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管”“智慧旅游”“智慧政务”落地生根,“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农业”加速推进,“智慧环保”“智慧交通”“智慧社区”蓄势待发……
从数字开封发轫起步,到如今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再到朝着网络经济大市阔步前行,开封这座千年古都,处处绽放着智慧异彩。
“开封实施以 文化+ 和 互联网+ 为引领的 双+ 行动计划,就是在经济新常态下,把文化、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网络经济,推动文化传承、技术进步、效率提升、产业转型、组织变革,进而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开封市委书记吉炳伟掷地有声。
夯实网络经济基础:“双+”行动持续发力
大力实施“双+”行动计划,这是开封蓄势发展网络经济的“开封模式”。
具体说,近3年来,开封市在经济新常态下,主动拥抱“互联网+”,以获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为契机,开启了“互联网+旅游”“互联网+政务”“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大数据”等一系列智慧发展大幕。
放眼全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加速建设网络经济大省。作为网络经济基础性工程,开封无疑是我省智慧城市建设的探路者和实践者:其智慧城市建设发轫于2010年倡导的“数字开封”,这为开封发展网络经济大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3月9日上午,在开封市城市数字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记者看到60平方米见方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城区的各种情况。开封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5年多来共受理城市案件120多万件,结案率高达99%。
2013年,开封明确提出提升数字城管水平,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2015年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智慧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开封智慧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2015年4月,开封市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为网络经济腾飞积蓄了先发优势。
2015年发布的《河南省互联网+指数蓝皮书》显示,开封“互联网+”指数位居全省第2位,并入选全国“互联网+”最具投资潜力城市前10名。2016年1月,该市再次获“2015中国智慧城市惠民发展优秀城市”殊荣。
如今,开封正在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建设的“三个平台”,即城市融合服务平台、大数据共享交易平台、智慧产业合作发展平台,围绕强基、善政、惠民、兴业、安全,谋划了26个重大应用项目。
“毋庸置疑,智慧城市必将成为开封市网络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开封市智慧城市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凯表示,“通过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开封市实现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拓展网络经济渠道:实现惠民惠企惠政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旅游胜地,如今“把开封装进手机带回家”,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共识。
3月10日,到开封旅游的小袁通过开封市旅游委推出的“360 全景虚拟旅游”,不仅领略了开封的如画美景,而且了解了和旅游相关的游、玩、购、吃、住、行等信息。“真是太方便了!”小袁兴奋地说。
景区免费WIFI全覆盖、电子门票管理系统和客流预警系统建成使用、旅游全产业链线上线下营销......正是这些小小的变化,使开封被授予“2013年度智慧旅游最佳案例”,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该市旅游市场的繁荣。
来自开封市旅游委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2016年,全市累计旅游接待5080.1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98.6亿元,同比增长62.6%,各项指标再创新高。
旅游业 “井喷”式的业绩,与开封市决策者的网络经济思维密不可分。2015年,开封提出,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战略为目标的旅游业,必须以信息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为主线,让旅游业在“文化+”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中实现快速增长。
不仅是游客,开封市民更是切实感受到“网络经济”时代的便捷。3月3日下午,记者走进我省规模最大的行政服务中心——开封“市民之家”,办事大厅“市民之窗”便民服务终端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办事企业和群众可在终端上实现网上申报和查询;通过集成的数字高拍仪,办事群众可以将需要提交办事的材料直接扫描上传;这里还集成了证照识别和打印模块,可以实现自助填报、身份识别,以及在各种事项完成后提供打印票据、回执等功能......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通过智能服务终端设备,就将这一切便民服务变为现实。”开封“市民之家”负责人表示,今年3月底,开封市“市民之家”将在全省率先实现100%网上审批,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网络经济插上智慧翅膀: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享受到智慧城市甜头的开封,开始为网络经济发力:
2015年6月初,开封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并从当年起每年设立不低于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兴产业创业载体发展。
2016年,开封市又出台了《实施创新驱动打造科技创新活力区行动方案》等一系列办法措施,开展了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的长期合作,建立了大学科技园,各类创新创业孵化载体达到18个。
2016年8月,开封被国家正式纳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由此,开封这座内陆古城走向改革开放的最前沿。
在河南自贸区开封片区综合服务大厅,记者看到,依托全市大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一门受理、一文批复、一网运行、一体审查、一链监管”,打造立体智慧政务服务平台,为投资企业提供24小时线上政务服务。
作为“网络经济”先行地,开封片区先行先试,力争2017年年底前形成不低于2000家金融创新、文化传媒、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聚集高地。
城市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开封市正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大抓手,全面推进信息化在产业经济各个领域的渗透应用,加速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通过网络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开封市以骨干企业信息化为典范,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信息化水平提升,开展了“互联网+”创新型企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生产出了智能大马力拖拉机、K60新车型等一批“开封制造”的新产品。
通过网络经济发展壮大新兴信息产业。2016年,总投资30亿元的开封德豪信息光电产业园一期项目投入运营。
目前,开封市政务云、旅游云、中小企业服务云等示范项目进展顺利。智能终端制造和新兴产业的引进与发展,将伴随“光网”“云网”工程的实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作为网络经济的“名片”,开封市开展电子商务企业已近2000家。2016年全市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超320亿元、完成网络零售额82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十分之一。
“打造国家级中心城市核心增长极,开封如何呼应省会、融入郑州?在建设智慧城市的基础上,搭平台、落项目、引资金、调结构,全力发展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无疑是开封经济发展的一条创新路径。”开封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市长侯红表示,“我们就是要让网络经济插上智慧翅膀,最终实现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看似虚拟的网络经济,为古老开封的经济运行坚实地按下了“快进键”。
在网络经济建设大潮中,一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开封,一个天蓝水净、宜居宜业的美丽开封,一个转型发展、充满生机的实力开封,一个生机勃勃、开放包容的幸福开封,正朝我们大踏步走来。
本文转自d1net(转载)