则。  第十六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  第十七条申请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银行业金融机构变更持有资本总额或者股份总额达到规定比例以上的股东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股东的资金来源、财务状况、资本补充能力和诚信状况进行审查。  第十八条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内的业务品种,应当按照规定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查批准或者备案。需要审查批准或者备案的业务品种,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作出规定并公布。  第十九条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  第二十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实行任职资格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制定。  第二十一条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也可以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  前款规定的审慎经营规则,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损失准备金、风险集中、关联交易、资产流动性等内容。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审慎经营规则。[page]  第二十二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对下列申请事项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书面决定;决定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六个月内;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和增加业务范围内的业务品种,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三个月内;  (三)审查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自收到申请文件之日起三十日内。  第二十三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非现场监管,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评价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  第二十四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风险状况进行现场检查。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制定现场检查程序,规范现场检查行为。  第二十五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并表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的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建议,应当自收到建议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回复。  第二十七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督管理评级体系和风险预警机制,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评级情况和风险状况,确定对其现场检查的频率、范围和需要采取的其他措施。  第二十八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银行业突发事件的发现、报告岗位责任制度。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发现可能引发系统性银行业风险、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报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认为需要向国务院报告的,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并告知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  第二十九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建立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制度,制定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明确处置机构和人员及其职责、处置措施和处置程序,及时、有效地处置银行业突发事件。  第三十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统计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  第三十一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对银行业自律组织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银行业自律组织的章程应当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第三十二条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开展与银行业监督管理有关的国际交流、合作活动。[page]  第四章监督管理措施  第三十三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报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经营管理资料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  第三十四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审慎监管的要求,可以采取下列措施进行现场检查:  (一)进入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  (二)询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有关检查事项作出说明;  (三)查阅、复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毁损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  (四)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业务数据的系统。  进行现场检查,应当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现场检查时,检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通知书;检查人员少于二人或者未出示合法证件和检查通知书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权拒绝检查。  第三十五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可以与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谈话,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就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和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作出说明。  第三十六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责令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如实向社会公众披露财务会计报告、风险管理状况、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变更以及其他重大事项等信息。[page]  第三十七条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应当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或者其行为严重危及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损害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区别情形,采取下列措施:  (一)责令暂停部分业务、停止批准开办新业务;  (二)限制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  (三)限制资产转让;  (四)责令控股股东转让股权或者限制有关股东的权利;  (五)责令调整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限制其权利;  (六)停止批准增设分支机构。  银行业金融机构整改后,应当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提交报告。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经验收,符合有关审慎经营规则的,应当自验收完毕之日起三日内解除对其采取的前款规定的有关措施。  第三十八条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经或者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可以依法对该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接管或者促成机构重组,接管和机构重组依照有关法律和国务院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违法经营、经营管理不善等情形,不予撤销将严重危害金融秩序、损害公众利益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予以撤销。  第四十条银行业金融机构被接管、重组或者被撤销的,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要求该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按照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履行职责。  在接管、机构重组或者撤销清算期间,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出境将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通知出境管理机关依法阻止其出境;  (二)申请司法机关禁止其转移、转让财产或者对其财产设定其他权利。  第四十一条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或者其省一级派出机构负责人批准,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权查询涉嫌金融违法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以及关联行为人的账户;对涉嫌转移或者隐匿违法资金的,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申请司法机关予以冻结。  第四十二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时,经设区的市一级以上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可以对与涉嫌违法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采取下列措施:  (一)询问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要求其对有关情况作出说明;  (二)查阅、复制有关财务会计、财产权登记等文件、资料;  (三)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毁损或者伪造的文件、资料,予以先行登记保存。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采取前款规定措施,调查人员不得少于二人,并应当出示合法证件和调查通知书;调查人员少于二人或者未出示合法证件和调查通知书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有权拒绝。对依法采取的措施,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如实说明有关情况并提供有关文件、资料,不得拒绝、阻碍和隐瞒。[page]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规定审查批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和业务范围内的业务品种的;  (二)违反规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现场检查的;  (三)未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报告突发事件的;  (四)违反规定查询账户或者申请冻结资金的;  (五)违反规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采取措施或者处罚的;  (六)违反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对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进行调查的;  (七)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其他行为。  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贪污受贿,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page]  第四十四条擅自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非法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予以取缔;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十万元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十万元的,处五十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批准设立分支机构的;  (二)未经批准变更、终止的;  (三)违反规定从事未经批准或者未备案的业务活动的;  (四)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存款利率、贷款利率的。  第四十六条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经任职资格审查任命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  (二)拒绝或者阻碍非现场监管或者现场检查的;  (三)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  (四)未按照规定进行信息披露的;  (五)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的;  (六)拒绝执行本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措施的。  第四十七条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按照规定提供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银行业监督管理规定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除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至第四十七条规定处罚外,还可以区别不同情形,采取下列措施:  (一)责令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  (三)取消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的任职资格,禁止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第四十九条阻碍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依法执行检查、调查职务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page]  第六章附则  第五十条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政策性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督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十一条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外资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外合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的监督管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十二条本法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

时间: 2024-10-13 19:21:37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相关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最终版,明年6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网络安全支持与促进 第三章 网络运行安全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 第四章 网络信息安全 第五章 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一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于1999年8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1999年8月30日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招标投标活动,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招标投标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给金融IT安全带来了哪些影响?

为了加强网络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下简称:<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案的实施在保障网络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对各行各业的IT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金融行业为例,<网络安全法>中明确指出银行业及金融机构不仅是网络服务的提供者,也是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一方面,突出了金融行业的战略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明确了银行业及金融机构做好自身网络安全工作的义务和责任.金融行业需要依据<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江泽民 2002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许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03年8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胡锦涛二○○三年八月二十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一批新规6月起施行

据新华社28日消息,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将受惩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活动进一步规范,农药管理条例保障"舌尖上的安全"--6月1日起,一批中央和地方新规将落地施行,影响你我的生活. 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其收集的个人信息 我国网络领域的基础性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将于6月1日起施行.法律规定,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个人信息: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根据网络安全法,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已经2003年8月20日国务院第1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11月1日起施行. 总理 温家宝 二00三年九月三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认证认可活动,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 本条例所称认可,是指由认可机构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全文

2015年6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现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1号,邮编:100805.信封上请注明网络安全法草案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日期:2015年8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网络安全战略.规划与促进 第三章

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新华社北京2月20日电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日前正式公布,将于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制定,分为总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职责.审计机关权限.审计程序.法律责任.附则等7章,共58条. 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